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碼
出自KMU e-News
Enews419 新冠肺炎大流行後的職前教師自我意識需求(2)
的原始碼
跳轉到:
導航
,
搜索
您剛才的請求只有user用戶組的用戶才能使用。
你可以檢視並複製本頁面的原始碼。
高雄醫學大學e快報 第419期 分享園地 =='''新冠肺炎大流行後的職前教師自我意識需求(2)'''== ■本校醫學院 劉克明名譽教授<br/><br/> '''3. 教師教育者的自我意識焦點領域 (Self-Awareness Focus Areas for Teacher Educators):'''<br/> 新冠肺炎 (COVID-19)大流行的影響暴露了影響行政和課程層級的教師準備計劃之問題,例如合作學校的學習環境、技術的使用、以及父母和/或監護人的角色。 同時,存在一些具體問題,即職前教師們擔心教師教育者缺乏對將自我意識概念整合到他們的課程之支持。 Darling-Hammond 和 Hyler (2020) 向政策制定者和教育領導者提出,需要為各級教育者建立協作支持,以滿足大流行後學生的社交-情緒和學術的需求。 從職前教師的自我意識的角度來看,協作至關重要,因為他們學習在後新冠肺炎 (Post COVID-19) 教育環境中導航。當教育者合作工作時,他們的學習和保留水準會更高,並成為更有效的教師。新冠肺炎 (COVID-19) 大流行曾經顯示,當大多數教師的教育課程轉為線上或混合模式時,在職前教師和他們的教師們之間很難保持合作的意識。同時,當許多學校實行遠距學習,並且當學生在場時不允許 “其他人” 進入學校時,與他們的現場導師合作變得難以完成。 職前教師的這些壓力源造成了一種充滿 “易變性、不確定性、複雜性和模棱兩可 (Volatility, uncertainty, complexity and ambiguity,簡稱 VUCA)” 的氛圍,他們幾乎沒有準備好應對這些結果。“易變性、不確定性、複雜性和模棱兩可 ( VUCA)” 是快速變化的科技驅動之互聯世界中的成果,可應用於大流行期間職前教師的反應:<br/> 1. 易變性 (Volatility) 是指當一個學年突然轉向線上學習的穩定性。行為是恐懼、壓力、焦慮和缺乏控制感。<br/> 2. 不確定性 (Uncertainty) 是一個個人預測未來的信心水平。 行為是影響健康和功能的恐懼、痛苦和無助。<br/> 3. 複雜性 (Complexity) 是指生活是一種複雜的努力,受多種相互影響的因素影響。 行為是提高應對它們的難度之水平。<br/> 4. 模棱兩可 (Ambiguity) 是指對如何去解釋不完整、矛盾或不正確的訊息並作出反應缺乏明確性。 行為是對什麼是可接受的行為和區分哪些訊息是相關的感到困惑。<br/> 有必要發展職前教師的積極自我意識行為,以應對大流行後現實的 “易變性、不確定性、複雜性和模棱兩可 (VUCA COVID-19) “ 之結果。 在大流行期間,許多在眾多人腦海中蟄伏的全球性問題成為思想、討論的中心點,有時甚至是大流行後的世界中 “我們想成為什麼之公眾抗議 ( Public protest)” 的焦點。運用這些要點作為主題,在重新構想的教師教育整合課程計劃中協作學習,以反應 “易變性、不確定性、複雜性和模棱兩可 (VUCA)” 之結果,培養積極的自我意識行為:<br/> 1. 公平 (Equity) 是教授和學習如何應用公平的教學方法,來激勵職前教師根據情境學習環境和學生的學習需求進行教學,特別是那些學習資源有限的學生。期以解決影響許多學生和家庭的教育環境的差異、教師短缺、過度擁擠、和遠距學習基礎設施。<br/> 2. 種族主義 (Racism) 是針對在不依賴於種族或兒童年齡的所有學習環境中發生的種族主義行為,因為社會規範往往會防範為保護白人兒童而動員起來的純真的排他性結構。文化認同在被邊緣化和歷史上服務不足的學生之社交和情緒的健康扮演至關重要的作用。<br/> 3.自然世界 (Natural world) 是要教授和學習可持續性 (Sustainability),學習教授如何理解人類做出的個人和集體選擇,可能對我們星球現在和未來的福祉產生持久的正面的或負面的影響。越來越多的證據建議,進入該領域的新手教育工作者感覺到在道德上,有必要讓學生為全球互聯的、人口水平不斷增加、而生活系統和資源不斷下降的世界做好準備。 教師教育工作者必須記住,職前教師們需要接受培訓,以學習如何在大流行和大流行後世界的隨後幾個月內,將他們的行為轉變為積極成果。無論學習環境如何,他們都需要接受培訓,以幫助引導學生們的自我意識朝著積極的方向發展。新與舊的教師們都被期待應該具備這些能力。透過承認可能的廣泛系統性變化,這一流行病為教師教育計劃提供了一個獨特的機會,可以協作地重新評估他們與K-12 教育系統的計劃。 '''結論 (Conclusion) :'''<br/> 專家預測,健康危機將在未來再次發生,具有不可預測的特徵,而且對所有國家造成重大威脅。 當前大流行對所有人的經濟、社交和文化福祉造成的後果是毀滅性的,但我們已經學習到教訓。教育中缺乏社交和情緒的支持,其結果每天都變得越來越明顯。與其將其視為一個問題,我們需要將其理解為一個重新思考和重塑教師準備的機會。 我們需要讓我們的教育者做好準備,讓他們了解自己並學會在內心做出積極的改變,然後學會對他們的學生做同樣的事情。美國哲學家、心理學家 Dr. William James 曾指出 “對抗壓力的最大武器是我們選擇一種想法而不是另一種想法的能力”。 '''致謝:'''<br/> 筆者承蒙 Dr. Dean Cristol (Associate Professor at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Education and Human Ecology, Columbus, Ohio, United States) 同意翻譯 “Preservice Teachers Self-Awareness Needs Post-Pandemic. Academia Letters, Article 256”,謹此致謝。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br/> :1. Cristol, D., Gimbert, B. (2021). Preservice Teachers Self-Awareness Needs Post-Pandemic. Academia Letters, Article 256. <br/> :https://doi.org/10.20935/AL256.<br/> :https://www.academia.edu/45689238/Preservice_Teachers_Self_Awareness_Needs_Post_Pandemic<br/> :2.Darling-Hammond, L. & Hyler, M. E. (2020). Preparing educators for the time of COVID and beyond. European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43(4), 457-465. <br/> :https://www.tandfonline.com/doi/full/10.1080/02619768.2020.1816961<br/> :3.Gay, G. & Kirkland, K. (2003). Developing cultural critical consciousness and self-reflection in preservice teacher education. Theory into practice, 42(3), 181-187. <br/> :https://www.jstor.org/stable/1477418<br/> :4.Frenzel A.C., Daniels L., Buric I. (2021) Teacher emotions in the classroom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students. Educ Psycho. 56 (4), 250-264, 2021. https://doi.org/10.1080/00461520.2021.1985501 :https://www.tandfonline.com/doi/full/10.1080/00461520.2021.1985501?src=recsys [[enews419]] [[Category:分享園地]] [[Category:劉克明]]
返回到
首頁
。
檢視
文章
討論
原始碼
歷史
個人工具
登入/建立新帳號
e快報導航
前期e 快報
歷史 e 快報網站
訂閱/停訂e-快報
e快報編輯手記
相關連結
高雄醫學大學首頁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高雄市立小港醫院
高雄市立大同醫院
高雄醫學大學維基(Wiki)
圖資處首頁
教學卓越計畫首頁
環醫頂尖首頁
品德教育網
教學卓越計畫電子報
學務處通訊
高醫人電子報
研發電子報
高醫醫訊
港醫健康通訊
高雄醫學大學學生會
高醫書院
校園著作權百寶箱
友站連結
教育部高教簡訊
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評鑑》雙月刊
國家衛生研究院電子報
行政院衛生署健康報
中華民國私立大學校院協進會
陽明電子報
北醫電子報
中國醫藥大學E報
搜索
工具箱
鏈入頁面
鏈出更改
上傳檔案
特殊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