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碼
出自KMU e-News
Enews289 高醫校史暨南臺灣醫療史料館
的原始碼
跳轉到:
導航
,
搜索
您剛才的請求只有user用戶組的用戶才能使用。
你可以檢視並複製本頁面的原始碼。
== '''當期展覽''' == === 常設展 === [[Image:E285-3.jpg]] 高醫校史暨南臺灣醫療史料館由原設於本校之校史館,及新設之南臺灣醫療史料館結合而成。宗旨在蒐集、典藏及展示相關圖文史料和物品,供校內外師生和一般民眾參觀與學習, 以瞭解高雄醫學大學創立和發展過程,及臺灣南部百餘年來地區醫療演變歷史,體會並學習前人濟世心志,傳承博愛價值。 在本校創校五十年(2004年)之際即設立的校史館,為一所兼具展示和儲存功能的校史資料單位,可作為高醫半世紀以來光輝歷史的見證, 也為本校後繼者傳承將高醫帶往世界一流學府尖端的重要歷史使命。校史館座落於舊二棟,乃因體察該棟建築物易於引發早期校友緬懷歷史的心意,並且位居校園樞紐, 宣示其不容忽視的意義。李石樵著名畫作「割膚之愛」由附設醫院外科轉予校史館典藏,為校史館重要藏品。南臺灣醫療史料館於去年(2014年)六十週年校慶時成立, 承接高雄市政府衛生局慨然轉贈之「臺灣醫療史料文物中心」多數文物。展覽從十九世紀下半葉西醫的傳入開始介紹起,在打狗登陸的歐美醫療傳教人員及海關醫員建立西式醫院、 提供醫療服務,高雄成為近代西方醫學進入臺灣的搖籃。而當時建造之慕德醫院附設有醫學課程,為臺灣西式醫學教育的濫觴。 此外,展示內容擴及熱帶醫學、臺灣護理、臺灣牙醫、臺灣公衛、臺灣藥學和醫療典範人物等領域,內容豐富精采。 ===「醫靠無界─無國界醫生之旅攝影展」特展5/16~8/13 === [[Image:E289.jpg]] 無國界醫生是一個獨立的國際醫療人道救援組織,致力為受武裝衝突、疫病和天災影響,以及遭排拒於醫療體系以外的人群提供緊急醫療援助。無國界醫生只會基於人們的需要提供援助,不受種族、宗教、性別或政治因素左右。 2015年,無國界醫生於臺北誠品敦南舉行攝影展,回顧過去四十多年的人道救援之路,讓觀眾透過歷史照片,追蹤無國界醫生在不同時空的救援足跡。 2016年,高雄醫學大學向無國界醫生借展,於史料館展出。展覽圍繞無國界醫生三個主要工作範疇:天災、武裝衝突和疫症,介紹從1994年盧安達大屠殺,到2014年西非伊波拉疫情期間,進行過的救援工作和所面對的挑戰。 對國際醫療好奇嗎?想知道無國界醫生在前線工作的實際狀況嗎? 透過攝影展,我們可以更瞭解他們的工作。無國界醫生之旅攝影展期待您的蒞臨!~ == '''當期活動''' == === 「典藏高醫,老照片募集」活動即日開始! === [[Image:enew281.jpg]] 校史館將於今(105)年進行展示內容的更新,為了讓內容更豐富多元,即日起大力募集老照片! 募集時間:即日起至105年6月30日 募集內容:2005年之前,有關高醫大校園、學生上課及活動或附設醫院等,與高醫發展歷史相關之相片。 募集方式:若您有珍藏的高醫老照片,歡迎以郵寄或親送方式提供,校史館將在數位化後,將老照片歸還。 若您有老照片數位檔,則歡迎直接email至下列信箱yijenc@kmu.edu.tw。 === 共筆大募集,典藏校園回憶 === [[Image:enews271_共筆.jpg|600 px]] 在高雄醫學大學校園中,共筆是學生上課必備的書籍之一,關於共筆機制的開端已經不可考了,但共筆是團結力量大的具體表現,班上同學會分組分配時間製作共筆, 且要在時間內送至每位同學的手中,因此,共筆在大學生們的生活佔了很重要的部分,因為每本共筆都是他們努力出來的成果。 無論是同學們有不要的共筆,或校友還保留著的共筆,不管新舊,不論科目,都歡迎提供給史料館! 因為史料館有個藍圖,想收集共筆進而做個特展,展示不同年代所製作的共筆!!以描繪「共筆」,這個大家的集體校園回憶!~ 募集方式:歡迎在開館或上班時間(週一~五 8:00-17:30、六10:00-17:00),將你手中的共筆帶到史料館,以捐或借的方式供我們日後展示! 展示時,史料館也會註明捐贈者或借展者的姓名。捐贈或借展者將獲得文創小物一份。 == '''活動回顧''' == === 2016/5/16「醫靠無界─無國界醫生之旅攝影展」開幕 === [[Image:E289-3.jpg]] 攝影展已於2016年5月16日盛大開幕,當天邀請到無國界醫生駐台經理鄭巧鈺經理、本校大家長劉景寬校長、陳瑩霖名譽教授以及醫學系第一屆校友戴文凱醫師蒞臨;此外也吸引了許多校內學生一起參加! 當天鄭巧鈺經理也親自介紹攝影展的精彩內容,和分享在前線工作的故事。 欲瞭解更多無國界醫生,歡迎走一趟無國界醫生之旅攝影展,保證你收穫滿滿!敬請蒞臨參觀~ === 2016/5/17 英文導覽學生志工強力招募截止 === [[Image:E289-4.jpg]] 為發揮醫療史料館做為大學博物館的教育意義,及增加學生國際視野,史料館於5月5日至17日強力招募英文導覽學生志工! 開放報名期間,許多對醫療史或校史有興趣的同學陸續報名,且他們也都表達對歷史的興趣,想將這些故事介紹給蒞校貴賓。 因此經過書面審核與面試後,史料館挑選出數位來自醫學系、藥學系、呼吸治療系、牙醫系、香妝品系等的優秀同學組成導覽志工團,期許未來在培訓後,能成為優秀的導覽人員,協助接待國外貴賓,進行英文導覽! === 2016/5/18 國際博物館日活動─踏尋校園文化地景活動 === [[Image:E289-2.jpg]] 史料館配合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活動,舉辦踏尋校園文化地景活動。 邀請資深高醫人楊美賞教授和黃純德教授,共同擔任講師,帶領學員踏尋校園內的文化地景,實際走訪各個具歷史意義的建築,如舊一二棟、圖書館等,介紹建物歷史、用途,分享就學或教學時,在這些建物裡曾有的點滴故事。 教授們娓娓道來以前的故事,敘說著這些還在的建物以前的用途,以及曾存在、但已消失的建物之故事,透過這些精彩故事,我們得以遙想以前校園樣貌與校園生活。創校以來,校園樣貌有不同之處,也有曾維持最早面貌之處,但不變的是,一代代高醫人的傳承。 校園裡每棟建築都藏著許多故事,以後在校園走動,可以停下腳步,細細品味早期建築的風華。 史料館網站:http://mkhs.kmu.edu.tw/index.php/zh-TW/ Facebook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kmumuseum (史料館陳怡蓁提供,單位主管:陳冠年館長) [[enews289]] [[Category:高醫校史暨南臺灣醫療史料館最新消息]]
返回到
首頁
。
檢視
文章
討論
原始碼
歷史
個人工具
登入/建立新帳號
e快報導航
前期e 快報
歷史 e 快報網站
訂閱/停訂e-快報
e快報編輯手記
相關連結
高雄醫學大學首頁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高雄市立小港醫院
高雄市立大同醫院
高雄醫學大學維基(Wiki)
圖資處首頁
教學卓越計畫首頁
環醫頂尖首頁
品德教育網
教學卓越計畫電子報
學務處通訊
高醫人電子報
研發電子報
高醫醫訊
港醫健康通訊
高雄醫學大學學生會
高醫書院
校園著作權百寶箱
友站連結
教育部高教簡訊
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評鑑》雙月刊
國家衛生研究院電子報
行政院衛生署健康報
中華民國私立大學校院協進會
陽明電子報
北醫電子報
中國醫藥大學E報
搜索
工具箱
鏈入頁面
鏈出更改
上傳檔案
特殊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