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碼
出自KMU e-News
Enews302 分數的背後—分析通識博雅教師的成績評定
的原始碼
跳轉到:
導航
,
搜索
您剛才的請求只有user用戶組的用戶才能使用。
你可以檢視並複製本頁面的原始碼。
高雄醫學大學e快報 第302期 =='''分數的背後—分析通識博雅教師的成績評定'''== 通識教育中心 王之青、林家裴<br/><br/> 依據通識架構的設計,本校學生必須在博雅七大領中,選修9門、18學分的課程,整體設計是以作為現代公民應具備的能力出發,涵蓋面向則從深化自我、群體和諧、融入自然、到跨域的學習,希望培育出兼具專業與良知良能的健康照護人才。但每學期開設的博雅課程高達75-86門,開課教師涵蓋不同專業領域、及校內外的專兼任教師,授課教師人數眾多,如何凝聚教師的教學共識?如何維持通識授課品質?如何評估學生學習成效?都是通識教育中心必須不斷自我審查、檢討、改進的重責。<br/> 在眾多課程中,學生如何選擇欲修習的博雅通識課程?教師給分是否成為影響學生選課的主因?即使通識中心訂有教師給分標準的內規:每班平均以80±10為範圍,90分以上人數不得超過5%。但在大學教師專業自主的精神下,眾多通識授課教師是否均遵守此原則?因此本文即在通識教育中心凌儀玲主任進行統計分析在職訓練課程後,以「教師給分」進行初步分析,希望發掘現況中需改善的問題,並提出回饋分析。<br/> 以104-2博雅七大領域(公民社會12門、全球在地10門、經典文化11門、審美鑑賞11門、思考推論9門、環境科學8門、跨域融通14門)課程為據,共計75門、4447修課人次、44位教師。資料處理以SPSS 20版統計套裝軟體進行統計分析,得出的結果與回饋分析如下:<br/> :1.班級平均分數大至符合通識的內部規範:75門課程的總平均給分為81.55分(SD=11.15),不及格人數為2.4%,80分以上為59.3%(詳表一)。<br/> :'''回饋分析:'''通識課程的教育目標、知識承載度皆不同於專業課程,學生修習時較缺乏專業課程的成就動機,因此評分若趨嚴格時,會影響學生的選課意願;由不及格學生數極少可以推知,通識教師在評分時應已將學生學習意願納入考量。少了被當的壓力,又可能降低學生學習的投入度,高及格率也可能導致學生將通識視為營養學分;因此,通識教師如何兼顧課程內涵與學生的學習意願,如何不斷提升教學技巧,都成為維持通識課程品質的要務,也是通識教育中心必須持續推動教學研習、並要求老師參與的關鍵。<br/> :2.高分群比例偏高的領域及課程:90分以上高分群為14.5%(詳表一與表二),遠高於通識內規希望的5%,進一步將領域、課程進行交叉分析後得知,單一課程超過30%的學生得90分以上的課程共15門:環境科學領域有5門,全球在地領域4門、跨域融通領域2門、思考推論領域2門,經典文化1門、審美鑑賞領域1門。其中高分群比例高於50%的課程共四門: 80%、75.4%、58.6%、50%。15門課程中,通識教育中心教師2位,本校非通識中心教師7位(其中一位開授2門),校外兼任教師5位。<br/> :'''回饋分析:'''高分群比例遠高於通識中心原始設定的5%,有可能是學生表現優異、學習成效良好,可能需要調高原始設定;也有可能是部分教師給分太寬鬆,或不清楚通識給分的內規(如:比例最高的80%,該課程為頂大交換課程,給分偏高的教師多非通識中心教師)。給分偏高的課程不僅影響整體評分的公平性,某種程度也失去分數鑑別意義。後者需要通識教育中心適時提醒教師評分的統一標準,領域召集人也需針對個別教師進行告知與輔導,期維護成績評量的公平性與實質意義。<br/> :3.領域、專兼任教師給分平均並無顯著差異:七大領域中,除公民社會領域平均分數79.29,略低於總平均外,其他六個領域平均分數都與總平均給分接近(詳表二)。專任教師平均給分81.91分,兼任教師平均給分79.8分,雖然二者給分平均相差2分,但專任教師授課數為兼任教師授課數的近5倍,專任教師中尚含括本校非通識教師,因此兩者給分應不具顯著差異性。<br/> :'''回饋分析:'''從領域及專兼任教師給分差異不大可以推估,通識教育中心進行給分的內部規範應達到一定成效,即使高分群偏高的授課教師多為本校非通識、校外兼任教師,但從此項結果可以印證上述應僅為少數個案(另可從表三的領域給分交叉分析得證),應進行個案輔導,原有的內規策略仍應持續推動。<br/> [[Image:302專題10.jpg|500px]] 從表三分析得知,跨域融通給分在80-90分級距的比例雖然低於其他領域,但是90-100分級距的比例有32.8%,是七個領域中最高者;公民社會領域給分在70-89分之間的比例約83%,其他六個領域給分在80分以上的比例佔70%到80%;公民社會領域和環境科學領域在90分以上都只有個位數,分別為7.2%和8.9%。 [[Image:302專題11.jpg|650px]] 總結:通識博雅課程開課數龐大、來自各專業領域的授課教師眾多,如何維持整體評分的一致性、公平性?如何確保整體評量的信效度?以進一步維護課程品質,達成通識教育目標,都是通識教育中心念茲在茲、持續改進的方針。未來,將以此分析報告為基礎,進一步結合學生對教師、課程的教學問卷評量結果,進行更深入的綜合性分析研究,期以具體的分析、實質回饋通識教育的革新。 [[enews302]] [[Category:通識教育中心專題]]
返回到
首頁
。
檢視
文章
討論
原始碼
歷史
個人工具
登入/建立新帳號
e快報導航
前期e 快報
歷史 e 快報網站
訂閱/停訂e-快報
e快報編輯手記
相關連結
高雄醫學大學首頁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高雄市立小港醫院
高雄市立大同醫院
高雄醫學大學維基(Wiki)
圖資處首頁
教學卓越計畫首頁
環醫頂尖首頁
品德教育網
教學卓越計畫電子報
學務處通訊
高醫人電子報
研發電子報
高醫醫訊
港醫健康通訊
高雄醫學大學學生會
高醫書院
校園著作權百寶箱
友站連結
教育部高教簡訊
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評鑑》雙月刊
國家衛生研究院電子報
行政院衛生署健康報
中華民國私立大學校院協進會
陽明電子報
北醫電子報
中國醫藥大學E報
搜索
工具箱
鏈入頁面
鏈出更改
上傳檔案
特殊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