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碼
出自KMU e-News
Enews265 醫學院課程改革與課程整合之探討 Part 1
的原始碼
跳轉到:
導航
,
搜索
您剛才的請求只有user用戶組的用戶才能使用。
你可以檢視並複製本頁面的原始碼。
高雄醫學大學e快報 第265期 分享園地 ==''' 醫學院課程改革與課程整合之探討 Part 1''' == 醫學院 劉克明教授 目前本校醫學院醫學教育課程,在校長領導下,正在進行課程的改革,筆者擬從各面向分别探討課程的改革與課程的整合。首先探討醫學院課程改革時,常被提出的問題。 == 在醫學院課程改革時,經常被提出的問題爲 == *我們爲什麽不能繼續進行我們現在的課程?這個課程多年來已經訓練出表現很好的畢業生! 我們現在的課程自從王校長領導的第一次教改定案實施後,全國與全球醫學院的課程已有許多的改變。以美國爲例,75% 的醫學院正在進行或已經完成重大的課程改革。主要的改革趨勢爲朝向整合的課程與主動學習的模式,同時,資訊與生醫科技的快速進步,也促進課程改革的順利進行。我們要持續推動我們課程的現代化,不但要配合學制的改革及教改的趨勢,也要能符合台灣醫學院評鑑委員會(TMAC) 新評鑑準則的規定。 *我們的評鑑機構對所有的這些改革的想法爲何? 依據台灣醫學院評鑑委員會 (TMAC) 評鑑準則: *課程委員會之責任 *醫學系必須有一個整合的教育負責單位,負責連貫且協調課程之整體設計、管理和評估。 *「連貫且協調的課程」意即醫學系的課程設計,是以達成整體教育為目的。 證明課程之連貫性和協調性包括以下特點: *以邏輯的順序編排課程的各單元; *各學習階段內及橫跨各學習階段間的內容,是經過整體協調與整合的(即橫向和縱向整合); *以適當的教學法和醫學生的評量,達成該學系的教育目標。 == 課程內容 == 醫學系的課程內容,應確保醫學生能獲得良好及有效率的不分科醫師所需之特質和能力,並能以主動且獨立的態度達成終身學習的能力。 註釋:「特質和能力」包括利他精神、承諾、同理心、溝通能力、批判性思考和判斷、決策、文化敏感性、道德判斷、正直、尊重、自我意識、自我反思、社會責任、誠信,及其他作為醫師和專業人士的特質。醫學院可參考關於專業素養的著作列出好醫師的特質。由於醫師受到社會期待,在各種場合成為領導人才,醫學系也應確保醫學生發展有關領導力、團隊精神、為病人倡議、社會責任和相關領域之能力。 醫學系培養主動和獨立學習的方法,應包括如問題導向學習、小組討論以及個案討論等方式。這些特質和能力,必須根據所定的標準加以評量。醫學系的課程必須讓醫學生準備好進入任何領域的畢業後醫學教育。 台灣醫學院評鑑委員會 (TMAC) 全力支持醫學院提高醫學教育的品質與成果,且期待各醫學院推動目前的教改趨勢,其也是實際訪視時的重點。美國醫學教育評鑑委員會 (LCME) 也非常重視課程改革,且特别重視醫學生主動和獨立學習的方法,因此其醫學生上課的時數亦是評鑑的一個重點,醫學院爲了避免被 LCME 批評不符合評鑑準則,有些醫學院教師已經開始應用較現代化的教學技巧,例如翻轉教室 (flipped classroom) 及增加 “個案導向的學習 (case-based learning)”等。 == 到底什麽是整合的課程== 所謂整合的課程是指將臨床實習前的跨學科模組課程 (interdisciplinary block courses),即基礎丶臨床與社會科學整合在一起,或將課程的主題縱貫地編排於整個課程 (例如倫理學)。課程的整合也應該垂直地發生,貫穿於醫學院的全部六個學年中,舉例言之,在臨床的課程中要多强調其科學的基礎,相對的,在基礎科學課程中要多强調其臨床的關聯。 *爲什麽特别要朝整合的課程模式? 目前整合的課程已經廣泛的被台灣醫學院所採用,主要的原因是對傳統的基礎科學採用個别的學科獨自授課與缺少臨床應用的方式不滿意,以及日漸增加的認知傳統的教學模式無法符合目前的醫學對跨學科的研究與執行醫療的需求。亦即整合課程拆除了基礎科學與臨床科學之間的障礙。同時,學習的認知理論建議,—個整合的教育方式,非常有助益於學習與知識的保存,因爲它促進前後關聯的概念的發展與應用的學習,而且能提升組織完善的知識結構的建立,建構有效的臨床推理的基礎。因此朝整合的課程模式改革。 *有什麽證據證實整合的課程模式能改善學生的表現? 證據如下: *接受整合課程訓練的學生比傳統課程訓練的學生的診斷更正確。(Schmidt HG et al: The development of diagnostic competence: comparison of a problem-based, an integrated, and a conventional medical curriculum. Acad Med 1996;71:658-64) *與傳統課程訓練的學生比較時,在参與問題導向學習課程中,基礎科學與臨床醫學的垂直整合,刺激學生對生物醫學的原則有更深入的瞭解。(Dahle LO et al. Pros and cons of vertical integration between clinical medicine and basic science within a problem-based undergraduate medical curriculum: examples and experiences from Linkoping, Sweden. Med Teach 2002;24(3): 280-285) == 参考資料== *醫學院評鑑委員會(2013)。醫學院評鑑委員會Taiwan Medical Accreditation Council (TMAC)新制評鑑準則 (2013版)。http://www.heeact.edu.tw/public/Attachment/462518372426.doc (access: 05/08/2015)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about curriculum renewal. http://www.uwmedicine.org/education/md-program/curriculum-renewal/curriculum-renewal-faqs (access: 05/08/2015) *Bandiera G., Boucher A., Neville A., Kuper A., & Hodges B. Integration and timing of basic and clinical sciences education. Med. Teach. 1-7, Early online. 2013. http://informahealthcare.com/doi/abs/10.3109/0142159X.2013.769674 (access: 05/08/2015) [[enews265]] [[Category:分享園地]] [[Category:劉克明]]
返回到
首頁
。
檢視
文章
討論
原始碼
歷史
個人工具
登入/建立新帳號
e快報導航
前期e 快報
歷史 e 快報網站
訂閱/停訂e-快報
e快報編輯手記
相關連結
高雄醫學大學首頁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高雄市立小港醫院
高雄市立大同醫院
高雄醫學大學維基(Wiki)
圖資處首頁
教學卓越計畫首頁
環醫頂尖首頁
品德教育網
教學卓越計畫電子報
學務處通訊
高醫人電子報
研發電子報
高醫醫訊
港醫健康通訊
高雄醫學大學學生會
高醫書院
校園著作權百寶箱
友站連結
教育部高教簡訊
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評鑑》雙月刊
國家衛生研究院電子報
行政院衛生署健康報
中華民國私立大學校院協進會
陽明電子報
北醫電子報
中國醫藥大學E報
搜索
工具箱
鏈入頁面
鏈出更改
上傳檔案
特殊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