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碼
出自KMU e-News
Enews302 通識課程品質管控介紹:課程三年外審與教學評量施測
的原始碼
跳轉到:
導航
,
搜索
您剛才的請求只有user用戶組的用戶才能使用。
你可以檢視並複製本頁面的原始碼。
高雄醫學大學e快報 第302期 =='''通識課程品質管控介紹:課程三年外審與教學評量施測'''== 通識教育中心 凌儀玲主任<br/><br/> 透過系統化蒐集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成效的資訊來進行自我審視與反省,是追求卓越教學及重視品質保證所倚賴的重要回饋機制。本中心於104學年度執行課程三年外審與教學評量兩項品質管控重要工作,其中通識各類課程每三年外審之目的在維持品質能持續精進與改善;而每學期投入全體行政人力進行的教學評量施測,除了提供授課教師能取得有效評量外,進一步希望透過學生對教師授課、課程內容與己身學習成效的自評,深入瞭解學生對課程的回饋作為改善依據,以貫徹PDCA的自省機制。以下針對課程外審與教學評量做概要分析與說明。<br/><br/> ;一、課程三年外審 本校通識教育課程含基礎課程、博雅課程、體驗課程及體育課程。依「高雄醫學大學通識課程送審原則」,每三年應檢送既有通識課程外審,本中心於105年2月起檢送102至104學年度既有通識課程外審共89門:基礎課程13門、博雅課程67門、及體育課程9門。<br/> 本次審查依據各科目兩位審查委員針對課程的總評,個別給予初審與複審之平均分數 。課程總評為「強烈推薦」者得4分,「推薦」者得3分,「勉予推薦」者得2分,「不予推薦」者得1分。初審結果平均達3分以上的課程共75門(84.27%),不到3分者有14門(15.73%);經授課教師回應委員意見、依建議修改課程內容,並由委員複審後,89門之課程評分平均皆為3分以上,全數達到「推薦」標準。複審(M=3.44, SD=0.42)與初審(M=3.25, SD=0.60)之結果呈現顯著差異(P<0.05),效果量d值=0.53,足見複審機制對本單位提升課程品質具有相當貢獻。 [[Image:302專題01.jpg|500px]] 本次課程外審之初審與複審於104-2全數審查完畢。外審結果提報105學年度各教學中心課程委員會、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及校課程委員會審議。各課程針對審查意見調整的課程大綱、進度表與學習成效標準已於105學年度第二學期開始實施。<br/><br/> ;二、教學評量施測 通識教育中心自102學年度起,每學期期末均投入全體行政人力進行課程問卷評量。受評的授課教師人數每學期約120人,全學年共有245人次的教師接受教學評量。博雅課程主要針對七大領域課程,每一領域課程數平均約12-15門,上下學期合計共153門;體育課程有34門,語文課程則含中文與英文兩類計195門課程,基礎課程有微積分、物理、資訊等三類共47門課。104全學年度的課程數共有489門(上學期249門、下學期240門)。問卷份數全學年達19,722份如下表所示,博雅課程的施測人數最多有7,759份,其次是語文課程3,333份、體育1,928份,基礎課程較少亦有1,802份。<br/> 教學評量施測通常於每學期期末結束前二個月開始進行預備工作。通識中心召集各中心行政人員與教卓助理進行開會與訓練,並分配施測的課程數,並以交叉方式進行,亦即各中心行政人員不能承接該中心所開設的課程評量,以維持客觀公平性。接著以email方式詢問授課教師方便工作人員進行問卷調查之時間。問卷回收後,再由負責的同仁進行問卷判讀與轉檔,及文字意見的輸入。此外,105學年度開始,各個行政同仁接受近10小時SPSS統計軟體訓練之後,爾後應可做初步的資料檢核與統計分析。<br/> 評量問卷共有兩個版本,博雅、語文、基礎課程使用一種版本,體育課程採用專用問卷。兩份問卷的信度(Cronbach's Alpha值)分別為0.948, 0.934;效度分析採探索性因素分析,萃取變異為82.07%, 74.28 %,信效度均達水準之上。<br/> 分析結果發現,教學評量方面,語文、博雅及體育課程的分數在5.18-5.20之間,基礎課程的分數較低(4.97),此反應出基礎課程的屬性與教學難度確實影響學生對老師的教學評量。課程評量結果也是一樣,分數高低依序是博雅課程(5.13)、體育課程(5.10)、語文課程(5.07)、及基礎課程(4.96)。值得注意的是,教學評量與課程評量之間存有高度相關(r=0.83);換言之,學生對老師在教學與課程的評量是一體的兩面。<br/> 學習成效的結果則顯示體育課程(5.07)的學習成效較高、語文與博雅課程居次、基礎課程學習成效最低(4.65)。顯然體育課程的學習理解,對學生而言最容易吸收,而基礎課程的學習理解則較為困難。整體而言,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成效評價偏低,此為後續應改善的重點。 [[Image:302專題03.jpg|550px]] 本校於104年所辦理的系所與通識教育自我評鑑結果,通識教育之審定結果為「有條件通過」(評鑑期程為100學年度至102學年度)。評鑑是認識自我的手段不是目的,透過評鑑各項工作,本中心更清楚瞭解本校通識教育的優劣勢與再努力的方向。而通識課程新架構已於104學年度實施,藉由課程三年外審與全面實施教學評量的自我審視策略作為,採數字做管理,本中心深信自發性與持續性的更新、改善,建立「學習本位」的理念目標,定能讓本中心達到不斷自我策勵與提升辦學績效之目的。 致謝:感謝語言與文化中心楊立勤老師協助課程外審與資料分析工作,也感謝通識教育中心全體行政人員每學期同心協力完成教學評量紙本問卷工作,讓通識授課教師有效評量達100%。 [[enews302]] [[Category:通識教育中心專題]]
返回到
首頁
。
檢視
文章
討論
原始碼
歷史
個人工具
登入/建立新帳號
e快報導航
前期e 快報
歷史 e 快報網站
訂閱/停訂e-快報
e快報編輯手記
相關連結
高雄醫學大學首頁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高雄市立小港醫院
高雄市立大同醫院
高雄醫學大學維基(Wiki)
圖資處首頁
教學卓越計畫首頁
環醫頂尖首頁
品德教育網
教學卓越計畫電子報
學務處通訊
高醫人電子報
研發電子報
高醫醫訊
港醫健康通訊
高雄醫學大學學生會
高醫書院
校園著作權百寶箱
友站連結
教育部高教簡訊
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評鑑》雙月刊
國家衛生研究院電子報
行政院衛生署健康報
中華民國私立大學校院協進會
陽明電子報
北醫電子報
中國醫藥大學E報
搜索
工具箱
鏈入頁面
鏈出更改
上傳檔案
特殊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