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242 通識教育中心Q&A

出自KMU e-News

(修訂版本間差異)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第1行: 第1行:
 +
高雄醫學大學e快報
 +
第242期 
 +
通識教育中心專題
 +
===Q:為什麼要實施書院教育?===
===Q:為什麼要實施書院教育?===

在2014年4月23日 (三) 15:56所做的修訂版本

高雄醫學大學e快報 第242期  通識教育中心專題


Q:為什麼要實施書院教育?

A:「書院」並不是新名詞,它在東、西方都有長遠的歷史;書院教育也不是新的策略,它的推動只是讓理想更落實。大學作為高等教育的黌宮、知識的殿堂,應該承載多元的學習效能:除了專業知識與技能學習外,職場軟實力的培育不可或缺;但若作為關懷社會、奉獻己力的知識份子(大學教育原有的理想、也是不同於技職教育的關鍵),則人文涵養、公民素養更需要長時間的薰習、內化,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正點出其間的不易。若以上述目標檢視現行教育內涵、便可發現:專業知識與技能在學系、學分、證照輔導的規劃上確實已趨縝密、落實,至於軟實力、人文涵養、公民素養的規劃主要依賴通識教育,則顯得相對不足:

其一、學系學分數約為通識學分數的4-5倍。

其二、通識教育仍偏重課堂上「專業」知識的傳授(通識教師本質是更多不同專業背景的學者所組成)。

其三、即使推動多元化的教學與評量方式,但仍是在固定課室、時間內激盪,學習效能有限,而團隊、溝通等軟實力與公民素養的培育需要群體互動,人文涵養需要更長時間的激盪、反省、內化。在諸多現實困境中,書院教育的推動也只是希望突破上述客觀限制,讓教育目標更能達成而已。


目前台灣已有21所大學推動書院教育,本校是唯一全面推動者。書院教育乃因應整體環境改變,提升學生競爭力的策略,並非為了應付教卓計畫;本校的書院計畫深受教育部肯定,才能獲得教卓經 書院教育是學生的權益而非義務,並非強迫,許多配套措施都為了維護學生主動學習與自由選擇權而設計。書院活動為了協助學生探索個人的興趣,以不特別增加學習負擔為原則,將原來較零碎化、缺乏具體性的學習轉化為更有效的學習動能。



enews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