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245 江自得校友「從黑澤明電影生之慾說起」講座紀實
出自KMU e-News
第11行: | 第11行: | ||
[[Image:enews245活動回顧-3.jpg|500px]] | [[Image:enews245活動回顧-3.jpg|500px]] | ||
- | + | 江自得醫師畢業於高醫醫學系,曾任台中榮總胸腔內科主任,長期進行醫學教學的工作。就在事業如日中天之時,江自得醫師卻毅然選擇退休,這在許多人眼中是不解的,同輩都已開始著手進入院內主管高層,或追求更深入的學術研究,誰會白白放棄一個耕耘了大半輩子的工作呢?為了文學,江自得醫師能。 | |
- | + | 這場講座,若是因黑澤明而來,大概要失望了;若是因你也同樣看過黑澤明的電影,同樣不甘於活著單調平凡的生活,卻定然大受感動。大刀闊斧,江自得醫師首先提出問題:我們在世上,是活著?或是存在著?這是兩項全然迥異的生活態度。丹麥19世紀知名神學家、哲學家,享譽存在主義之父美名的齊克果,有個生動的比喻「一個沉醉的農夫,睡在馬車上,讓群馬拉著向熟習的路上前行,他雖手執韁繩,像是個駕御者,但我們可說他並不是個御者。同理,有許多人像是活著,但同時卻不『存在著』。」日常生活中,每天按表操課,以醫學院學生為例,起床、上下學、回宿舍做作業…日復一日,一轉眼也就畢業了。但若我們有心追求不再平凡的生活,希望每一刻都能成為值得紀念的回憶、或是對他人有實質的影響力,那就是從「活著」,提升為「存在」。 | |
西田幾多郎,日本哲學家,京都大學教授,為京都學派的開創者與領導者。其著作《善的研究》,被譽為「恐怕是日本人最初,且唯一的哲學書」。他重視主體性的思維,曾經提出「純粹經驗」、「絕對無」等哲學理論。西田肯定作為終極實存的絕對自由意志是一種「創造的無」,是無限的創造活動,且認為它擁有思想所無法到達的神秘性。江醫師推崇西田的哲學思想,在絕對無的場所,人的生命存在才具有主體性,企劃、抉擇未來,對自己的人生負起完全的責任,再融合日本佛教史上極為傑出的思想家和宗教家--道元禪師,提出的「有時論」,過去、未來都是永恆的現在。當我們能將有時論的觀念深植在心頭,我們生命歷程的每一秒鐘都是 「有時之而今」。 | 西田幾多郎,日本哲學家,京都大學教授,為京都學派的開創者與領導者。其著作《善的研究》,被譽為「恐怕是日本人最初,且唯一的哲學書」。他重視主體性的思維,曾經提出「純粹經驗」、「絕對無」等哲學理論。西田肯定作為終極實存的絕對自由意志是一種「創造的無」,是無限的創造活動,且認為它擁有思想所無法到達的神秘性。江醫師推崇西田的哲學思想,在絕對無的場所,人的生命存在才具有主體性,企劃、抉擇未來,對自己的人生負起完全的責任,再融合日本佛教史上極為傑出的思想家和宗教家--道元禪師,提出的「有時論」,過去、未來都是永恆的現在。當我們能將有時論的觀念深植在心頭,我們生命歷程的每一秒鐘都是 「有時之而今」。 | ||
- | + | 江自得醫師將幾項影響至深的哲學思想,深入淺出的介紹。最後提及自己的價值觀,回想五十餘年人生,關於「愛」,不光是親情、友情,江醫師說起抵抗國光石化設廠破壞濕地環境,守護大城濕地的反動,真切地流露出對土地的情懷;關於「美」,幼時一幅夕陽西落甘蔗田的壯闊美景,種下了江醫師一生對美的追求;關於「創造」,並非大家所想,非有一番驚天動地的創新,在醫學科學上、文學詩作創作、思想突破,甚至是簡單平常的日常作為都能有所改變。江醫師以自己為例,勉勵同學向自身尋找貫徹人生的哲學,尋找價值觀,積極實踐價值觀,創造生命的意義,讓生命飽滿充實,那便無需再害怕未知的未來。 | |
- | + | 就讀於醫學大學,許多同學的未來可能早已定調,學習三、五年,接著實習、準備國考、進入醫院,一生在白色巨塔中付出。但單調枯燥的生活,卻可能埋沒了最初選擇醫學院的熱情,忘了初衷,甚至最後可能就固執的守著舊觀念,不再熱於學習新知,而終老一生。江醫師近年創作不輟,寫下賽德克‧巴萊主題曲的詞、與旅美作曲家石青如合作〈那些天,蔣渭水在牢裡〉合唱交響詩,2014年在國家音樂廳首演…。這場演說,江自得醫師向我們說明他的人生哲學觀;而他的人生,卻向我們莘莘學子展示了,你可以不一樣! | |
當前修訂版本
高雄醫學大學e快報 第245期 活動回顧
江自得校友「從黑澤明電影生之慾說起」講座紀實
心理系二年級 宋如意
江自得醫師畢業於高醫醫學系,曾任台中榮總胸腔內科主任,長期進行醫學教學的工作。就在事業如日中天之時,江自得醫師卻毅然選擇退休,這在許多人眼中是不解的,同輩都已開始著手進入院內主管高層,或追求更深入的學術研究,誰會白白放棄一個耕耘了大半輩子的工作呢?為了文學,江自得醫師能。
這場講座,若是因黑澤明而來,大概要失望了;若是因你也同樣看過黑澤明的電影,同樣不甘於活著單調平凡的生活,卻定然大受感動。大刀闊斧,江自得醫師首先提出問題:我們在世上,是活著?或是存在著?這是兩項全然迥異的生活態度。丹麥19世紀知名神學家、哲學家,享譽存在主義之父美名的齊克果,有個生動的比喻「一個沉醉的農夫,睡在馬車上,讓群馬拉著向熟習的路上前行,他雖手執韁繩,像是個駕御者,但我們可說他並不是個御者。同理,有許多人像是活著,但同時卻不『存在著』。」日常生活中,每天按表操課,以醫學院學生為例,起床、上下學、回宿舍做作業…日復一日,一轉眼也就畢業了。但若我們有心追求不再平凡的生活,希望每一刻都能成為值得紀念的回憶、或是對他人有實質的影響力,那就是從「活著」,提升為「存在」。
西田幾多郎,日本哲學家,京都大學教授,為京都學派的開創者與領導者。其著作《善的研究》,被譽為「恐怕是日本人最初,且唯一的哲學書」。他重視主體性的思維,曾經提出「純粹經驗」、「絕對無」等哲學理論。西田肯定作為終極實存的絕對自由意志是一種「創造的無」,是無限的創造活動,且認為它擁有思想所無法到達的神秘性。江醫師推崇西田的哲學思想,在絕對無的場所,人的生命存在才具有主體性,企劃、抉擇未來,對自己的人生負起完全的責任,再融合日本佛教史上極為傑出的思想家和宗教家--道元禪師,提出的「有時論」,過去、未來都是永恆的現在。當我們能將有時論的觀念深植在心頭,我們生命歷程的每一秒鐘都是 「有時之而今」。
江自得醫師將幾項影響至深的哲學思想,深入淺出的介紹。最後提及自己的價值觀,回想五十餘年人生,關於「愛」,不光是親情、友情,江醫師說起抵抗國光石化設廠破壞濕地環境,守護大城濕地的反動,真切地流露出對土地的情懷;關於「美」,幼時一幅夕陽西落甘蔗田的壯闊美景,種下了江醫師一生對美的追求;關於「創造」,並非大家所想,非有一番驚天動地的創新,在醫學科學上、文學詩作創作、思想突破,甚至是簡單平常的日常作為都能有所改變。江醫師以自己為例,勉勵同學向自身尋找貫徹人生的哲學,尋找價值觀,積極實踐價值觀,創造生命的意義,讓生命飽滿充實,那便無需再害怕未知的未來。
就讀於醫學大學,許多同學的未來可能早已定調,學習三、五年,接著實習、準備國考、進入醫院,一生在白色巨塔中付出。但單調枯燥的生活,卻可能埋沒了最初選擇醫學院的熱情,忘了初衷,甚至最後可能就固執的守著舊觀念,不再熱於學習新知,而終老一生。江醫師近年創作不輟,寫下賽德克‧巴萊主題曲的詞、與旅美作曲家石青如合作〈那些天,蔣渭水在牢裡〉合唱交響詩,2014年在國家音樂廳首演…。這場演說,江自得醫師向我們說明他的人生哲學觀;而他的人生,卻向我們莘莘學子展示了,你可以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