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209 六年制醫學系與四年制後醫系教育簡介

出自KMU e-News

(修訂版本間差異)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新頁面: 高雄醫學大學e快報 第209期  醫學院專題 == '''六年制醫學系與四年制後醫系教育簡介''' == 醫學系主任 陳彥旭 過去全國醫學校院長會議...)
當前修訂版本 (2012年10月23日 (二) 15:47) (編輯) (撤銷)
 
(1個中途的修訂版本沒有顯示。)
第11行: 第11行:
-
過去全國醫學校院長會議曾多次提議,建議國內醫學院醫學系比照美國及日本的作法,將現行七年制的醫學系縮短為六年,同時並成立專案工作小組評估縮短修業年限的可行性,根據台大醫學院醫學系在八十七學年度首度試辦縮短醫學系修業年限的方案,十二名台大醫學系畢業生參與試辦結果發現,學生雖然提早一年畢業,但他們在一般醫療知識、臨床技能、醫療團隊精神等表現,均表現傑出,故台灣醫學教育最新且最重大的變革即是將自102學年度入學之新生學則改為6年制(學士後醫學系則自104學年度改為4年制)。
+
過去全國醫學校院長會議曾多次提議,建議國內醫學院醫學系比照美國及日本的作法,將現行7年制的醫學系縮短為6年,同時並成立專案工作小組評估縮短修業年限的可行性,根據台大醫學院醫學系在87學年度首度試辦縮短醫學系修業年限的方案,12名台大醫學系畢業生參與試辦結果發現,學生雖然提早一年畢業,但他們在一般醫療知識、臨床技能、醫療團隊精神等表現,均表現傑出,故台灣醫學教育最新且最重大的變革即是將自102學年度入學之新生學則改為6年制(學士後醫學系則自104學年度改為4年制)。
本校自2004年起,有鑑於醫學知識日新月異及醫學技術之精進,傳統由上而下之單方向分科教學,實無法達到醫學教學的整合目的,所以體認教學方式、醫學教育課程及師資均需有所改變與進步,因此率先開始了第一波的課程改革,將醫學系三、四年級之基礎與臨床課程以“器官系統”整合,經過一年的密集規劃,自2005年起改採”Block”課程,接著幾年,學系持續依師生回饋及成果進行課程優化。
本校自2004年起,有鑑於醫學知識日新月異及醫學技術之精進,傳統由上而下之單方向分科教學,實無法達到醫學教學的整合目的,所以體認教學方式、醫學教育課程及師資均需有所改變與進步,因此率先開始了第一波的課程改革,將醫學系三、四年級之基礎與臨床課程以“器官系統”整合,經過一年的密集規劃,自2005年起改採”Block”課程,接著幾年,學系持續依師生回饋及成果進行課程優化。
-
同時為了落實醫學系六年制與後醫系四年制醫學教育之精神,各組分別再整合統籌,自100學年起逐步進行第二波課程改革,同時配合教育部自102學年起開始實施的新制度醫學教育課程,本校分別以五組師生籌組再整合課程,包括:通識教育小組(含基礎科學)、醫學人文小組、基礎與臨床整合小組、臨床實習組與臨床技能小組。
+
同時為了落實醫學系6年制與後醫系4年制醫學教育之精神,各組分別再整合統籌,自100學年起逐步進行第二波課程改革,同時配合教育部自102學年起開始實施的新制度醫學教育課程,本校分別以5組師生籌組再整合課程,包括:通識教育小組(含基礎科學)、醫學人文小組、基礎與臨床整合小組、臨床實習組與臨床技能小組。
第24行: 第24行:
-
同時鑑於傳統醫學教育方式對於醫學生獨立思考、自發學習的訓練不足及大課堂教學成效較不理想,高雄醫學大學在規劃六年制與四年制課程時,為了達成理想中學生應具備的基本知識與學習態度,我們設立或深化諸多類型課程,分別從不同面向教育學生:
+
同時鑑於傳統醫學教育方式對於醫學生獨立思考、自發學習的訓練不足及大課堂教學成效較不理想,本校在規劃6年制與4年制課程時,為了達成理想中學生應具備的基本知識與學習態度,我們設立或深化諸多類型課程,分別從不同面向教育學生:
*通識教育:
*通識教育:
配合通識中心與人文社會科學院,培養終身學習能力的人才,以達成全人教育目標。
配合通識中心與人文社會科學院,培養終身學習能力的人才,以達成全人教育目標。
第42行: 第42行:
此外,為希望再度降低大堂課程之比例及強化學生課前預習與團隊合作能力,目前醫學系院正在評估TBL(Team-Based Learning,團隊導向學習)於本校施行之可行性。該上課方式已在多國進行且成效顯著,因此希望藉新學習方式的規劃,能在有限之師資下,能再強化學生之自主學習及溝通能力。
此外,為希望再度降低大堂課程之比例及強化學生課前預習與團隊合作能力,目前醫學系院正在評估TBL(Team-Based Learning,團隊導向學習)於本校施行之可行性。該上課方式已在多國進行且成效顯著,因此希望藉新學習方式的規劃,能在有限之師資下,能再強化學生之自主學習及溝通能力。
-
本校規劃醫學系六年制與後醫系四年制改變之大方向在於:
+
本校規劃醫學系6年制與後醫系4年制改變之大方向在於:
#精緻化,而非濃縮化
#精緻化,而非濃縮化
#整合及融合,而非組合
#整合及融合,而非組合
第54行: 第54行:
台灣嶄新之醫學教育學制的開始與落實迫切需要諸位先進與醫學生的無私奉獻與寶貴建言,衷心期待在大家的努力下,台灣醫療與民眾健康福祉能再向前邁入新紀元。
台灣嶄新之醫學教育學制的開始與落實迫切需要諸位先進與醫學生的無私奉獻與寶貴建言,衷心期待在大家的努力下,台灣醫療與民眾健康福祉能再向前邁入新紀元。
-
*表2:六年制課程架構表
 
-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102學年度入學學生一年級至六年級課程簡表
 
-
[[Image:enews醫學院-3.jpg]]
 
- 
-
註:括號內為學分數
 
-
 
-
 

當前修訂版本

高雄醫學大學e快報 第209期  醫學院專題



六年制醫學系與四年制後醫系教育簡介

醫學系主任 陳彥旭


過去全國醫學校院長會議曾多次提議,建議國內醫學院醫學系比照美國及日本的作法,將現行7年制的醫學系縮短為6年,同時並成立專案工作小組評估縮短修業年限的可行性,根據台大醫學院醫學系在87學年度首度試辦縮短醫學系修業年限的方案,12名台大醫學系畢業生參與試辦結果發現,學生雖然提早一年畢業,但他們在一般醫療知識、臨床技能、醫療團隊精神等表現,均表現傑出,故台灣醫學教育最新且最重大的變革即是將自102學年度入學之新生學則改為6年制(學士後醫學系則自104學年度改為4年制)。

本校自2004年起,有鑑於醫學知識日新月異及醫學技術之精進,傳統由上而下之單方向分科教學,實無法達到醫學教學的整合目的,所以體認教學方式、醫學教育課程及師資均需有所改變與進步,因此率先開始了第一波的課程改革,將醫學系三、四年級之基礎與臨床課程以“器官系統”整合,經過一年的密集規劃,自2005年起改採”Block”課程,接著幾年,學系持續依師生回饋及成果進行課程優化。

同時為了落實醫學系6年制與後醫系4年制醫學教育之精神,各組分別再整合統籌,自100學年起逐步進行第二波課程改革,同時配合教育部自102學年起開始實施的新制度醫學教育課程,本校分別以5組師生籌組再整合課程,包括:通識教育小組(含基礎科學)、醫學人文小組、基礎與臨床整合小組、臨床實習組與臨床技能小組。


  • 表1:新、舊制課程醫學系與後醫系整合課程比較表


Image:enews醫學院-2.jpg


同時鑑於傳統醫學教育方式對於醫學生獨立思考、自發學習的訓練不足及大課堂教學成效較不理想,本校在規劃6年制與4年制課程時,為了達成理想中學生應具備的基本知識與學習態度,我們設立或深化諸多類型課程,分別從不同面向教育學生:

  • 通識教育:

配合通識中心與人文社會科學院,培養終身學習能力的人才,以達成全人教育目標。

  • 醫學人文課程、服務課程:

設計縱向連貫性之醫學人文課程,讓學生於學習醫學專業前中後,皆能夠伸展觸角,多方面且深入地去接觸不同領域的事物。

  • 社團活動、系學會:

強化各類學生活動與團體之功能,以訓練學生人際關係、團體合作和領導力等。

  • Block:

經由持續檢討改善,以將過去組合之課程達到融合化,以期本校之 organ system教學方式能更整合與連貫,達到學習成效最佳化。

  • PBL:

持續優化本校之PBL課程成效,以激發學生發掘問題與解決難題的能力。強調小班教學,培養學生自動自發的學習精神及獨立思考能力。

  • 臨床技能:

縱深化臨床技能之課程,以強調hands on,利用各式教具及OSCE協助醫學生熟悉各式基本的臨床技能。

  • 實證醫學(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

訓練學生以實證醫學的方法,即利用有限的時間,採用最好的證據,以等級最強的證據來回答臨床中的問題,藉此增加學生的知識,且從而做出最好的醫療判斷。

此外,為希望再度降低大堂課程之比例及強化學生課前預習與團隊合作能力,目前醫學系院正在評估TBL(Team-Based Learning,團隊導向學習)於本校施行之可行性。該上課方式已在多國進行且成效顯著,因此希望藉新學習方式的規劃,能在有限之師資下,能再強化學生之自主學習及溝通能力。

本校規劃醫學系6年制與後醫系4年制改變之大方向在於:

  1. 精緻化,而非濃縮化
  2. 整合及融合,而非組合
  3. 串聯加並聯
  4. 以學習者為中心
  5. 以學習成果為導向
  6. 循序漸進

將課程逐步落實與強化,以完善課程之規劃與配套,培養學生未來於醫療領域的成長與學習的基本功。

台灣嶄新之醫學教育學制的開始與落實迫切需要諸位先進與醫學生的無私奉獻與寶貴建言,衷心期待在大家的努力下,台灣醫療與民眾健康福祉能再向前邁入新紀元。



enews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