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碼
出自KMU e-News
Enews151 傅狷夫的書與畫(上)
的原始碼
跳轉到:
導航
,
搜索
您剛才的請求只有user用戶組的用戶才能使用。
你可以檢視並複製本頁面的原始碼。
高雄醫學大學e快報 第150期 一方清靜 人文e館 == '''傅狷夫的書與畫(上)''' == 本校附院工會國畫班 黃謝逸娥老師 傅狷夫,民國前2年生於杭州,本名抱青,號覺翁,狷夫是他後來的名字,他的一生,也確如其名,狂狷不取,浪跡畫壇。他從小就喜歡畫畫,還常在牆上塗鴉,17歲的時候,拜王潛樓為師,開始了他的繪畫生涯。抗戰爆發,傅狷夫遷居四川,在巴蜀九年,桂林的突兀奇峭、嘉陵江的蜿蜒清朗、三峽的蕭森拔峻、以及長江的急流險灘,給傅狷夫很大的突破跟啟發。民國38年,渡海來台灣,傅狷夫在船上,又再次領會到水深如黛,浪起如山,大自然的雄壯。抵台後,幾度上阿里山,沉浸在北海濱,經年累月的觀察山水的活力跟變化,獨創出裂罅皴及點漬法。86歲時,兒子將他接去美國定居,12年後,於美國舊金山時間2007年3月10日下午1時30分(台灣時間3月11日凌晨5時30分),因肺衰竭過世於佛利蒙的家中,享年98歲。 '''傅狷夫的書法歷程''' 傅狷夫教授自小承襲家學古訓,八歲從父學習書法、篆刻與詩文,自描紅習字的啟蒙開始,不僅文學根柢深厚,也培養出嚴謹而務實的學習態度,自幼受父親一手調教,除了古文、書法、篆刻之外還多方涉獵,並以行書《蘭亭序》、《聖教序》為日課,之後又以《三希堂法帖》為範本,於是視野漸開,更努力廣泛臨摹諸家精髓。 傅狷夫學習書法的歷程,主要是從歐體入手,進而臨顏、柳,弱冠之際即已遍臨歷代諸大家,甚至涉獵海上諸時人;此後,又上溯秦漢六朝,作篆、隸以及方筆之書體。經遍臨各大家的書藝,博覽諸家精髓後,領悟到此舉反陷入雜而不精、失去書藝精純的意義,於是轉而專注於以晉人諸帖為範本。是時,抗戰爆發,傅狷夫隨政府遷居四川,攜帶《集字聖教序》、孫過庭《書譜序》、文徵明數帖隨身而行,閒居在家即以習字解悶,於是行書的造詣大為精進。至於草書的喜好與培養,則是在民國38年來台以後,以生活環境漸趨安定,開始參考各項書籍,購求各類書帖,轉而醉心於草書的追求,並開始嘗試創作「連綿體」。 傅狷夫學習書法的歷程,可以分為以下三個不同的時期: 第一期是從小寫歐字,等達到橫平豎直的要求後,開始臨寫柳字,再換寫《顏氏家廟碑》與《麻姑仙壇記》。那時即主張力求方正而不全依碑帖的結構。約在15、6歲時,就能書寫一般賀禮的對聯,繼而寫行書,以《蘭亭序》、《聖教序》為日課,並從家藏的《三希堂法帖》內獲得極大的啟發。 第二期是自民國24年開始,由於轉任職於南京,之後又隨國民政府到四川,此時期專攻文衡山行書與孫過庭《書譜》,致力甚勤。篆書臨摹李陽冰的《三墳記》、《城隍廟碑》,並涉及楊沂孫、趙之謙、鄧完白、吳昌碩等;隸書則是臨寫《乙瑛》、《禮器》兩碑最久,旁及近代伊秉綬。北碑則深愛《張黑女》、「二爨」(《爨寶子碑》和《爨龍顏碑》)、《龍門十二品》等,對於方筆工整的寫法甚有心得。 第三期是自民國38年來台以後,為排遣幽思之情,開始研習大草。首先,從王鐸草書詩卷下功夫達五、六年之久,深悟草法中「抑揚頓挫」、「爭讓避就」的原理,其後更博涉諸家,對王羲之父子、智永、張旭、賀知章、懷素、黃山谷、米南宮、祝枝山、黃道周、傅青主、張瑞圖、許友等,無不臨習。草書的發展大致可分為五種:章草、今草、狂草、連綿草、標準草書。其中「連綿草」是指一筆直書,連綿不斷,貫串整幅,組織成另類的書法藝術趣味,主要是以明代王鐸、傅山為代表。傅狷夫從小的書法學習,是從「三日一帖,五日一碑」的紮實訓練開始。來臺以後,逐漸以書畫寄託心境,並搜羅相關名家碑帖,對於王鐸所寫的草書《五律杜詩》,以其極為流利自然,因此特別鍾愛珍藏,在苦練多時之後,進而對大草有更深刻的認識。 對於各家碑帖的學習,每一碑帖,臨寫月餘便棄之而另習新本, 如此用功之勤,汲取各家之新意,尤以苦練王鐸草書,因而造就日後在創作「連綿草」的絕佳表現。 書法的美在於空間之運用,在於線條之起落與墨跡之分布。傅狷夫書法的成就,足以媲美繪畫藝術的創作,人稱「書畫雙絕」,實當之無愧。他以行草為主的創作,下筆力道、運勢,拿捏得恰到好處,有如繪畫之布局、章法、結構。而以畫法入書的「連綿草」常數十字一氣呵成,動勢、行氣與留白空間的搭配形成一股無形的力量,更是傅狷夫個性與見解的最佳表現與抒發。傅狷夫可說是台灣近代最具視覺性與繪畫性的書法家,在書法上功力的運轉與文字造形原理的學習,無論是真、草、篆、隸各體,都逐一研習而樂此不疲,每日幾乎沉浸思考書藝1、2小時,其中最具心得的就是草書的書寫。傅狷夫將存於心胸的意境,寄於筆端之上,展現出千萬軍馬的氣勢與雄偉而恢弘的藝術性效果。 練習寫字與練習書法是不同的,前者是摹寫某家之體,後者則須在造型、佈局上有所領悟,自創一格,方能下筆有神。書法本就是由線構成的造形美,兼具有空間的伸展,時間的韻律,空間能使線條發揮機能性,產生視覺上的舒適感;時間能使書法得到連續運動的張力,隨著筆劃起伏而構成力量的凝聚。傅狷夫的書法,從文字造形上得到情感的解脫,這種心貫於筆,筆行於紙的書法,已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 [[Image:enews151人文e館.jpg]] 篆書橫幅 31 x 97cm [[Image:enews151人文e館-2.jpg]] 草書立幅 132 x 51cm [[Image:enews151人文e館-3.jpg]] 行書橫幅 30 x 61cm '''傅狷夫的繪畫歷程''' 傅狷夫從小就喜歡畫畫,還常在牆上塗鴉,17歲的時候,拜王潛樓為師,正式開始了他的繪畫生涯。 傅狷夫一生的創作,可以區分為三個時期,杭州,秀色美景天成,是他的家鄉,也是國畫山水的養成期;在巴蜀九年,桂林的突兀奇峭、嘉陵江的蜿蜒清朗、三峽的蕭森拔峻、以及長江的急流險灘,給傅狷夫很大的突破跟啟發,這是他的成熟期。 民國38年,渡海來台灣,傅狷夫在船上,又再次領會到水深如黛,浪起如山,大自然的雄壯,他當時還是一個公務員,在生活清苦,交通不便之餘,還是想盡辦法,幾度上阿里山,沉浸在北海濱,經年累月的觀察山水的活力跟變化,醞釀了往後幾十年,他畫作的開創期。 他的畫是真的從本地本土開始的,因為所有從大陸來的畫家,他們畫的國畫,都是在回憶從前大陸上的山水,只有傅狷夫一個人是畫阿里山的雲海,清水斷崖,他都是從本土的地方寫生開始畫的。 台灣的山,由於是火成岩,石堅紋裂,像是被大斧劈開,截然不同於大陸山水,傳統的國畫技巧很難畫盡台灣山林之美,於是在靜心的觀察跟寫生後,他自創了先點後皴法。 他最有名的一個皴法,就是裂罅皴,什麼叫裂罅皴?就是像那個甕掉到地上,產生裂縫,但還沒有完全裂開的裂痕,這種皴法,就是觀察橫貫公路山壁那種裂開的感覺。 這種創新的畫法,也同樣展現在他雲跟水的畫作上,大家稱道他的傅家山水,也以“雲水雙絕”讚美他的技法. 一個畫家看到海浪的時候,他心胸是非常開闊的,中國畫裡面,畫海浪,自古就有,但都是用線條來勾的,而傅狷夫歷經長期的觀察,創造了「水漬法」。據說在他畫海浪的時候,常常連續幾天,甚至一個禮拜,在那邊不眠不休的觀察海浪的氣勢變化,所以他畫的海浪,常令人感覺是有聲響的,好像一下去你就會被水沖走。 傅狷夫喜歡阿里山,畫塔山、祝山之餘,他也鍾情山裡的雲氣蒸蔚。古人畫雲,都是象徵性的留白,或是略加渲染,是畫裡陪襯性的配角。但傅狷夫長年浸淫山間,將朝夕四時變化的雲,一一的浮現。 玉山很高,在夏天朵朵的雲彩,衝到這個山的時候,這個雲海會往上升,這是多數畫家沒有觀察到,也畫不出來的,但是傅狷夫畫的雲,他會衝起來,還會走動,或者讓人感覺是雲彩隨著山移動,這就是有名的傅家雲。 歷經千餘年的中國山水畫,其描繪自然景物的各種技法均已達到極高的水準,對新一代的中國山水畫家而言,在技法上是極不容易有所超越突破的,因此凡是有所創新而能自成一格的畫家,無不都是一時之傑。山水畫發展到近代,一振18、19世紀以來的頹風,各家各派異彩紛呈,而在畫雲和畫水方面,大陸渡台的畫家具有一個特殊的地位,其中以白雲堂主黃君璧老師與心香室主傅狷夫老師堪稱二大巨擘。黃君璧的雲海和飛瀑、傅狷夫的雲山與海濤,不論放諸20世紀或是衡諸整個中國山水畫史,都具有不可動搖的歷史地位。 傅狷夫畫雲山,是到了台灣之後看到了阿里山的壯麗雲海才開始的。他為了觀察研究雲海之千變萬化及山石紋理,先後多次上阿里山,詳細觀察體會,因此表現出真正台灣山水的特色。他不但捕捉到了雲的常態,而且默察通曉雲的動態,他在《山水畫法初階》中告示後學:「雲之變態與水相若,動態聚散因風而異,所謂波譎雲詭,不可捉摸,故畫雲或水,總以活潑自然為主。」 古人畫水都是以線條來描繪,雖然也能在浪頭的起伏動盪上表現的非常成功,但是水本無定形,以線範之,終究只是表現方法的一種,而這一種方法竟然行之千百年而不變,直到傅狷夫才在畫水的表現方法上有所突破,而開了一個新的紀元。(待續) [[enews151]] [[Category:一方清靜 人文e館]]
返回到
首頁
。
檢視
文章
討論
原始碼
歷史
個人工具
登入/建立新帳號
e快報導航
前期e 快報
歷史 e 快報網站
訂閱/停訂e-快報
e快報編輯手記
相關連結
高雄醫學大學首頁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高雄市立小港醫院
高雄市立大同醫院
高雄醫學大學維基(Wiki)
圖資處首頁
教學卓越計畫首頁
環醫頂尖首頁
品德教育網
教學卓越計畫電子報
學務處通訊
高醫人電子報
研發電子報
高醫醫訊
港醫健康通訊
高雄醫學大學學生會
高醫書院
校園著作權百寶箱
友站連結
教育部高教簡訊
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評鑑》雙月刊
國家衛生研究院電子報
行政院衛生署健康報
中華民國私立大學校院協進會
陽明電子報
北醫電子報
中國醫藥大學E報
搜索
工具箱
鏈入頁面
鏈出更改
上傳檔案
特殊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