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碼
出自KMU e-News
Enews275 未曾住宿,不足以語大學生活
的原始碼
跳轉到:
導航
,
搜索
您剛才的請求只有user用戶組的用戶才能使用。
你可以檢視並複製本頁面的原始碼。
=='''未曾住宿,不足以語大學生活'''== 高雄醫學大學 楊俊毓副校長/教授 這幾年,大專校院舉辦新生家長座談會已蔚為風潮,出席座談會的學生家長逐年增加,甚至有人唱議 學校組成學生家長會,顯示家長對小孩的關心,為大學高中化增添一例事證。在座談會中提問的問題,琳瑯滿目,五花八門,但其實多為學子日常生活瑣事,說穿了 只是家長不放心,捨不得小孩受苦受傷,盡他們最大力量去保護小孩而已。 其中最常提問的問題是學子住宿的問題,包括宿舍有無洗衣機?有沒有 熱水?房間清潔由誰維護?室友如何決定等,對離鄉背景,異地求學的學子而言,這是入宿後會碰到的問題,卻也是一生當中珍貴獨立成長的機會。年輕人多吃點 苦,磨練一下心志,惕勵自己只有好處,過爾優逸,未來恐不堪事。畢竟,有風有雨才是真實的人生。 大學其實就是「大大學習」的場域,無處不 可學習,住宿是大學生活的開始,在這裡,與不同科系的室友萍水相逢,相逢即是有緣,俗云:「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大家可同居一室,可說是累 世修來的緣份。在宿舍裡,可以與室友談往事論未來,談理想論抱負,談古論今,甚至談愛情,天南地北無可不談。想與那位宿舍芳鄰閒聊,亦可立即披上衣服去探 訪,聊天串門子,這都是摯情流露,純真的友誼,可以體驗一下「不為五斗米折腰」的五柳先生「相思則披衣,言笑無厭時」的真率性情。五柳先生本有四海之內皆 兄弟之胸襟,嘗寫信給兒子,喻知「當知四海皆兄弟之義」,也曾為文說「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 在少子化的年代,學子更應思在大學期間,廣結良師益友,以備將來有助一展鴻鵠之志。劉備,關羽及張飛的手足之情,三人寢則同床,恩若兄弟,某種意義上也可以說是同一屋簷下培養出來的親密情感,在三國亂世都各自走出了傳奇人生,桃源三結義的故事至今仍膾炙人口。 最 近幾年,大學學子流行走出臺灣,到海外遊學或旅遊住宿寄宿家庭(Home Stay),除了學習語言外,可增廣見聞,拓展全球視野,並貼近體驗異國文化與生活習慣。海外遊學可以提高學子國際視野,在全球化的今天,有其重要性。而 大學新鮮人住宿,可以接觸異鄉異地(有時還有國際生)的同儕,以及面對來自不同社會階層的學子,有的是來自錦衣玉食的富裕家庭,有的卻是來自三餐不繼的貧 困家庭,這何嘗不是另類的Home Stay,可以瞭解不同出身背景的想法與生活方式,對學子的社會化過程其實很重要。 有的家長寧願幫小 孩在外租套房,甚或在學校附近購屋,也不願讓小孩住宿,讓孩子失去了過團體生活的機會。殊不知,住宿的團體生活可讓學子養成尊重別人,與別人分享心情故事 及養成自律的行為,並可培養合群的習慣,一個尊重別人的人,會受別人的尊重,一個願意和別人玩在一起的人,相互關懷,學習溝通,方不會變成宅男,或孤僻、 心理偏激不成熟的人。 爾來,西方大學的書院教育在臺灣及中國大陸深受重視,許多大學紛紛仿效施行,大有風起雲湧之勢,書院教育最重要的精 神之一即是要求大一學生住宿,這是新的教育潮流,期望培育出不同氣質的未來新世代。「不曾相思不足語愛情」,我要說「未曾住宿,不足語大學生活」,我極力 鼓勵家長,如果學校有提供學生宿舍,盡量讓學子住宿,放手讓他們過群體生活,讓大學生活成為人生精彩的回憶。 編按:轉載自「蘋果即時論壇」,原文出處: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forum/20151019/714538/ [[enews275]] [[Category:分享園地]] [[Category:楊俊毓]]
返回到
首頁
。
檢視
文章
討論
原始碼
歷史
個人工具
登入/建立新帳號
e快報導航
前期e 快報
歷史 e 快報網站
訂閱/停訂e-快報
e快報編輯手記
相關連結
高雄醫學大學首頁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高雄市立小港醫院
高雄市立大同醫院
高雄醫學大學維基(Wiki)
圖資處首頁
教學卓越計畫首頁
環醫頂尖首頁
品德教育網
教學卓越計畫電子報
學務處通訊
高醫人電子報
研發電子報
高醫醫訊
港醫健康通訊
高雄醫學大學學生會
高醫書院
校園著作權百寶箱
友站連結
教育部高教簡訊
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評鑑》雙月刊
國家衛生研究院電子報
行政院衛生署健康報
中華民國私立大學校院協進會
陽明電子報
北醫電子報
中國醫藥大學E報
搜索
工具箱
鏈入頁面
鏈出更改
上傳檔案
特殊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