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碼
出自KMU e-News
Enews309 【月印萬川-高醫經典人物】從物理開始的醫學之路─許日章
的原始碼
跳轉到:
導航
,
搜索
您剛才的請求只有user用戶組的用戶才能使用。
你可以檢視並複製本頁面的原始碼。
高雄醫學大學e快報 第309期 【月印萬川-高醫經典人物】 == '''從物理開始的醫學之路─許日章''' == [[Image:309月印萬川.jpg|200px]] *本校醫學系第二屆畢業 *曾任:美國Wilmington榮民總醫院骨科主任、費城Thomas Jefferson醫學院臨床教授、本校客座教授 許日章醫師原來的興趣並不在醫學,而是物理學。1949年考取臺灣大學的物理學系後,十九歲的他便潛心研讀這門深深吸引自己的學問(後來選擇骨科,也因為骨科有許多物理的影子)。畢業後,他留校當了二年的助教,發覺比起國外,臺灣的實驗設備其實並不齊全,如果希望在這個領域發光發熱,留學是一條必經之路。可惜的是、當年的家境並不允許許醫師出國深造,為此,二十四歲的他很是無奈,然而生活總得繼續過下去,他接受了父親的建議,決定從醫濟世。<br/> 當年社會還處於戒嚴的狀態,嚴峻的法律規定每個人不得就讀兩所以上的大學,為此,許醫師必須放棄自己臺大物理畢業生的頭銜,以高中生身分才得以重新報考大學。幸運地,在短短一年之內,二十五歲的他以第一名的優秀成績考取高醫醫學系,成為第二屆的高醫醫學生。<br/> 在高醫求學的期間,生活雖然過得辛苦,心靈卻有滿滿的收穫。當時,高醫創校才第二年,無論軟、硬體設備都不夠齊全,許醫師回憶道:「當年啊,我們就像軍隊一樣,在十全路上的愛國國小的教室上課,吃住都在教室裡,什麼都很簡單啦,就上下鋪這樣而已。」當時臺灣適逢艱困的年代,也正因如此,許醫師和同學間有著一份特殊的革命情感,相處上更加親密愉快。<br/> 許醫師與創校的杜聰明教授,也有一份深厚的師生之情。他說:「杜老師是個嚴格的老師,當年高醫創校,許多東西都很缺乏,由於在南部,師資也很難招募,算是非常艱苦的一段時間。儘管如此,杜老師並沒有荒廢教學,每次上課總是非常認真,有時也會帶著我們到西子灣玩水呢!」<br/> 1964年,三十四歲的許醫生考取ECFMG,開始了旅美留學的生涯。由於韓戰剛剛結束,美國對於醫療相關人員的需求很大,那時留美的醫學生算是搭上了順風車,受到比較多正面的歡迎。然而,身處異地總是有些孤單,「美國那麼大,雖然一起來的同學很多,但是都很分散啊,所以我就想組織一個校友會,讓大家方便聯絡感情,分享生活及就業的經驗。」許醫師有了這樣的想法之後,立即著手籌備,經過五年的努力,「KMCAAA北美高醫校友會」於1974年在紐約州立案成立。這個校友會成立四十年來,每年固定都會有至少一次大型的聚會,長期經營下來,高醫在美國的校友們,彼此之間有著很強烈的連結,相較於其他臺灣大專院校在美國設立的校友會,算是組織制度最完善的一個。不過許醫師謙虛地表示,這並不是一件多麼了不起的事,只是高醫人的親和性及時勢使然。<br/> 長期的執業經驗,許醫師對「醫生」這個行業有了比較深入的觀察,進而提出了具體建議:由於醫病關係的不對等,通常病者有求於醫生,久而久之,醫生容易驕傲自大,因而看不見自己的缺點,這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許醫師特別提醒高醫的學弟妹,要特別注意自己的心態,切勿自大、自迷,應該時時提醒自己並不足夠、知道的永遠不夠多,以謙虛的態度,面對人生所有的挑戰與學習。<br/> (本校醫學社會學與社會工作學系吳多禾 撰稿) [[enews309]] [[Category:一方清靜 人文e館]] [[Category:月印萬川-高醫經典人物]]
返回到
首頁
。
檢視
文章
討論
原始碼
歷史
個人工具
登入/建立新帳號
e快報導航
前期e 快報
歷史 e 快報網站
訂閱/停訂e-快報
e快報編輯手記
相關連結
高雄醫學大學首頁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高雄市立小港醫院
高雄市立大同醫院
高雄醫學大學維基(Wiki)
圖資處首頁
教學卓越計畫首頁
環醫頂尖首頁
品德教育網
教學卓越計畫電子報
學務處通訊
高醫人電子報
研發電子報
高醫醫訊
港醫健康通訊
高雄醫學大學學生會
高醫書院
校園著作權百寶箱
友站連結
教育部高教簡訊
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評鑑》雙月刊
國家衛生研究院電子報
行政院衛生署健康報
中華民國私立大學校院協進會
陽明電子報
北醫電子報
中國醫藥大學E報
搜索
工具箱
鏈入頁面
鏈出更改
上傳檔案
特殊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