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碼
出自KMU e-News
Enews429 跨國教師合作之線上教學計劃的好處
的原始碼
跳轉到:
導航
,
搜索
您剛才的請求只有user用戶組的用戶才能使用。
你可以檢視並複製本頁面的原始碼。
高雄醫學大學e快報 第429期 分享園地 =='''跨國教師合作之線上教學計劃的好處'''== ■本校醫學院 劉克明名譽教授<br/><br/> 高等教育機構推行各種各樣的教師發展計劃,冀以激發教師的興趣並培養更大的學生參與度。作為一位教師,如果您對透過與另一個國家的教師合作來進行國際交流感興趣,請記住,在大學課程中使用 “跨國教師合作之線上教學 (Collaborative online international learning,簡稱COIL)” 或 “虛擬交流 (Virtual exchange)” 會有幾個好處,特別有助於英語教學之推動。 “跨國教師合作之線上教學 (COIL)” 可以作為一種鼓勵兩個校區的學生之間的合作,以提高他們的學術技能之方法。 在新冠肺炎 (COVID-19) 大流行期間,大多數教師不得不透過遠距教學來繼續他們的課程。出國留學計劃也已暫停,因為這種情況,迫使大學教授將 “跨國教師合作之線上教學” 作為一種激勵因素,以在他們的學術課程中激發批判性討論。“跨國教師合作之線上教學” 為學生們提供了豐富的學習體驗,尤其是在大流行和遠距教學期間,但即使恢復面對面教學也可以繼續。 許多大學可以採用這種模式。 ;它是如何工作的 (How does it work): 基本上,在跨國線上合作中,連接在世界不同的地方之兩個教室。當在世界不同角落教授相同學科領域或不同學科的兩位教授,可以使用已經建立的課程或作業或計劃時,就會發生這種情況(Guth,2013)。他們也可以使用現有的教學大綱。“跨國教師合作之線上教學” 計劃可能會持續四到八週,包括 a) 破冰活動(icebreaker)(會議 - 介紹)、 b) 協作任務 (collaborative task) 、 c) 反思(reflection)(全球學習 (Global Learning))。因此,“跨國教師合作之線上教學” 創造了一種授權努力,讓教室裏所有學習者都參與,並且有幾種組織計劃的方法。儘管在技術和配置方面提到了一些限制,但對學生和教師們都有很多的好處(Chun,2015)。紐約州立大學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SUNY) 擁有著名的 “跨國教師合作之線上教學中心”,提供合作夥伴配對和工作坊(“SUNY-COIL. Connect. Engage. Collaborate”)。雖然大學教授的個人網絡將有助於尋找合作夥伴,但 “紐約州立大學跨國教師合作之線上教學中心 (SUNY COIL Center)” 維護著一個全球合作夥伴網路。 ;跨國教師合作之線上教學的好處 (Benefits of COIL in writing ): 1. 跨國教師合作之線上教學課程提供多元化的觀點和學術自由 (COIL courses provide pluralistic points of view and academic freedom):<br/> 建立一個學習者社群和實務社群,如果建立於適當的合作,是為互相學習的學生們創造空間的成功方式。 學生們提出不同的觀點,互相交談,分享知識,豐富了課程。在跨國教師合作之線上教學課程中,教授們合作將主題帶到課程中,而如果沒有合作,這些主題將難以整合。例如,在一個涉及全球社會正義問題的口述跨國教師合作之線上教學計劃中,可以要求學生從他們的背景解釋社會正義的問題,不但互相傳授該主題的文化意義並且提供解決方案。如此,每個人都會意識到各種各樣的社會問題。學生們互相參與並培養一種成長心態,這將幫助他們在多元化的環境中學習。(Dweck,2016 年)。 2. 同儕之間的學習激勵學生們參與計劃 (Peer to Peer learning motivates students to get engaged in projects):<br/> 學生們成為彼此的訊息提供者。在一個合作學習環境中,知識在學習者之間共享或傳播,因為他們努力實現共同的學習目標,例如,對當前主要議題或問題的解決方案之共同理解。學習者不是被動的代理人,而是在他們參與討論、搜索訊息、和與同儕交換意見時,於他們的知識獲取過程中發揮積極作用。知識是在同儕之間共同創造和共享的,而不是在從課程材料或教師那裡獲得知識後,歸於某個特定學習者所有。此外,學生們還互相評審對方的論文或計劃。 3. 教授對學術誠信問題的關注度較低 (Professors are less concerned about the violation of academic integrity):<br/> 當學生們一起合作以產生想法,並就彼此的作業提供回饋時,無需諮詢任何書面來源即可產生真正的知識。學生們透過訪談,逐步從他們的合作夥伴那裡獲取訊息。因此,學生們可以保持學術誠信。“跨國教師合作之線上教學” 的 基於計劃之本質,消除了直接從外部來源獲取訊息。該訊息是由群組中的同儕的互動所創建的。訊息的主要來源是由夥伴合作共同創建的。例如,利用 “紐約大學盒中的公地 (CUNY Academic Commons-in-a-Box,簡稱CBOX-OpenLab)” 平台和即時 Zoom 會議,要求學生們閱讀 R. Rodriguez 的“慾望的成就 (The Achievement of Desire)”,並根據對他們指定的 “跨國教師合作之線上教學” 合作夥伴的訪談,撰寫一篇說明性文章 (Expository essay),他們在文中說明支持或批評該文章中的主要思想。然後,他們需要對彼此的論文進行同儕評審,以提供一些反思和建設性反饋(Gokcora & Everson,2020)。同儕評審彼此的計劃提供了共同建構知識的機會,並使學生能夠建立自主性 (Autonomy)。 4. 學生們建立批判性思維和全球意識 (Students Establish critical thinking and global awareness):<br/> 對於那些可能沒有機會與外語人士交談、或沒有經濟能力參加出國留學計劃的學生們來說,“跨國教師合作之線上教學” 是一個絕佳的機會。寫作教師希望帶來新的想法和更好的學習機會,以提高學生們的批判性思維(Simpson,2010)、全球意識、和寫作技巧。例如,當美國學生們在法國或摩洛哥採訪他們的非英語母語同儕時,他們獲得了全球意識或學習了另一種觀點。在另一個 “跨國教師合作之線上教學” 計劃中,學生們可以在現場 Zoom 討論群中討論社會正義問題,然後藉透過對真實數位圖像 (Authentic digital image) 進行修辭分析,調查他們自己的文化。接下來,他們可以使用銀幕投射工具錄製口頭報告,並將其發佈在 “跨國教師合作之線上教學” 網站上。然後,學生們發布對這些社會正義錄影的回應。因此,他們明白一個地方的一個社會問題可能是一個全球性問題。 5. 學生可以進行跨學科學習 (Students can get engaged in interdisciplinary learning): <br/> 有時可以搭配兩門不相關的課程,合作教授制定涵蓋這些課程的目標和學習成果。補充課程,如歷史和人類學、美食學 (Gastronomy) 和統計學或發展寫作技巧,以及新生作文課,可以聯手就指定的小品文交換意見。跨學科交流促進了教師和學生們的職涯發展。 學生們建立更好的網絡和職涯技能,而教師們找到學術合作的機會。 6. 學生透過參與線上任務獲得數位素養 (Students gain digital literacy by engaging in online tasks):<br/> “跨國教師合作之線上教學” 計劃可以在完全線上、混合、或面對面的課程中建立,而且學習者仍然可以在使用線上工具方面獲得經驗去完成他們的任務。每個教授可能使用不同的 “學習管理系統 (Learning management system,簡稱LMS)”。例如,一所大學可能使用 Blackboard,而合作機構可能使用 Moodle 作為總體課程的 ”學習管理系統 (MLS)”。對於聯合 “跨國教師合作之線上教學” 計劃,可以使用獨立的 ”學習管理系統 (MLS)”;一些範例包括 CUNY Academic Commons、SLACK、Padlet、或 Facebook 等社交媒體平台。隨著學生學習使用這些平台,他們將培養跨文化交流技能、精進研究、和學術寫作技能、同儕評審和修訂技能,以及關鍵的技術素養技能。“跨國教師合作之線上教學” 使用者創建一個線上角色,並學習對彼此的評論做出反應。 上述六點與高等教育課程一系列學科的共同學習目標非常吻合。然而,僅僅因為具有吸引力的科技工具,教授們並不需要使用所有這些工具。“跨國教師合作之線上教學” 激勵學生參與計劃,而合作教授應策略性地將學生們分組,因為配對也涉及情感和心理的交流。與往常一樣,教授們應該牢記獎勵與內在動機相關的行為。 ;致謝 (Acknowledgement): 筆者非常感謝 Dr. Deniz Gokcora (Associate Professor, Chair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Technology SIG (CALICO),Department of Academic Literacy and Linguistics,Borough of Manhattan Community College/CUNY ,New York, NY) 同意翻譯 “Benefits of Collaborative Online International Learning Projects”,並謹建議發展 “跨國教師合作之線上教學”,預期在英語教學方面,非常有助益。 ;參考文獻: #Gokcora, D. (2021). Benefits of Collaborative Online International Learning Projects. Academia Letters, Article 202. https://doi.org/10.20935/AL202. #Chun, D.M. (2015). Language and culture 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 via telecollaboration. Pedagogies: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10(1), 5–21. #Dweck, C. (2016). What having a “growth mindset” means.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3, 213- 226. #“Global Learning” Florida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https://goglobal.fiu.edu/coil/ Accessed 12 January 2021. #Gokcora, D. & Everson, S. (2020). “Making Connections: Social Justice Issues Across the Globe through COIL”. Digital presentation and synchronous discussion accepted at L2DL Symposium: Critical Transnational Dialogue and Virtual Exchange. A Hybrid Symposium on Research and Practice. #Guth, S. (2013). The COIL Institute for Globally Networked Learning in the Humanities. Final report. New York, NY: SUNY COIL Center. #Simpson, A. (2010). Integrating technology with literacy: Using teacher-guided collaborative online learning to encourage critical thinking. ALT-J, 18(2), 119-131. [[enews429]] [[Category:分享園地]] [[Category:劉克明]]
返回到
首頁
。
檢視
文章
討論
原始碼
歷史
個人工具
登入/建立新帳號
e快報導航
前期e 快報
歷史 e 快報網站
訂閱/停訂e-快報
e快報編輯手記
相關連結
高雄醫學大學首頁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高雄市立小港醫院
高雄市立大同醫院
高雄醫學大學維基(Wiki)
圖資處首頁
教學卓越計畫首頁
環醫頂尖首頁
品德教育網
教學卓越計畫電子報
學務處通訊
高醫人電子報
研發電子報
高醫醫訊
港醫健康通訊
高雄醫學大學學生會
高醫書院
校園著作權百寶箱
友站連結
教育部高教簡訊
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評鑑》雙月刊
國家衛生研究院電子報
行政院衛生署健康報
中華民國私立大學校院協進會
陽明電子報
北醫電子報
中國醫藥大學E報
搜索
工具箱
鏈入頁面
鏈出更改
上傳檔案
特殊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