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碼
出自KMU e-News
Enews321 通識教育與跨文化跨領域認知
的原始碼
跳轉到:
導航
,
搜索
您剛才的請求只有user用戶組的用戶才能使用。
你可以檢視並複製本頁面的原始碼。
高雄醫學大學e快報 第321期 通識教育中心專題 == '''通識教育與跨文化跨領域認知''' == 通識教育中心 王儀君主任<br/><br/> 高雄醫學大學的通識中心在104年成為本校一級單位,但通識的課程架構早在 97 年在本校通識最高委員會和通識各級單位的討論下規劃完成。誠如本校通識教育中心所遵循的,為實現「尊重生命、追求真理」的核心價值,本中心期勉學子具備醫學知識與專業技能,並側重人文素養、生命倫理、社會關懷的實踐能力,培養專業與人文素養兼俱的現代公民。換言之,「通識教育之目的不在訓練專業技術能力,而在培養廣博通達的智慧」,其主要作法是訓練學生基礎人文學科與自然科學的能力,使受教者具備良好的表達、推理、反省能力,以及對具象、抽象藝術的感受能力。本校以「培育學用合一之跨領域健康專業人才」為教育的宗旨,在培養醫學專業人才同時,希望也能培養其具備尊重文化傳統的思維,並期待學生在精進專業的同時,能在大學時代拓展文學、歷史、哲學、藝術等人文領域的廣度與深度,豐富自己的人生,也能在社會和自我的互動中尋找自我的定位(見通識網頁)。 本校的通識有七大領域,最重要的核心是從自然、生命、人文三個方向開展,換言之是從人文關懷和求真精神出發,設計了公民與社會、經典文化、思考推論、審美鑑賞、環境與科學、跨域融通的七大面向。希望學生在累積知識的同時,能就不同角度觀看現代社會的多元角度,瞭解人類與自然生態之間的關係、培養思辨的能力,並提早建構全球化的宏觀視野、兼顧在地關懷和人文涵養。然而許多企業學界領導人早已認知跨文化決策和跨文化領導力是未來的趨勢;教育家也不斷強調,我們必須讓學生體認當社會結構改變,其當務之急是能了解不同群體背後的文化意涵,經濟的驅動力,和來自不同文化的群體如何可以相互搭配尊重,以及了解社會建構性別、族裔和階級的議題。這樣的反思才能夠在變動的時代裡,認知平等對待和自由民主的重要。在學校所屬的領域裡,跨文化涵養和多元文化的認知不僅涉及諮商與輔導;在醫護的領域裡,多元文化涵養的需求其實遠比想像來的更多。在本校通識的課程裡已經開設相關課程。藉由社團經驗和社區服務,更可以補強多元文化涵養的體驗和感知的能力,以及藉由體育室替學生設計的體適能檢測,保持健康的習慣。至於走出國門時所需的外語技巧和文化溝通,則可望在求學時代打下基礎。 教育包羅萬象,許多教育學者提醒我們自主學習和終身教育的概念,以便讓學生在畢業之後藉由誠信、求知與力行的原則在未來的人生中樂於任事、幫助他人,並且享受快樂的人生。 [[enews321]] [[Category:通識教育中心專題]]
返回到
首頁
。
檢視
文章
討論
原始碼
歷史
個人工具
登入/建立新帳號
e快報導航
前期e 快報
歷史 e 快報網站
訂閱/停訂e-快報
e快報編輯手記
相關連結
高雄醫學大學首頁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高雄市立小港醫院
高雄市立大同醫院
高雄醫學大學維基(Wiki)
圖資處首頁
教學卓越計畫首頁
環醫頂尖首頁
品德教育網
教學卓越計畫電子報
學務處通訊
高醫人電子報
研發電子報
高醫醫訊
港醫健康通訊
高雄醫學大學學生會
高醫書院
校園著作權百寶箱
友站連結
教育部高教簡訊
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評鑑》雙月刊
國家衛生研究院電子報
行政院衛生署健康報
中華民國私立大學校院協進會
陽明電子報
北醫電子報
中國醫藥大學E報
搜索
工具箱
鏈入頁面
鏈出更改
上傳檔案
特殊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