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碼
出自KMU e-News
Enews14 臺灣醫師教師的困境
的原始碼
跳轉到:
導航
,
搜索
您剛才的請求只有user用戶組的用戶才能使用。
你可以檢視並複製本頁面的原始碼。
高雄醫學大學 第14期 充電小站 =='''臺灣醫師教師的困境'''== '''作者:賴其萬教授(教育部醫教會執行秘書)''' 轉載自92.11.7自由時報自由廣場「醫療不能完全企業化」一文 三十多年來我一直都在國內、國外醫學院的教學醫院工作,一面享盡「教師」教學相長的樂趣,一面又飽嚐「醫師」醫病互動的溫馨,然而這種「醫師教師」的角色在台灣目前的制度下正面臨著嚴重的危機。我非常擔心這樣下去,臺灣的醫學生、住院醫師的臨床訓練將會江河日下,而台灣民眾所得到的照顧品質也將會每下愈況。 回國五年來我曾經當過醫學院的行政任務,也參與多家醫學院及教學醫院的評鑑,也有機會與多家醫學院的「醫師教師」與醫學生接觸,我充分感受到台灣臨床醫學教育所面臨的困境。這幾年我也有機會與幾位在醫學院畢業前到國外教學醫院接受短期臨床實習的醫學生談話,最常聽到的心得就是「國外的老師比國內的老師更關心醫學生有沒有學到應該學到的東西。」到底我們的問題出在那裡? 台灣由於健保制度對醫療給付的偏低,導致大多數的醫療機構要求醫師增加病人服務量,以彌補收入不足,而很不幸地,許多教學醫院也競相效法,鼓勵醫師提高績效,為醫院及個人增加收入,而由此評估其「服務業績」。教育機構如醫學院或大學,則以研究論文的數目、研究計畫的件數、研究獎助金的額度來評量教師的「研究能力」、「學術成就」。相形之下,教學方面的努力卻好像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而導致以教學為首要的「醫師教師」在金錢的酬庸,或者是學術的升等,都無法以「教學的努力」受到肯定。 在這種政策的導向下,不少臨床醫師把所有的心血都用在「衝業績」,學生或住院醫師淪為幫忙他們照顧病人的「廉價勞工」,而並沒有時間好好盡到教學培育的責任,教學醫院空有教學之名,而無教學之實。熱中研究、關心論文發表與升等的醫師,在實驗室忙碌之餘,又要疲於達到醫院「服務業績」的要求,不知有多少人可以擠出時間盡他們教學的任務?記得我們做學生以及做住院醫師時,許多老師會花時間矯正我們的錯誤,教導我們,但是現在的老師們不只白天看病,又有夜間門診,又要做研究,又要寫論文,到底還剩下多少時間、精力做臨床教學呢?雖然目前每個教學醫院還有寥若晨星的「醫師教師」寧可加班到深夜來作他們的研究、照顧他們的病人,但白天仍在病房門診諄諄教導醫學生與住院醫師,但如果我們聽任目前這種制度繼續磨損這些「稀有動物」,他們遲早也會面臨絕種。到那時候,我真不敢想像我們教出來的醫學生會不會獲得他們該有的臨床指導,畢業後會不會看病? 前幾天一位從事醫學教育的加拿大學者來台介紹有關他們醫學教育課程的規劃,一位醫師請教他,他們是否有困難促使臨床醫師熱心參與教學。這位學者回答說,一個醫生之所以會留在醫學院當老師,不是對研究有熱衷,就是對教學有興趣。如果他們只喜歡看病,他們就出去開業了。因此在他們的制度下,在醫學院服務的醫生除了要看病以外,一定還要專注在研究「或」教學方面。然而台灣教學醫院的「醫師教師」卻要看病、研究、教學「三項全能」,而前兩項都有「利」或「名」的酬勞,唯獨教學卻淪為少數任勞任怨不計名利的人才會做的「良心事業」。 企管專家彼得杜拉克曾說:「有三種事業不能完全企業化:醫療、教育、宗教」,台灣的教學醫院應該深深以此為鑑,台灣一窩蜂地醫療企業化已使得醫學教育嚴重受到傷害。我衷心地希望每個醫學院、教學醫院都能夠重視「醫師教師」對教學所付出的心血,而有合理的制度給予應有的肯定與酬勞,我們需要好好保護「醫師教師」,讓他們好好培育我們下一代的好醫師,才對得起社會大眾對我們醫界與教育界的期待。 [[enews14]] [[Category:充電小站]]
返回到
首頁
。
檢視
文章
討論
原始碼
歷史
個人工具
登入/建立新帳號
e快報導航
前期e 快報
歷史 e 快報網站
訂閱/停訂e-快報
e快報編輯手記
相關連結
高雄醫學大學首頁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高雄市立小港醫院
高雄市立大同醫院
高雄醫學大學維基(Wiki)
圖資處首頁
教學卓越計畫首頁
環醫頂尖首頁
品德教育網
教學卓越計畫電子報
學務處通訊
高醫人電子報
研發電子報
高醫醫訊
港醫健康通訊
高雄醫學大學學生會
高醫書院
校園著作權百寶箱
友站連結
教育部高教簡訊
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評鑑》雙月刊
國家衛生研究院電子報
行政院衛生署健康報
中華民國私立大學校院協進會
陽明電子報
北醫電子報
中國醫藥大學E報
搜索
工具箱
鏈入頁面
鏈出更改
上傳檔案
特殊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