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碼
出自KMU e-News
Enews308 器官系統為基礎的整合模組課程相關的議題(1)
的原始碼
跳轉到:
導航
,
搜索
您剛才的請求只有user用戶組的用戶才能使用。
你可以檢視並複製本頁面的原始碼。
高雄醫學大學e快報 第308期 分享園地 =='''器官系統為基礎的整合模組課程相關的議題(1)'''== 本校 醫學院 劉克明 教授<br/><br/> 本校醫學系暨學士後醫學系課程皆採器官系統為基礎,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的整合模組課程 (Organ system integrated block curricula)。教學方法包括演講、問題導向學習 (PBL) 與團隊為基礎的學習 (TBL) 等。學習的責任也由傳統的教師單向式的教學,逐漸轉變為要求學生負起主動學習的責任。 在實施團隊為基礎的學習 (TBL) 時,最重要的是上課前,學生要先預習教師指定的閱讀物,至於要閱讀的份量為何,是一個師生經常爭論的議題。其次每一個模組課程包括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的內容,授課教師往往超過40位,如有學生在一個模組課程考試未通過,其補救方式為何? 筆者謹提供數所醫學院的學者專家的看法,分享他們經驗,以供師長們參考。<br/> ;1. 模組課程課前指定閱讀物的份量 (The amount of reading a students should be assigned in the integrated curricula): 每一個學分時數 (Credit Hour) 是基於每一學期每一週的上課時數。學生授予學分數是基於卡內基單位 (Carnegie Unit),亦即每一學期的學分單位 (Semester unit of credit),被定義為每一學期至少要有 16週,學生每一週至少工作三個小時。 此三個小時為一小時演講課加上兩小時的家庭作業或三個小時的實驗課 (1 hour lecture plus 2 hour of homework or 3 hours of lab)。演講課 (Lecture classes),一學分單位是每週一小時的演講時間與二小時的家庭作業時間。因此三學分的課,學生每週上三小時的演講課與作六小時的家庭作業,整個學期的鐘點數則將每週時數乘以 16計算。而實驗課 (Laboratory classes) 則每一個學分單位是每週三個小時都在實驗室作實驗,沒有另外指定家庭作業。<br/> 雖有上述定義,但教師能夠要求學生課外的家庭作業或學習時間是多少並沒明確規定。亦即一學分單位是每週二小時的指定家庭作業時間或是一週 24-36個小時的指定家庭作業時間,是一個完全合理的期望。然而依據 Dr. Barre的文章,美國大學生每週平均僅花 12-15個小時於家庭作業的學習。 因此教師們常會問到 “在如此有限的時間內,我能夠合理地期望我的學生們學到多少?” 這是一個相當敏感的問題,不但是我們全部的老師們,每次在設計學生的指定作業時都會問到的,也是一個難於確實回答的問題。<br/> 最近一個大規模的研究發現,如果修一門課的學生,每週至少閱讀40頁,每一學期撰寫20頁的學生人數越多,則他們對大學學習評估 (Collegiate Learning Assessment,簡稱 CLA) 的效益越大,這些都是良好的最低標準。 但由於各醫學教育機構與各學科的課程成果期待差異甚大,教師們必須依據自己學科的講義內容,才不至於發生指定學生作業的份量過多或太少。<br/> Dr. Barre曾進行估計學生在課外作業,特別是在閱讀方面的速率的研究。她認為學生並不是以 “恆定速率 (Constant rate)” 在閱讀,而是依據閱讀物的困難程度及目的而調整閱讀速率。而以頁數為基礎的閱讀率 (Page-based reading rate),則視每頁的字數而改變。因此學生的閱讀速率會受三個因素的影響: 1). 書頁文字的密度、 2). 內容的難易度、及 3). 閱讀目的。分別敘述如下: ;:1). 書頁文字的密度 (Page density): :a. 典型的平裝書一頁或學術期刊論文一頁 (6”x9”) : 450字。 :b. 典型的學術專著 (Academic monograph) 一頁: 600字。 :c. 典型的教科書 (包括約四分之一頁的影像) 或兩欄的學術期刊論文(Two-column academic journal articles) 一整頁: 750字。 ;:2). 內容的難易度 (Text difficulty): :a. 沒新概念 (No new concept): 學生瞭解每一個字的意義,而且有足夠的背景知識,去立即地瞭解所表達的理念。 :b. 部分新概念 (Some new concepts): 學生不熟悉某些字的意義,而且沒有足夠的背景知識,去立即地瞭解所表達的某些理念。 :c. 許多新概念 (Many new concepts): 學生不熟悉許多字的意義,而且沒有足夠的背景知識,去立即地瞭解所表達的絕大部分理念。 ;:3). 閱讀目的 (Reading purpose): :a. 概觀 (Survey): 閱讀是要勘查主要的概念,可以跳過本文的整個部分。 :b. 瞭解 (Understanding): 閱讀是要瞭解每個句子的意義。 :c. 參與 (Engage): 閱讀是要同時解決的問題、得出推論、質疑和評估。 Dr. Barre 的研究結果,在正常的閱讀環境下,即文章中沒有新字或新概念,而閱讀目的是要瞭解每個句子的意義,每大學生最佳的閱讀速率 (Optimal reading rate) 每分鐘300個字。<br/> 大學生每分鐘閱讀速率可以超過300個字,但會減低對句子意義的瞭解。學者默認在正常情況下,大學生閱讀速率每分鐘100 至400個字。具速讀能力者之閱讀速率每分鐘450 至600個字。如閱讀資料之難度較高,包括一些新字及新概念,則最佳閱讀速率每分鐘少至 200個字。如閱讀資料之目的在記憶以供未來的回憶,則最佳閱讀速率每分鐘降低至 138個字或更少。也有專家認為,如果閱讀是要同時解決的問題、得出推論、質疑和評估,則最佳閱讀速率每分鐘降低至 50個字。Dr. Barre綜合上述之意見,整理估計大學生閱讀速率如表一。<br/> 表一. 估計大學生的閱讀速率: {|border="1" |- | |平裝書或學術期刊 論文 :450字/頁 |學 術 專 著 : 600字/頁 |教科書或兩欄的學術 期刊論文:750字/頁 |- |概觀 (Survey): 沒新概念(500字/分鐘) |67頁/小時 |50頁/小時 |40頁/小時 |- |概觀 (Survey): 部分新概念 (350字/分鐘) |47頁/小時 |35頁/小時 |28頁/小時 |- |概觀 (Survey): 許多新概念 (250字/分鐘) |33頁/小時 |25頁/小時 |20頁/小時 |- |瞭解 (Understanding): 沒新概念 (250字/分鐘) |33頁/小時 |25頁/小時 |20頁/小時 |- |瞭解 (Understanding): 部分新概念 (180字/分鐘) |24頁/小時 |18頁/小時 |14頁/小時 |- |瞭解 (Understanding): 許多新概念 (130字/分鐘) |17頁/小時 |13頁/小時 |10頁/小時 |- |參與 (Engage): 沒新概念 (130字/分鐘) |17頁/小時 |13頁/小時 |10頁/小時 |- |參與 (Engage): 部分新概念 (90字/分鐘) |12頁/小時 |9頁/小時 |7頁/小時 |- |參與 (Engage): 許多新概念 (65字/分鐘) |9頁/小時 |7頁/小時 |5頁/小時 |- |} 此表可供教師在指定學生課前閱讀資料分量的參考。 [[enews308]] [[Category:分享園地]] [[Category:劉克明]]
返回到
首頁
。
檢視
文章
討論
原始碼
歷史
個人工具
登入/建立新帳號
e快報導航
前期e 快報
歷史 e 快報網站
訂閱/停訂e-快報
e快報編輯手記
相關連結
高雄醫學大學首頁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高雄市立小港醫院
高雄市立大同醫院
高雄醫學大學維基(Wiki)
圖資處首頁
教學卓越計畫首頁
環醫頂尖首頁
品德教育網
教學卓越計畫電子報
學務處通訊
高醫人電子報
研發電子報
高醫醫訊
港醫健康通訊
高雄醫學大學學生會
高醫書院
校園著作權百寶箱
友站連結
教育部高教簡訊
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評鑑》雙月刊
國家衛生研究院電子報
行政院衛生署健康報
中華民國私立大學校院協進會
陽明電子報
北醫電子報
中國醫藥大學E報
搜索
工具箱
鏈入頁面
鏈出更改
上傳檔案
特殊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