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碼
出自KMU e-News
Enews301 長照服務大亮點—我國社區照顧關懷據點的下一步
的原始碼
跳轉到:
導航
,
搜索
您剛才的請求只有user用戶組的用戶才能使用。
你可以檢視並複製本頁面的原始碼。
高雄醫學大學e快報 第301期 =='''長照服務大亮點—我國社區照顧關懷據點的下一步'''== 人文社會科學院綜合組組長 鄭夙芬副教授 自民國94年行政院提出六星計畫,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即進入到我國的社會福利服務輸送體系中,時至今日,已成為初級預防照顧服務體系中最重要的一部份,核心精神就是社區營造及社區參與,並透過在地組織運作、社區資源挹注、社區志願服務人力,甚至服務使用者的再回饋,共同建構出我國獨特的社區照顧服務,由此可見,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從計劃設計之初,就以能配合在地居民需求以提供在地服務,並能營造永續成長且健康的社區環境為重要計畫目標。 「社區照顧關懷據點」的核心概念是希望長者在社區中獲得在地的照顧。在具體的服務提供上,接受衛福部補助之承辦單位必須辦理「關懷訪視、電話問安諮詢及轉介服務、餐飲服務、健康促進」四種服務項目中的三項為原則;截至105年九月止,我國約有2,593個據點,多數是由社區組織所運作。 筆者等人於104與105年接受衛福部補助,進行有關我國社區照顧關懷據點之成效研究,研究結果發現,使用據點服務的長者大多是穩定且長期的使用者,有將近9成的研究參與者使用據點服務超過2年,據點已變成社區長者生活中重要的活動場所之一,長者也逐漸建立使用者付費的習慣,平均願意每個月支付約200元的活動費用,據點也提供長者志願服務的機會,這對其自身心理與體能可以帶來正向的回饋,無論是單純的使用據點服務,或是成為長者志工,都能回應聯合國與歐盟在2015年的活躍老化分析報告書中所提,要能達成活躍老化,確保長者的社會參與機會及幫助長者保有獨立、健康與安全的生活條件,都是很重要的因素。更難能可貴的,能運作據點的承辦單位需要的是長期且穩定的人力、物力與財力資源的投入,也包括基礎的管理能力,十年來,社區組織相對也具備更完善能量,以確實落實據點服務。 衛生福利部(2016)在其長期照顧十年計劃2.0報告書預估的服務對象約73萬8千人,相對來看,位處健康與非失能的長者人數應在230萬萬至250萬人之間,由此可見社區照顧關懷據點能提供服務的長者人口群,甚為可觀;另根據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2015)的資料,在民國100年至102年間補助辦理社區照顧關懷據點經費約7億899萬元,同時間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提供關懷訪視、電話問安、餐飲服務及健康促進服務共816,261人次,用最粗略的計算方式,平均每一服務人次的成本約967元,更重要的是這些執行服務的人力,絕大多數還是志工,顯見據點能在有限經費與資源下,能提供如此高次數的服務,確實難能可貴另一方面;對照我國當前的長期照顧十年計劃2.0,規劃以超過177億元的預算,提供約74萬人次的服務,在最粗略的計算方式下每一人次的成本是23,918元。當然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及長期照顧十年計劃2.0,無論在服務對象、服務內涵及服務提供者上,有很大的落差,但都強調以社區為基礎的服務提供,所以從此觀之,對健康與非失能的長者而言,政府若能繼續支持社區照顧關懷據點計畫,不僅維持現有據點數,更應保持原有的推動積極性,繼續佈點,讓有更多的健康與非失能的長者有機會使用到社區照顧關懷據點的服務。 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定位明確,在經過十年的推行與在社區中的紮根後,據點對老人照顧服務體系的貢獻與價值也益發清楚。而如何協助據點往下一個十年前進,重要的關鍵應當在於多元化服務的推展,針對此,筆者等人提出四方向的建議:1.據點的考核(評鑑)配分及項目應在地化,2.據點設立條件彈性化,3.服務內涵多元化,例:從健康促進中開發創新、強化運動強度的各種可能性,4.強化據點的志工穩定、招募以及開發新進長者的潛力。 [[enews301]] [[Category:人文社會科學院專題]]
返回到
首頁
。
檢視
文章
討論
原始碼
歷史
個人工具
登入/建立新帳號
e快報導航
前期e 快報
歷史 e 快報網站
訂閱/停訂e-快報
e快報編輯手記
相關連結
高雄醫學大學首頁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高雄市立小港醫院
高雄市立大同醫院
高雄醫學大學維基(Wiki)
圖資處首頁
教學卓越計畫首頁
環醫頂尖首頁
品德教育網
教學卓越計畫電子報
學務處通訊
高醫人電子報
研發電子報
高醫醫訊
港醫健康通訊
高雄醫學大學學生會
高醫書院
校園著作權百寶箱
友站連結
教育部高教簡訊
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評鑑》雙月刊
國家衛生研究院電子報
行政院衛生署健康報
中華民國私立大學校院協進會
陽明電子報
北醫電子報
中國醫藥大學E報
搜索
工具箱
鏈入頁面
鏈出更改
上傳檔案
特殊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