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213 醫學教育評鑑制度發展過程

出自KMU e-News

(修訂版本間差異)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新頁面: 高雄醫學大學e快報 第213期  分享園地【醫學教育】 == '''醫學教育評鑑制度發展過程''' == 醫學院 劉克明教授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與學士...)
當前修訂版本 (2012年12月24日 (一) 09:26) (編輯) (撤銷)
('''醫學教育評鑑制度發展過程''')
 
(2個中途的修訂版本沒有顯示。)
第19行: 第19行:
於19世紀,美國醫學教育的評鑑工作是透過區城性的及專業性的學會而持續發展,一直至 1942年末,醫學院的評鑑任務被指定由一個新成立的獨立組織負責執行,此組織是由美國醫學院學會(AAMC) 與美國醫學會共同組成的醫學教育評鑑委員會(Liaison Committee of Medical Education, 簡稱LCME),其評鑑的醫學院原來僅限於美國、加拿大境內(包含波多尼哥) 的醫學院,最近已擴大到墨西哥的醫學院。
於19世紀,美國醫學教育的評鑑工作是透過區城性的及專業性的學會而持續發展,一直至 1942年末,醫學院的評鑑任務被指定由一個新成立的獨立組織負責執行,此組織是由美國醫學院學會(AAMC) 與美國醫學會共同組成的醫學教育評鑑委員會(Liaison Committee of Medical Education, 簡稱LCME),其評鑑的醫學院原來僅限於美國、加拿大境內(包含波多尼哥) 的醫學院,最近已擴大到墨西哥的醫學院。
-
在這些醫學院評鑑的發展過程中,最為人所知的里程碑是尋求醫學教育標準的品質確保及標準的遵守(compliance),它是 Prof. Abraham Flexner替 Carnegie Found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in Teaching所完成的工作。他的工作結果於 1910年出版 “Flexner’s Report”,其被認為是醫學教育史上的主要轉捩點。此報告敍述了醫學院的醫學教育需要的改善及一個評量這些機構的品質之方法。
+
在這些醫學院評鑑的發展過程中,最為人所知的里程碑是尋求醫學教育標準的品質確保及標準的遵守(compliance),它是 Prof. Abraham Flexner替 Carnegie Found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in Teaching所完成的工作。他的工作結果於 1910年出版 “Flexner’s Report”,其被認為是醫學教育史上的主要轉捩點。此報告敘述了醫學院的醫學教育需要的改善及一個評量這些機構的品質之方法。
為了進行調查工作,Flexner 曾訪問了當時美國與加拿大的155所醫學院,並檢驗了他們的標準。在他的報告中,他宣布醫學院應該是大學的一部分,他指出基礎科學的教學對就讀醫學是重要的,且醫學院應該要有足夠的資源以供教學與學習之需要。此報告導致醫學院的數目由155所減少為31所。
為了進行調查工作,Flexner 曾訪問了當時美國與加拿大的155所醫學院,並檢驗了他們的標準。在他的報告中,他宣布醫學院應該是大學的一部分,他指出基礎科學的教學對就讀醫學是重要的,且醫學院應該要有足夠的資源以供教學與學習之需要。此報告導致醫學院的數目由155所減少為31所。
-
在過去的20年之間,為了反應醫療制度及醫療照護傳達系統的變化,加上醫療全球化及醫療專業人材跨國的移動等皆增加了對醫學教育評鑑的需求。目前世界上很多國家都在實施醫學院的評鑑,有92個國家己向 FAIMER登錄,且列名於世界醫學院認可/評鑑組織名錄(Directory of Organizations that Recognize/Accredit Medical Schools)。隨着 “世界醫學教育聯盟(World Federal of Medical Education, 簡稱 WFME)”的持續推動全球醫學院的評鑑,將來在前述名錄上登錄的國家與醫學院,將會明顯增加。
+
在過去的20年之間,為了反應醫療制度及醫療照護傳達系統的變化,加上醫療全球化及醫療專業人材跨國的移動等皆增加了對醫學教育評鑑的需求。目前世界上很多國家都在實施醫學院的評鑑,有92個國家己向 FAIMER登錄,且列名於世界醫學院認可/評鑑組織名錄(Directory of Organizations that Recognize/Accredit Medical Schools)。隨著“世界醫學教育聯盟(World Federal of Medical Education, 簡稱 WFME)”的持續推動全球醫學院的評鑑,將來在前述名錄上登錄的國家與醫學院,將會明顯增加。
台灣醫學教育評鑑的發展過程:
台灣醫學教育評鑑的發展過程:
第29行: 第29行:
台灣目前有12所醫學院,其中台大醫學院於 1897年成立,國防醫學院於 1901年成立,高雄醫學院是全國第一所私立醫學院,由杜聰明博士與陳啟川先生於 1954年創立的,其餘的 9所醫學院皆是在 1956年以後成立的。在這些醫學院,僅有台大醫學院、成大醫學院、輔大醫學院是符合 Flexner’s Report 屬於大學的一部份。在學制方面,台灣的醫學院雖有招收高中畢業生入學的七年制與大學畢業生入學的五年制兩種學制,但目前僅有高雄醫學大學醫學院同時設有七年制醫學系與五年制學士後醫學系,其他的醫學院則僅有七年制醫學系。每一年全國醫學院招生總名額 1,300名。目前全台灣執業醫師共 40,844位,平均每十萭人口有 175.3位醫師。
台灣目前有12所醫學院,其中台大醫學院於 1897年成立,國防醫學院於 1901年成立,高雄醫學院是全國第一所私立醫學院,由杜聰明博士與陳啟川先生於 1954年創立的,其餘的 9所醫學院皆是在 1956年以後成立的。在這些醫學院,僅有台大醫學院、成大醫學院、輔大醫學院是符合 Flexner’s Report 屬於大學的一部份。在學制方面,台灣的醫學院雖有招收高中畢業生入學的七年制與大學畢業生入學的五年制兩種學制,但目前僅有高雄醫學大學醫學院同時設有七年制醫學系與五年制學士後醫學系,其他的醫學院則僅有七年制醫學系。每一年全國醫學院招生總名額 1,300名。目前全台灣執業醫師共 40,844位,平均每十萭人口有 175.3位醫師。
-
1975年開始,教育部即啓動台灣的大學評鑑系統,醫學院的評鑑工作也是包括在內。然而在 1992年,美國國會要求美國聯邦政府開始評鑑國外的醫學院,以維持美國國民到外國接受醫學教育畢業的品質,能與在美國醫學院畢業時是一樣的。因此美國教育部(Department of Education, USA)奉命成立了”美國的外國醫學教育及評鑑國家委員會”( National Committee on Foreign Medical Education and Accreditation,簡稱NCFMEA)。在1998年,NCFMEA 評鑑台灣的醫學教育,認定台灣的醫學院教育系統為“不相比的”(non-comparable),主要原因是沒有一個獨立的醫學教育評鑑組織(an independent medical accreditation body)、常規的評鑑週期、未建立評鑑標準(準則) 等文件資料檔案。
+
1975年開始,教育部即啟動台灣的大學評鑑系統,醫學院的評鑑工作也是包括在內。然而在 1992年,美國國會要求美國聯邦政府開始評鑑國外的醫學院,以維持美國國民到外國接受醫學教育畢業的品質,能與在美國醫學院畢業時是一樣的。因此美國教育部(Department of Education, USA)奉命成立了”美國的外國醫學教育及評鑑國家委員會”( National Committee on Foreign Medical Education and Accreditation,簡稱NCFMEA)。在1998年,NCFMEA 評鑑台灣的醫學教育,認定台灣的醫學院教育系統為“不相比的”(non-comparable),主要原因是沒有一個獨立的醫學教育評鑑組織(an independent medical accreditation body)、常規的評鑑週期、未建立評鑑標準(準則) 等文件資料檔案。
-
當時任職於國家衛生研究院的黃崑嚴教授與慈濟大學李明亮校長接受教育部高教司委托前住NCFMEA答辯,回國後,黃教授立即建議教育部有必要成立一個獨立的醫學教育評鑑組織。在1998年12月16日,全國醫學院院長在教育部開會,討論通過黃教授的提案,決議成立台灣醫學院評鑑委員會(Taiwan Medical Accreditation Council, 簡稱 TMAC),並請黃崑嚴教授担任主任委員。隨後召開全國醫學教育學者一系列的會議,討論TMAC的組織章程與架構,確定TMAC委員11位,依照委員遴選辦法之規定,由教育部推荐3位,國家衛生研究院推荐5位及全國醫學院院校長會議推荐3位。
+
當時任職於國家衛生研究院的黃崑嚴教授與慈濟大學李明亮校長接受教育部高教司委托前住NCFMEA答辯,回國後,黃教授立即建議教育部有必要成立一個獨立的醫學教育評鑑組織。在1998年12月16日,全國醫學院院長在教育部開會,討論通過黃教授的提案,決議成立台灣醫學院評鑑委員會(Taiwan Medical Accreditation Council, 簡稱 TMAC),並請黃崑嚴教授擔任主任委員。隨後召開全國醫學教育學者一系列的會議,討論TMAC的組織章程與架構,確定TMAC委員11位,依照委員遴選辦法之規定,由教育部推荐3位,國家衛生研究院推荐5位及全國醫學院院校長會議推荐3位。
TMAC於1999年首次召開籌備委員會,規畫評鑑的過程、評鑑的架構,並擬定評鑑標準(準則)的草案。此草案是黃主任委員參考美國LCME的準則、澳洲醫學委員會(Australian Medical Council, 簡稱AMC)的評鑑準則,及世界醫學教育聯盟(WFME)的全球醫學教育品質改善準則,並配合台灣醫學教育的結構而擬定的。 TMAC成立後,每年訪視 3-4所醫學院的醫學系及學士後醫學系,每一個評鑑週期為期7年。新成立的醫學系則每年要接受訪視,一直到有醫學生完成整個7年課程後,並通過全面的整體評鑑後,才算是正式通過 TMAC的評鑑。
TMAC於1999年首次召開籌備委員會,規畫評鑑的過程、評鑑的架構,並擬定評鑑標準(準則)的草案。此草案是黃主任委員參考美國LCME的準則、澳洲醫學委員會(Australian Medical Council, 簡稱AMC)的評鑑準則,及世界醫學教育聯盟(WFME)的全球醫學教育品質改善準則,並配合台灣醫學教育的結構而擬定的。 TMAC成立後,每年訪視 3-4所醫學院的醫學系及學士後醫學系,每一個評鑑週期為期7年。新成立的醫學系則每年要接受訪視,一直到有醫學生完成整個7年課程後,並通過全面的整體評鑑後,才算是正式通過 TMAC的評鑑。
第37行: 第37行:
TMAC成立後,已進行第二週期的訪視評鑑。至2012年3月,有9所醫學院達到TMAC準則的要求,已獲通過的認可,2所醫學院為有條件通過,沒有待觀察的學校。新成立的一所醫學院則需每年持續接受訪視。
TMAC成立後,已進行第二週期的訪視評鑑。至2012年3月,有9所醫學院達到TMAC準則的要求,已獲通過的認可,2所醫學院為有條件通過,沒有待觀察的學校。新成立的一所醫學院則需每年持續接受訪視。
-
從1999年開始至2012年,藉着 TMAC努力執行評鑑醫學院的顯著成果,使得台灣醫學教育界於2002年,獲得美國教育部的 NCFMEA評為與美國醫學院“可相比 (comparable)”,並且在2009年的複審中再獲得“可相比”的決議。這是10多年來,全國醫學教育界、全體醫學院主管及師生們共同努力的結果,真的是得來不易。
+
從1999年開始至2012年,藉著TMAC努力執行評鑑醫學院的顯著成果,使得台灣醫學教育界於2002年,獲得美國教育部的 NCFMEA評為與美國醫學院“可相比 (comparable)”,並且在2009年的複審中再獲得“可相比”的決議。這是10多年來,全國醫學教育界、全體醫學院主管及師生們共同努力的結果,真的是得來不易。
致謝:
致謝:

當前修訂版本

高雄醫學大學e快報 第213期  分享園地【醫學教育】


醫學教育評鑑制度發展過程

醫學院 劉克明教授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與學士後醫學系,於101年12月接受台灣醫學院評鑑委員會四天的評鑑,這是7年一次的全面性整體評鑑,訪評委員共9位,本校已充分準備妥善,等待評鑑。筆者謹介紹醫學教育評鑑的由來與發展過程。

國際醫學教育暨醫學院評鑑的歷史:

教育學者與專家們皆認為“評鑑”是確保教育品質的多種策略及過程之一。歷史上最早嘗試高等教育的評鑑是美國在1787年開始實施的。當時美國紐約州立大學(University of the State of New York, N.Y.)被指派去訪視紐約州的每一個學院,審查他們的教學狀況、課程的登錄情形,並且向紐約州議會提出報告。1847年,美國醫學會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簡稱 AMA)開始調查美國醬學院課程,因其中有不少學校被發現授與醫學學位的畢業生表現名不符實。

自1876至1903年間,美國醫學院的代表們發展了一種登錄系統,以供達到他們共識所建立的標準(Standards) 之醫學院登錄。於1905年,美國醫學會成立醫學教育委員會,訂定10個範疇系統去評比醫學院。第一份被美國醫學會接受的醫學院名單於1907年公布。

於19世紀,美國醫學教育的評鑑工作是透過區城性的及專業性的學會而持續發展,一直至 1942年末,醫學院的評鑑任務被指定由一個新成立的獨立組織負責執行,此組織是由美國醫學院學會(AAMC) 與美國醫學會共同組成的醫學教育評鑑委員會(Liaison Committee of Medical Education, 簡稱LCME),其評鑑的醫學院原來僅限於美國、加拿大境內(包含波多尼哥) 的醫學院,最近已擴大到墨西哥的醫學院。

在這些醫學院評鑑的發展過程中,最為人所知的里程碑是尋求醫學教育標準的品質確保及標準的遵守(compliance),它是 Prof. Abraham Flexner替 Carnegie Found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in Teaching所完成的工作。他的工作結果於 1910年出版 “Flexner’s Report”,其被認為是醫學教育史上的主要轉捩點。此報告敘述了醫學院的醫學教育需要的改善及一個評量這些機構的品質之方法。

為了進行調查工作,Flexner 曾訪問了當時美國與加拿大的155所醫學院,並檢驗了他們的標準。在他的報告中,他宣布醫學院應該是大學的一部分,他指出基礎科學的教學對就讀醫學是重要的,且醫學院應該要有足夠的資源以供教學與學習之需要。此報告導致醫學院的數目由155所減少為31所。

在過去的20年之間,為了反應醫療制度及醫療照護傳達系統的變化,加上醫療全球化及醫療專業人材跨國的移動等皆增加了對醫學教育評鑑的需求。目前世界上很多國家都在實施醫學院的評鑑,有92個國家己向 FAIMER登錄,且列名於世界醫學院認可/評鑑組織名錄(Directory of Organizations that Recognize/Accredit Medical Schools)。隨著“世界醫學教育聯盟(World Federal of Medical Education, 簡稱 WFME)”的持續推動全球醫學院的評鑑,將來在前述名錄上登錄的國家與醫學院,將會明顯增加。

台灣醫學教育評鑑的發展過程:

台灣目前有12所醫學院,其中台大醫學院於 1897年成立,國防醫學院於 1901年成立,高雄醫學院是全國第一所私立醫學院,由杜聰明博士與陳啟川先生於 1954年創立的,其餘的 9所醫學院皆是在 1956年以後成立的。在這些醫學院,僅有台大醫學院、成大醫學院、輔大醫學院是符合 Flexner’s Report 屬於大學的一部份。在學制方面,台灣的醫學院雖有招收高中畢業生入學的七年制與大學畢業生入學的五年制兩種學制,但目前僅有高雄醫學大學醫學院同時設有七年制醫學系與五年制學士後醫學系,其他的醫學院則僅有七年制醫學系。每一年全國醫學院招生總名額 1,300名。目前全台灣執業醫師共 40,844位,平均每十萭人口有 175.3位醫師。

從 1975年開始,教育部即啟動台灣的大學評鑑系統,醫學院的評鑑工作也是包括在內。然而在 1992年,美國國會要求美國聯邦政府開始評鑑國外的醫學院,以維持美國國民到外國接受醫學教育畢業的品質,能與在美國醫學院畢業時是一樣的。因此美國教育部(Department of Education, USA)奉命成立了”美國的外國醫學教育及評鑑國家委員會”( National Committee on Foreign Medical Education and Accreditation,簡稱NCFMEA)。在1998年,NCFMEA 評鑑台灣的醫學教育,認定台灣的醫學院教育系統為“不相比的”(non-comparable),主要原因是沒有一個獨立的醫學教育評鑑組織(an independent medical accreditation body)、常規的評鑑週期、未建立評鑑標準(準則) 等文件資料檔案。

當時任職於國家衛生研究院的黃崑嚴教授與慈濟大學李明亮校長接受教育部高教司委托前住NCFMEA答辯,回國後,黃教授立即建議教育部有必要成立一個獨立的醫學教育評鑑組織。在1998年12月16日,全國醫學院院長在教育部開會,討論通過黃教授的提案,決議成立台灣醫學院評鑑委員會(Taiwan Medical Accreditation Council, 簡稱 TMAC),並請黃崑嚴教授擔任主任委員。隨後召開全國醫學教育學者一系列的會議,討論TMAC的組織章程與架構,確定TMAC委員11位,依照委員遴選辦法之規定,由教育部推荐3位,國家衛生研究院推荐5位及全國醫學院院校長會議推荐3位。

TMAC於1999年首次召開籌備委員會,規畫評鑑的過程、評鑑的架構,並擬定評鑑標準(準則)的草案。此草案是黃主任委員參考美國LCME的準則、澳洲醫學委員會(Australian Medical Council, 簡稱AMC)的評鑑準則,及世界醫學教育聯盟(WFME)的全球醫學教育品質改善準則,並配合台灣醫學教育的結構而擬定的。 TMAC成立後,每年訪視 3-4所醫學院的醫學系及學士後醫學系,每一個評鑑週期為期7年。新成立的醫學系則每年要接受訪視,一直到有醫學生完成整個7年課程後,並通過全面的整體評鑑後,才算是正式通過 TMAC的評鑑。

TMAC成立後,已進行第二週期的訪視評鑑。至2012年3月,有9所醫學院達到TMAC準則的要求,已獲通過的認可,2所醫學院為有條件通過,沒有待觀察的學校。新成立的一所醫學院則需每年持續接受訪視。

從1999年開始至2012年,藉著TMAC努力執行評鑑醫學院的顯著成果,使得台灣醫學教育界於2002年,獲得美國教育部的 NCFMEA評為與美國醫學院“可相比 (comparable)”,並且在2009年的複審中再獲得“可相比”的決議。這是10多年來,全國醫學教育界、全體醫學院主管及師生們共同努力的結果,真的是得來不易。

致謝:

謹以此篇文章感謝TMAC前主任委員 黃崑嚴教授對台灣醫學教育的傑出領導與無私的貢獻。

並特別感謝TMAC前主任委員黃達夫院長及賴其萬主任委員長期以來對台灣醫學教育的全力支持與卓越領導。


參考資料:

1. 賴其萬: Handout for JACME Visit. Nov. 16, 2012. Taipei.

2. Mohamed Elhassan Abdalla: Accreditation in Medical Education: Concept and Practice. Jasan University, KSA. 2012.

3. LCME. http://www.lcme.org/overview.htm (accessed 12/12/1012)


enews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