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碼
出自KMU e-News
Enews346 教務發展從"心"做起,教務團隊兼容並蓄
的原始碼
跳轉到:
導航
,
搜索
您剛才的請求只有user用戶組的用戶才能使用。
你可以檢視並複製本頁面的原始碼。
高雄醫學大學e快報 第346期 教務處專題 == '''教務發展從"心"做起,教務團隊兼容並蓄''' == 賴秋蓮 教務長<br/><br/> 高等教育為培育國家人材的搖籃,亦為國際競爭力的關鍵指標;面對少子化、教學發展及教學品保等重大議題,教務處肩負擔任協調各類教學及課程創新、學生學習成效檢視與提升、積極促進辦學績效的重要橋樑。現階段教務處承擔的任務已跳脫傳統教務行政,而是迎接未來多元化高教課題的機動能力。在這個充滿挑戰以及變動的時段擔任本校教務長一職,本人深感任重道遠,未來期許在教務處4組及2中心,包括葉竹來教授、張榮叁教授、侯自銓教授、李維哲副教授、劉于鵬助理教授及蔡宜蓉助理教授等教務主管暨全處同仁同心合作之下,共同致力於教務發展的推動,共啟教務新里程。 未來本處將秉持校長「誠信篤實、跨域創新、典範傳承、同行致遠」的治校理念,融合各項教學暨課程創新策略,正面提升本校教學特色以及擴大生源的質與量,未來重點政策與精進方案規劃如下: ;一、 面臨少子化多元因應對策: 108學年度即將實施之高中新課綱,全國招生入學評量尺規將面臨重大轉變,本處已提前因應並於本年度12月底前完成個人申請入學之書審項目及評量尺規制定,另將於108年3月份召開中山高醫攻頂大學聯盟學校與策略聯盟高中「高等教育銜接輔導座談」,具體研議大學教育銜接108新課綱之具體方法與精進措施;再者,本處將定期檢討招生成效及錄取率,提供各學制各招生系所近年核定名額、報名人數、錄取人數、註冊人數,以及核算錄取率及註冊率等數據資料,跨單位整合校、院、系(所) 協助學系打造專業的書審項目與評量尺規;同時,研議招生改進措施,擬定多元招生策略。<br/> 此外,進入白熱化的人才競爭時代,亞洲各高等教育機構紛紛積極推動招生國際化政策,本校師資設備優良,未來可以為國家培育醫療相關產業之優秀人才,吸引更多國際菁英至本校就讀;如何提升本校能見度讓國際學生了解本校的教學特色,以及提供國際學生華語文課程及課業輔導,協助及早適應學習環境等的配套措施,將為本處未來招生工作重點之一。<br/> 綜上,未來招生專業化發展已成為趨勢,本處將連結學系、圖資處及校務研究辦公室,成立專業招生團隊,建構包括高中書審資料庫、校務統計分析系統、個人申請報名系統、書審口試評分系統及在校學生學習表現、畢業生流向及表現之招生資料庫,以期更精準招收優秀學生進入本校就學。<br/> ;二、 推動提升學生跨領域學習彈性與範疇─「前瞻學院」: 為打造本校學生專業知識能力之外之跨領域多元能力,以銜接未來多元職場環境挑戰,本處立基於紮實的學用合一跨領域健康專業人才培育基礎,持續優化跨領域學習環境,提升教師創新教學知能,於課堂中融入經驗式學習理論、遊戲學習及模擬實境學習等教學法,同步提高學生專業延展彈性外,更培育「開拓前瞻宏觀視野,引領創造跨域價值」的領導力,實踐以產業需求為導向的跨領域整合教育培養產業所需之經營管理或研發人才,以型塑人才培育不斷鏈。<br/> 為提高學生修讀意願及減少選讀障礙,近期「跨領域學分學程設置辦法」已降低跨領域學分學程修畢學分數(自20學分降低為16學分)且同步增訂「微學分學程(6~8學分)」開辦機制,並規劃跨領域共學時段,預計於108學年度推動非國考學系「1畢業證書+1學程證書」,以及109學年度「系進院出」或「院進系出」(不含涉及特殊專業醫事人力培育總量管制之學系),以提升學生自主學習、團體合作與學用合一精神,逐步將前瞻學院實體化。<br/> ;三、 提升教學品質-推動同儕觀摩學習機制: 為強化課堂經營、擴大提升教學方法之實際效益,以協助教師調整或改善教學方法,本處規劃優化教師課堂經營技巧─「同儕教學標竿學習制度(Peer Observation of Teaching)」,透過現場教學觀摩,讓參與教師得到更實際立即之回饋,透過MENTOR與新進教師定期討論,帶領新進教師順利銜接教學及研究軌道,提升教研能力。另持續透過社群機制,整合各專業領域教師之力量,融入教學創新特色應用,具體落實教師同儕間專業成長,精進教師教學觀念與增長教學能力,提升教師教學品質與成效,進而孕化以教育為志業之傑出教師,未來本處更將規劃選拔本校各領域傑出教師進一步爭取全國教育典範最高榮耀之「師鐸獎」。<br/> ;四、提升教務行政品質,優化行政效能: 教務處對於全校師生提供之服務深入校園各角落,除教務行政資訊化與標準化管理之持續加強及深化,更鼓勵教務處同仁「從心做起」,制訂行政流程時,以師生需求面為主軸,建立合理、和諧的管理制度,充分運用及尊重員工的技能暨開發員工的潛力,透過團隊合作展現教務處組織能力,進而提升整體教務行政效能以及細緻度。<br/> 承接前述,隨著全球化、少子化,國際間各大學競爭優秀人才之挑戰,及教育體制風起雲湧的興革浪潮,教務工作的內涵已巨幅轉變,惟有教務行政更臻精益求精,才得以充分支援教學品保,進而帶動整體教學發展及本校國際競爭力。期許未來在教務處與全校師生的齊心努力下,持續於本校之「傳統學風」與「創新教學」中取得最佳平衡,兼容並蓄的於校方各項精進策略中開啟新里程,再創整體辦學績效新高峰! [[enews346]] [[Category:教務處專題]]
返回到
首頁
。
檢視
文章
討論
原始碼
歷史
個人工具
登入/建立新帳號
e快報導航
前期e 快報
歷史 e 快報網站
訂閱/停訂e-快報
e快報編輯手記
相關連結
高雄醫學大學首頁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高雄市立小港醫院
高雄市立大同醫院
高雄醫學大學維基(Wiki)
圖資處首頁
教學卓越計畫首頁
環醫頂尖首頁
品德教育網
教學卓越計畫電子報
學務處通訊
高醫人電子報
研發電子報
高醫醫訊
港醫健康通訊
高雄醫學大學學生會
高醫書院
校園著作權百寶箱
友站連結
教育部高教簡訊
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評鑑》雙月刊
國家衛生研究院電子報
行政院衛生署健康報
中華民國私立大學校院協進會
陽明電子報
北醫電子報
中國醫藥大學E報
搜索
工具箱
鏈入頁面
鏈出更改
上傳檔案
特殊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