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161 第二屆好老師徵文優等獎~顏嘉惠描述李玲珠

出自KMU e-News

(修訂版本間差異)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新頁面: 高雄醫學大學e快報 第161期  分享園地 好老師徵文專題 == '''第二屆好老師徵文優等獎~顏嘉惠描述李玲珠''' == 醫學系二年級林佳萱 *...)
當前修訂版本 (2010年9月3日 (五) 17:47) (編輯) (撤銷)
 
第10行: 第10行:
== '''第二屆好老師徵文優等獎~顏嘉惠描述李玲珠''' ==
== '''第二屆好老師徵文優等獎~顏嘉惠描述李玲珠''' ==
-
 
+
醫學系三年級 顏嘉惠
-
 
+
-
醫學系二年級林佳萱
+
-
 
+
-
*描述對象:李玲珠老師
 
-
*課程名稱:國文課
+
*描述對象:通識教育中心_李玲珠老師
 +
*課程名稱:論語導讀與詮釋
 +
暖洋洋的午後,陽光從窗口潑灑進教室一地。李玲珠老師走上講台:「舊三棟前面廣場,有人推著輪椅緩緩經過,和週遭的景物形成一幅圖畫。」李老師總在上課前說上一段開場白,內容是她的所見所聞,是她生活中的藝術;將生活景物和感觸,結合至文學課堂,是她上課的特色。李老師上課不只講解文義注釋,「一切景語皆情語」,生活中的場景與文學相呼應。除了一般「老師講,學生聽」的刻板教學模式,每次都會有一堂課做分組討論,試講解論語中某一段,再提出跟此則有相關的問題,讓全班同學發言討論。從這項活動可以激盪出不同的思考模式,讓同學對論語有更深的了解。
-
對於苦熬多年的莘莘學子而言,好不容易從終日埋首書堆、汲汲營營奔波於學校與補習班間的高中生活脫離,踏入象徵著自由自適、無拘無束的大學學府,是多麼令人引頸企盼啊!曾經,我也不免俗地開始勾勒起大學生活的樣貌,想像著豐富的課程與多姿的社團生活。但是,當漸漸適應了大學生活的常態,過慣了夜貓子的生活後,許多課就常常在「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中虛度掉,唯獨這堂課我不曾與周公打交道──李玲珠老師的國文課。
+
對詩詞文賦背得滾瓜爛熟,很會講解字詞的解釋,這樣便算得優秀的國文老師嗎?我覺得優秀的國文老師應該是,藉由一篇文章,讓讀者與作者的心意相了解,引導學生在生活上有更深一層的體悟,簡單來說,好的國文老師就像好的導讀者。字裡行間作者想傳達的是撥雲見日的喜悅?或是浮雲蔽日的苦悶?文學乃是因生活應運而生,或如詩經思無邪的吟詠,或如貶謫騷人墨客去國懷鄉的心情寄託,在這裡,李老師跟我們提起「生命的功課」。
-
第一堂課,我們就震懾於老師精心設計的課本與課程進度表,主題可說是包羅萬象、應有盡有,從人的自覺到原始生命力;從生命的綻放到生命的禁忌;從語言的珍珠到到我的故鄉我的歌,各個主題都有老師從古今中外精挑細選出來的代表作:從撒可努《走風的人》中,了解原住民對大自然的一種敬畏與親近,從萬物中汲取經驗並代代傳承的生命力;從余德慧《了然生命的根本態度》中,來探討生死,懂得把死亡當做是生命立足點,珍惜自己有限的生命,從而挖掘自身的礦脈;從《蘋果的滋味》這部電影中,深刻體會到小人物在掙扎中努力求生存的景況,對一般人而言,一場很不幸的車禍,卻成為他們一家的轉捩點,因而大腿殘廢的爸爸發現,這一場意外居然讓他們一家從此由貧轉富,不再為家庭經濟困擾, 影片詼諧中帶點諷刺的感覺。然後,再輔以老師一開口就滔滔不絕、妙語如珠,如長江大河一瀉千里般的驚人之勢,上課能不聚精會神、神遊其中的人恐怕得尋尋覓覓而不可得矣。
+
人生中順境逆境皆有一番道理,端看個人修養如何應對。也許對酒當歌,也許反求諸己,李老師藉由論語導讀談出孔子不被人了解的苦悶:周遊列國為了實現理想,不料國君們只重富國強兵之策,棄仁治之道。他不若那些隱士,在亂世中但求像「不沾鍋」般明哲保身。鳳凰的羽毛雜亂了,形容憔悴了,仍然不放棄與人民同在的理想,將自己投入時代的洪流中,讓潮水洗鍊,深深影響後世幾千年的炎黃子孫。論語不只是一則則政治、人生的道理,在現代的闡述下引導我們,思考人生不同的方向。該隨波逐流?或是「雖千萬人吾往矣」?當然人生的選擇並非只有這些單純的選項,可能是永遠沒有正確答案的申論題,李老師都歡迎我們討論。
-
除此之外,老師也希望增強我們的語文表達能力,上課時會讓各組帶討論,希望我們除了像海綿不斷吸收之外,也要多思考一些不同的觀點,也安排每組一次的上台報告,讓每個人都能增進表達自己意見、整合資料、組內協商討論的能力,在這種趕鴨子上架的逼迫下,發現許多平時不太說話的同學,也都卯足全力在準備這些難得的經驗呢!在期末考時,老師會藉由出申論題的方式,強制我們去參加課外的藝文活動,希望我們把這些融入成生活中的一部分,拓寬自己的生活領域。
+
上完這堂課,讓我更了解論語的思想,不只是中學時代呆板無趣的課文,「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講的是職場倫理;「禦人以口給,屢憎於人,焉用佞?」說話凌厲可能贏得一時的風光,但是背地裡已樹敵而不自知。論語是一部講究個人修養的經典,嚴以待己,寬以待人,仁厚施於人則少致怨矣。所謂「生命的功課」,正是上天出了一份試卷,看我們如何用修養和智慧度過難關,切莫放棄生命中的每一項焠鍊,如同孔子在愁苦中不忘幽默,絕糧時不怨天地。以這樣的角度看,對於那些苦悶便會比較釋懷了。
-
我覺得自己就像是一顆慢慢被雕琢的璞玉,有幸能在大學生涯中遇到堪稱鬼斧神工的雕刻家,雖然只有短短的一年,但卻是受益良多、滿載而歸的一年,我將繼續培養自己這方面的能力,讓自己視野更寬、學養益富,才不會辜負自己曾經擁有過這麼幸運的時光。
 

當前修訂版本

高雄醫學大學e快報 第161期  分享園地 好老師徵文專題



第二屆好老師徵文優等獎~顏嘉惠描述李玲珠

醫學系三年級 顏嘉惠


  • 描述對象:通識教育中心_李玲珠老師
  • 課程名稱:論語導讀與詮釋


暖洋洋的午後,陽光從窗口潑灑進教室一地。李玲珠老師走上講台:「舊三棟前面廣場,有人推著輪椅緩緩經過,和週遭的景物形成一幅圖畫。」李老師總在上課前說上一段開場白,內容是她的所見所聞,是她生活中的藝術;將生活景物和感觸,結合至文學課堂,是她上課的特色。李老師上課不只講解文義注釋,「一切景語皆情語」,生活中的場景與文學相呼應。除了一般「老師講,學生聽」的刻板教學模式,每次都會有一堂課做分組討論,試講解論語中某一段,再提出跟此則有相關的問題,讓全班同學發言討論。從這項活動可以激盪出不同的思考模式,讓同學對論語有更深的了解。

對詩詞文賦背得滾瓜爛熟,很會講解字詞的解釋,這樣便算得優秀的國文老師嗎?我覺得優秀的國文老師應該是,藉由一篇文章,讓讀者與作者的心意相了解,引導學生在生活上有更深一層的體悟,簡單來說,好的國文老師就像好的導讀者。字裡行間作者想傳達的是撥雲見日的喜悅?或是浮雲蔽日的苦悶?文學乃是因生活應運而生,或如詩經思無邪的吟詠,或如貶謫騷人墨客去國懷鄉的心情寄託,在這裡,李老師跟我們提起「生命的功課」。

人生中順境逆境皆有一番道理,端看個人修養如何應對。也許對酒當歌,也許反求諸己,李老師藉由論語導讀談出孔子不被人了解的苦悶:周遊列國為了實現理想,不料國君們只重富國強兵之策,棄仁治之道。他不若那些隱士,在亂世中但求像「不沾鍋」般明哲保身。鳳凰的羽毛雜亂了,形容憔悴了,仍然不放棄與人民同在的理想,將自己投入時代的洪流中,讓潮水洗鍊,深深影響後世幾千年的炎黃子孫。論語不只是一則則政治、人生的道理,在現代的闡述下引導我們,思考人生不同的方向。該隨波逐流?或是「雖千萬人吾往矣」?當然人生的選擇並非只有這些單純的選項,可能是永遠沒有正確答案的申論題,李老師都歡迎我們討論。

上完這堂課,讓我更了解論語的思想,不只是中學時代呆板無趣的課文,「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講的是職場倫理;「禦人以口給,屢憎於人,焉用佞?」說話凌厲可能贏得一時的風光,但是背地裡已樹敵而不自知。論語是一部講究個人修養的經典,嚴以待己,寬以待人,仁厚施於人則少致怨矣。所謂「生命的功課」,正是上天出了一份試卷,看我們如何用修養和智慧度過難關,切莫放棄生命中的每一項焠鍊,如同孔子在愁苦中不忘幽默,絕糧時不怨天地。以這樣的角度看,對於那些苦悶便會比較釋懷了。



  • 編按:

第一屆好老師徵文活動所有內容至145期全部轉載完畢,自146期開始轉載第二屆好老師徵文優等獎文章。得獎名單詳見教師發展暨教學資源中心網頁:http://cfd.kmu.edu.tw/namelist/GT97.htm


enews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