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碼
出自KMU e-News
Enews290 【月印萬川-高醫經典人物】 光灑部落,夜空中的一輪明亮—華陳秀月
的原始碼
跳轉到:
導航
,
搜索
您剛才的請求只有user用戶組的用戶才能使用。
你可以檢視並複製本頁面的原始碼。
高雄醫學大學e快報 第290期 【月印萬川-高醫經典人物】 == '''光灑部落,夜空中的一輪明亮—華陳秀月''' == *本校山地專修班醫科第一屆畢業 *曾任:屏東縣牡丹鄉衛生所主任、 滿州鄉衛生所主任、屏東醫院恆春分院小兒科主任 本校心理系 宋如意 撰稿 「攻讀辛勤日以繼夜,探討科學新境界,樂學至上研究第一,齊為大眾保健康。」隨著一屆屆新生報到,高醫校歌也一遍遍在校園裡傳唱,華陳秀月,一位畢業於山地專修班醫科第一屆的學生,用部落醫師的角色為校歌下了美好的註解。 華陳醫師讀高中時,父親生病過世,家中環境也連帶陷入愁雲慘霧之中。她帶著弟弟妹妹,半工半讀的讀完高中。課業表現一直很優異的華陳醫師,在畢業那年,苦於家境困難,無法負擔醫學院的學費,於是寫了一封信求助於杜聰明院長,並表明自己堅定的學醫之心。因緣湊巧,不久後臺灣省衛生處委託高醫承辦山地醫師培育班。在杜院長的通知下,華陳醫師參加第一屆培育考試,順利進入高醫就讀。 身為桃園縣復興鄉霞雲村的泰雅族人,華陳醫師自小對於村裡長老、巫婆使用的民俗療法相當熟悉,儘管「巫術治病」看似荒誕無稽,卻也能緩解急性病症。進入高醫後,華陳醫師兢兢業業地學習,她一方面看見古巫術裡飽含的先人智慧,另一方面也看出相對於現代醫學,部落缺乏基礎衛生教育和先進的藥物、醫療儀器等資源。 高醫畢業後,華陳醫師與夫婿華義順醫師,因著杜院長的一句話:「你們從山地來,應回到山地,那兒有最需要你們照顧的族人。」毅然攜手重回部落。杜院長終身奉獻於醫療教育的典範精神,以及他對莘莘學子們的期盼,時時鑴刻在華陳醫師的心間。不論古今,利己主義始終盛行於世,但難能可貴的是,仍有懷抱仁愛理想的人。「醫師」這項人人稱羨的職業,若想聞達於社會,簡直易如反掌,華陳醫師卻選擇了一條全然不同的路——回到山地部落中默默地服務奉獻。婚後的華陳醫師與丈夫一同在婆家屏東縣牡丹鄉看診,該鄉是臺灣最南端的山地鄉鎮,地理面積雖小,族群卻很複雜,排灣族、平埔族、閩南人和退役榮民,各有相異的語言風俗。即便華陳醫師曾在部落環境中成長,自身所具備的泰雅文化卻無用武之地。只要病人一踏進診療間,她就必須以多種語言試著溝通,有時是日語、排灣族語,有時又要轉換成閩南語、國語,溝通不來或語言不通時,只得比手畫腳,「我讓他慢慢地說,仔細看他描繪的動作,也能猜中。」除了語言隔閡是一大挑戰,山地醫療資源貧乏,在以茅草搭建的草屋中看診、努力宣導、掃除不合理的醫療迷信,隻身前往崎嶇的部落義診,都是她自高醫畢業後,四、五十年來埋首在偏鄉醫療難忘的點點滴滴。環繞著恆春半島輪流駐診的她,曾任牡丹鄉衛生所主任、滿州鄉衛生所主任、省立屏東醫院恆春分院小兒科主任,卻始終不改義診的習慣。受訪時,她平淡地直述過往,然而這些披荊斬棘的經歷,卻可能是我們這些高醫後學一輩子都難以想像的景況。 因著華陳醫師難能可貴且長久的奉獻經驗,曾獲頒第三屆優良醫師奉獻獎。許多人讚揚她本身就是一部臺灣山地醫療發展史。杜院長晚年病中住院,畢業多年的華陳醫師與先生一同前往探視,杜院長對著他們兩人說:「只有你們最聽我的話,一直留在山地服務。」這句話,除了感慨之外,更流露出他對眼前這兩位醫師持續奉獻自己所學於山地部落的欣慰。採訪結束前,華陳醫師勉勵在校的學弟妹,要好好把握在高醫求學的日子,日後再好好幫助最需要幫助的人。看似平淡的一句叮嚀,卻可作為華陳醫師從年輕時一步一腳印貢獻所長至今的最佳寫照。 *''編按:自284期起,「人文e館」單元轉載【月印萬川-高醫經典人物】'' [[enews290]] [[Category:一方清靜 人文e館]] [[Category:月印萬川-高醫經典人物]]
返回到
首頁
。
檢視
文章
討論
原始碼
歷史
個人工具
登入/建立新帳號
e快報導航
前期e 快報
歷史 e 快報網站
訂閱/停訂e-快報
e快報編輯手記
相關連結
高雄醫學大學首頁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高雄市立小港醫院
高雄市立大同醫院
高雄醫學大學維基(Wiki)
圖資處首頁
教學卓越計畫首頁
環醫頂尖首頁
品德教育網
教學卓越計畫電子報
學務處通訊
高醫人電子報
研發電子報
高醫醫訊
港醫健康通訊
高雄醫學大學學生會
高醫書院
校園著作權百寶箱
友站連結
教育部高教簡訊
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評鑑》雙月刊
國家衛生研究院電子報
行政院衛生署健康報
中華民國私立大學校院協進會
陽明電子報
北醫電子報
中國醫藥大學E報
搜索
工具箱
鏈入頁面
鏈出更改
上傳檔案
特殊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