原始碼
出自KMU e-News
Enews111 【好想認識你】新進教師:醫學放射技術系田育彰助理教授
的原始碼
跳轉到:
導航
,
搜索
您剛才的請求只有user用戶組的用戶才能使用。
你可以檢視並複製本頁面的原始碼。
高雄醫學大學e快報 第111期 分享園地【好想認識你】 == '''新進教師:醫學放射技術系~田育彰助理教授''' == [[Image:enews111好想認識你.jpg|150px]] 各位先進大家好,我是醫學放射技術系新進教師田育彰,畢業於本校醫學技術學系、中原大學醫學工程系碩士班、博士班。由於我對實驗與研究方面很有興趣,因此在大二時便加入核子醫學科鍾相彬老師的研究室學習核醫儀器與電腦的操作以增進實驗方面之技巧。由於在鍾老師實驗室經常接觸分析儀器與電腦,因此在大四將畢業時,便想多學習一些不同領域的知識,希望自己除了有在大學所學的醫學相關知識外,又可學習到工程方面的知識,因此在報考研究所時便選擇與醫學相近但不完全以醫學為主的醫學工程研究所。 在報考研究所之時,因為當時國內很少大學有醫工所,而中原是唯一有醫工大學部及研究所的學校,對於像我這樣非工程背景的學生,如果因需要補充工程的知識而必須要到大學部修課,在修課的安排上是比較方便,因此這成為我會選擇中原大學醫學工程研究所的主要原因。在碩士班修業期間,研究的主題是左心室輔助器的研發,由於有鑑於國內器官捐贈不足,而心臟病患又急需以儀器維持生命,因此加入此一研究計畫更使我對研究方面更有興趣。這個計畫是由臺大醫院心臟外科朱樹勳教授所指導,在加入該研究團隊後,由於團隊的緊密合作,很快就有初步的進展,當時正巧中原醫工所獲准成立博士班,因此我也藉由此研究之初步成果申請逕讀博士班,成為醫工系第一屆博士班學生。 在博士班修業期間,我加入廖峻德老師研究室,主要的研究主題是生物醫學材料與材料表面改質之分析。這段期間除了學習材料工程上的相關知識外,並應實驗需要前往核能研究所陳家杰老師實驗室學習輻射照射相關知識與輻射照射的應用,以及同步輻射中心Ruth Klauser老師實驗室學習同步輻射光束儀器操作與材料表面分析,期間亦多次參加輻射安全防護相關訓練課程,並取得同步輻射中心使用者資格。在這段期間我也在中原大學企研所碩士學分班進修有關法律與電子商務的課程。2000年參與中德學術交流PPP計畫,隨廖老師前往德國海德堡大學物理化學系(Lehrstuhl für Angewandte Physikalische Chemie, Universität Heidelberg)訪問Michael Grunze教授研究室,並學習自我組裝功能性尾端單層有機分子膜之製程與表面分析。之後於2001與2002年,曾多次前往美國德州大學達拉斯分校化學系(Department of Chemistry, University of Texas at Dallas)Michael C. Biewer教授研究室學習有關有機合成的分子膜與單分子膜生成之量測實驗。返國後於2002年10月完成學位考試取得博士學位。 畢業後,於2003年1月加入成功大學工業衛生學科暨環醫學研究所廖寶琦老師的蛋白質體核心研究實驗室擔任博士後助理研究員,協助設立成大蛋白質體核心研究室。研究主題是利用液相層析串聯式質譜儀找尋癌症之可能蛋白質標記。在廖老師研究室除接受質譜相關訓練課程外,並前往美國Applied Biosystems與Thermo Electron公司參加儀器與分析軟體相關訓練課程,對於質譜分析技術已有相當程度之了解,並於每年暑期在成大生技中心教學蛋白質體學實驗課程。2006年初我受邀前往北德州大學藥學暨神經生理研究所(Department of Pharmacology & Neuroscience,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Texas Health Science Center at Fort Worth)訪問Thomas Yorio教授及Raghu Krishnamoorty教授,與其研究團隊共同開會討論並參與眼睛視神經傳導與水通道之研究計畫,目前該研究已準備投稿。 我的研究方向除持續目前之蛋白質體研究外,並希望結合在材料方面所學之晶片製程與奈米技術,開發新的蛋白質分析晶片與技術,以發展快速及高敏度分析平台;另外應用蛋白質體分析與質譜技術於重要疾病之生物標記探索與蛋白質後修飾偵測技術之改良與開發,在癌症蛋白質標記方面的研究,將以病理切片與醫學影像為基礎,分析腫瘤細胞所分泌之蛋白質體,以期作為早期癌症診斷之標記,亦嘗試以同位素標定與腫瘤切片技術之結合,開發新的分子醫學影像診斷技術,配合現有之醫學影像診斷,希望能更精確定位腫瘤之大小、位置與細胞特異性,對癌症細胞作更深入的研究,以期能應用於癌症之早期診斷,並以細胞模式作體外模擬接受藥物、化學或放射治療之細胞蛋白質體變化。在未來希望能以蛋白質體分析結合幹細胞研究,以質譜技術分析幹細胞的分泌蛋白,達到調控細胞之多能性而應用於組織與器官工程並進行藥物釋放設計。能夠回到母校服務是一件非常榮幸的事,希望有機會與各位先進學習並合作討論,一起享受學術的樂趣。 編按: 為了讓高醫大家庭更認識新進教師及在職進修取得博士的教師,自63期e快報「分享園地」開始刊出【好想認識你】單元,不定期介紹本校新進客座、講座教授、新進教師及在職進修取得博士的教師,歡迎相關教師投稿,投稿信箱:enews@kmu.edu.tw(附JPG檔生活照乙張,文章字數800~1200,請圖文分離)。 主辦單位:e快報編輯室 協辦單位:人事室、各學院委員 [[enews111]] [[Category:分享園地]] [[Category:好想認識你]] [[Category:在職進修取得博士的教師]]
返回到
首頁
。
檢視
文章
討論
原始碼
歷史
個人工具
登入/建立新帳號
e快報導航
前期e 快報
歷史 e 快報網站
訂閱/停訂e-快報
e快報編輯手記
相關連結
高雄醫學大學首頁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高雄市立小港醫院
高雄市立大同醫院
高雄醫學大學維基(Wiki)
圖資處首頁
教學卓越計畫首頁
環醫頂尖首頁
品德教育網
教學卓越計畫電子報
學務處通訊
高醫人電子報
研發電子報
高醫醫訊
港醫健康通訊
高雄醫學大學學生會
高醫書院
校園著作權百寶箱
友站連結
教育部高教簡訊
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評鑑》雙月刊
國家衛生研究院電子報
行政院衛生署健康報
中華民國私立大學校院協進會
陽明電子報
北醫電子報
中國醫藥大學E報
搜索
工具箱
鏈入頁面
鏈出更改
上傳檔案
特殊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