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碼
出自KMU e-News
Enews267 課程改革與課程整合之探討 Part 3
的原始碼
跳轉到:
導航
,
搜索
您剛才的請求只有user用戶組的用戶才能使用。
你可以檢視並複製本頁面的原始碼。
高雄醫學大學e快報 第267期 分享園地 ==''' 醫學院課程改革與課程整合之探討 Part 3''' == 醫學院 劉克明教授 === 垂直整合型 (Vertical integration) 課程 === 此模型意指橫跨時間、藉著瓦解傳統的基礎科學與臨床醫學之間的障礙物,意圖去改善傳統醫學教育缺點的整合課程。例子包括 Dr. Wijnen-Meijer 等人提出的 “Z 型課程模式 (Z-shaped curriculum model)”,其將生醫科學與臨床的個案平行或互相連接的呈現,如圖二所示。在 Z 型課程中,醫學生從一年級開始接受大部分的,但非完全的,基礎科學教育,然後貫穿醫學系課程的全部學年發展,完成大部分的,但非完全的,但非完全的,臨床醫學教育。 此模型的優點是提早醫學生的臨床接觸 (early clinical exposure)、增加其未來專科選擇的信心及改善對於畢業後訓練的準備的認知。目前台灣尚未見有醫學院推行此模型的整合課程。 圖二: 水平整合型課程 (Z-shaped Vertical integrated curriculum model) 範例: [[Image:水平整合型課程.jpg|300px]] === 螺旋整合型 (Spiral integration) 課程 === 這是最理想的整合模式,代表包括水平型與垂直型的課程一起整合,結合横跨時間與各個學科的整合。1997年, Dr. Harden 等人最早提出螺旋整合型課程的模式。此模式是一個螺旋型的課程,當醫學生在進入臨床教育前,他們接受從正常的到異常的構造、功能與行爲的課程時,基礎科學與臨床科學是持續地整合教學,兩者平等地交互作用,貫穿於整個醫學系課程的所有階段。螺旋型的課程最頂端是醫學教育的三個領域 -- 知識、技巧與態度,也是螺旋課程所有層級的焦點,在全部學年之中,臨床方法、倫理學、與健康的促進等主題,皆貫穿其間,如圖三所示。 此模式之優點爲:運用一個消除科目與學科之間增長的障礙與界限的課程,透過從簡單到複雜的自然的學習發展,並以臨床方法、倫理學、與健康的促進等主題,貫穿其間,以達到最理想的醫學教育成果。 目前台灣數所醫學院推行類似此模型的整合課程,其基礎科學與臨床科學的教學是貫穿於整個醫學系課程的所有階段,但兩者之授課内容與比重,並没有呈現平等地交互作用。學生反應授課内容甚多與臨床比重較重。 圖三: 螺旋整合型課程 (Spiral integrated curriculum model) 範例: [[Image:螺旋整合型課程.jpg]] === 雙螺旋課程 (Double-Helix Curriculum)===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School of Medicine & Dentistry設計且採行双螺旋課程 (Double helix curriculum),其醫學系一年級及二年級的課程,從醫學生一入學開始,基礎科學與臨床科學即同時進行授課,在三年級及四年級的臨床教育時,又安排基礎科學的必修與選修課程 (Basic Science Blocks – BSBs; and Electives) ,將基礎科學與臨床科學整合貫穿於四個學年。傳統上,該系醫學教育重視生物學的丶心理學的丶及社會等因素,以及它們在瞭解健康、疾病和醫療照護的提供之複雜的互動關係,並以培育自主、終身學習爲教育焦點。其雙螺旋課程如圖四所示。 圖四: 雙螺旋課程 (Double-Helix Curriculum) 範例: [[Image:双螺旋課程.jpg]] === 結論 === 課程改革是需要深思熟慮的規畫,且是非常複雜的工作,除了卓越的領導者,必須借重團隊的合作,才能順利成功。 Dr. McLeod 與 Dr. Steinert 曾提出—個能夠簡單地預測課程改革是否會成功的方法是,如果一個醫學院課程發展委員會成員們深思熟慮、睿智地推行課程改革,接着慶祝教改過程的完成,然後該委員會就解散了,缺乏持續的監督、追踪與更新,其課程改革就不易成功。誠可供本校在推動課程改革的重要參考。 === 參考資料 === *McLeod P., Steinert Y. Twelve tips for curriculum renewal. Med Teach 37: 232-238, 2015.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25010218 (access: 05/19/2015) *醫學院評鑑委員會(2013)。醫學院評鑑委員會 (Taiwan Medical Accreditation Council -- TMAC) 新制評鑑準則 (2013版)。http://www.heeact.edu.tw/public/Attachment/462518372426.doc (access: 05/19/2015) *劉克明。醫學院課程改革與課程整合之探討 (Part 1)。高雄醫學大學e快報 265期. (05.13.2015 出刊) *Malik AS, Malik RH. 2011. Twelve tips for developing an integrated curriculum. Med Teach 33(2) 99–104. http://informahealthcare.com/doi/pdf/10.3109/0142159X.2013.769674 (access: 05/19/2015) *Brauer D.G., Ferguson K.J. The integrated curriculum in medical education: AMEE Guide No. 96. Med Teach 37: 312-322, 2015. *Klement B.J., Paulsen D.F., Wineski L.E. Anatomy as the backbone of an integrated first medical curriculum: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Anat. Sci. Educ. 4(3): 157-169, 2011. *Wijnen-Meijer M., ten Cate O., Rademakers J.J., van der Schaaf M., Borleffs J.C. The influence of a vertically integrated curriculum on the transition to postgraduate training. Med. Teach. 31:e528-e532, 2009. *Harden R.N., Davis M.H., Crosby J.R. The new Dundee medical curriculum: A whole that is greater than the sum of the parts. Med. Educ. 31(4): 264-271, 1997. *Curriculum.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School of Medicine & Dentistry https://www.urmc.rochester.edu/education/md/admissions/md-curriculum.cfm (access: 05/19/2015) [[enews267]] [[Category:分享園地]] [[Category:劉克明]]
返回到
首頁
。
檢視
文章
討論
原始碼
歷史
個人工具
登入/建立新帳號
e快報導航
前期e 快報
歷史 e 快報網站
訂閱/停訂e-快報
e快報編輯手記
相關連結
高雄醫學大學首頁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高雄市立小港醫院
高雄市立大同醫院
高雄醫學大學維基(Wiki)
圖資處首頁
教學卓越計畫首頁
環醫頂尖首頁
品德教育網
教學卓越計畫電子報
學務處通訊
高醫人電子報
研發電子報
高醫醫訊
港醫健康通訊
高雄醫學大學學生會
高醫書院
校園著作權百寶箱
友站連結
教育部高教簡訊
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評鑑》雙月刊
國家衛生研究院電子報
行政院衛生署健康報
中華民國私立大學校院協進會
陽明電子報
北醫電子報
中國醫藥大學E報
搜索
工具箱
鏈入頁面
鏈出更改
上傳檔案
特殊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