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264 104學年度通識改革概述

出自KMU e-News

(修訂版本間差異)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新頁面: 高雄醫學大學e快報 第264期  通識中心專題 == ''' 104學年度通識改革概述''' == 通識教育中心 王儀君主任 本校通識教育中心自民國88年改...)
當前修訂版本 (2015年4月24日 (五) 09:39) (編輯) (撤銷)
 
(2個中途的修訂版本沒有顯示。)
第1行: 第1行:
高雄醫學大學e快報
高雄醫學大學e快報
第264期 
第264期 
-
通識中心專題
+
通識教育中心專題
第16行: 第16行:
為推動第三階段的課程改革,本中心於101學年度成立「核心課程七大領域規劃小組」,與既有之「服務學習課程規劃小組」偕同人文社會科學院四個系級中心之「中心課程委員會」、院級的「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及校級之「通識教育指導委員會」共同規劃、審議通識課程。於102學年度進一步成立「通識博雅課程領域諮議小組」,針對七個核心領域已開設與應開設之課程進行檢討,每個領域由3-5校內外專家組成,期更能達成通識整體目標。整體通識教育課程規劃之組織架構如下圖。
為推動第三階段的課程改革,本中心於101學年度成立「核心課程七大領域規劃小組」,與既有之「服務學習課程規劃小組」偕同人文社會科學院四個系級中心之「中心課程委員會」、院級的「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及校級之「通識教育指導委員會」共同規劃、審議通識課程。於102學年度進一步成立「通識博雅課程領域諮議小組」,針對七個核心領域已開設與應開設之課程進行檢討,每個領域由3-5校內外專家組成,期更能達成通識整體目標。整體通識教育課程規劃之組織架構如下圖。
-
(插入圖1)
+
[[Image:104學年度通識改革概述.jpg]]
於各專責規劃小組與各級委員會運作的同時,通識教育中心亦透過問卷調查及舉辦數次通識課程架構修改說明會,廣納通識課程任課教師及各院系主管之意見,並將所有通識科目之課程設計送交校外委員審查,通過三級三審制度,確實把關通識課程。整體歷經近三年的規劃與調整,104學年度開始實施的通識架構於103年11月14日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103學年度第1次會議決議通過,並於103學年度第一學期校課程委員會核備。主要改革如下:(一)104學年度按通識課程性質分成四大類:基礎能力課程、博雅課程、體驗課程、體育課程。(二)電腦資訊課程規劃:新生入學時需做電腦軟體應用能力測驗,未通過的學生必須修習電腦資訊基礎課程(0學分/2學時),通過測驗的學生則免修。(三)原深化的「倫理課程」可依各學系需求納入跨域融通課程領域(計2學分)。(四)博雅課程之學分數增加為18學分,未來在七大領域皆至少需修習一門課,但其中任一領域最多只能採計4學分。(五)將「大學入門」與「服務學習」課程納為體驗式課程,皆為0學分。(六)將原未列入通識架構之體育課程列為通識教育架構內,完整描繪本校的全人教育。104學年度起實施之通識課程架構如下圖所示。
於各專責規劃小組與各級委員會運作的同時,通識教育中心亦透過問卷調查及舉辦數次通識課程架構修改說明會,廣納通識課程任課教師及各院系主管之意見,並將所有通識科目之課程設計送交校外委員審查,通過三級三審制度,確實把關通識課程。整體歷經近三年的規劃與調整,104學年度開始實施的通識架構於103年11月14日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103學年度第1次會議決議通過,並於103學年度第一學期校課程委員會核備。主要改革如下:(一)104學年度按通識課程性質分成四大類:基礎能力課程、博雅課程、體驗課程、體育課程。(二)電腦資訊課程規劃:新生入學時需做電腦軟體應用能力測驗,未通過的學生必須修習電腦資訊基礎課程(0學分/2學時),通過測驗的學生則免修。(三)原深化的「倫理課程」可依各學系需求納入跨域融通課程領域(計2學分)。(四)博雅課程之學分數增加為18學分,未來在七大領域皆至少需修習一門課,但其中任一領域最多只能採計4學分。(五)將「大學入門」與「服務學習」課程納為體驗式課程,皆為0學分。(六)將原未列入通識架構之體育課程列為通識教育架構內,完整描繪本校的全人教育。104學年度起實施之通識課程架構如下圖所示。
-
(插入圖2)
+
[[Image:104學年度通識改革概述02.jpg]]
 +
 
[[enews264]]
[[enews264]]
-
[[Category:通識中心專題]]
+
[[Category:通識教育中心專題]]

當前修訂版本

高雄醫學大學e快報 第264期  通識教育中心專題



104學年度通識改革概述

通識教育中心 王儀君主任


本校通識教育中心自民國88年改制醫學大學時,由「共同科」更名為通識教育中心至今,共歷經三個階段的課程改革:(一)96年(96學年度),進行第一階段基礎與博雅課程(含人文、社會、自然三大領域)之整合與改革;(二)97年(97學年度),進行第二階段課程改革,開發並實施跨領域的整合型課程(博雅課程之七大領域成立);(三)101~103年(101~103學年度),以培育學生博雅涵養及強化專業學習與社會實踐之結合為檢核目標,進行第三階段課程改革,並於104學年度實施。


為推動第三階段的課程改革,本中心於101學年度成立「核心課程七大領域規劃小組」,與既有之「服務學習課程規劃小組」偕同人文社會科學院四個系級中心之「中心課程委員會」、院級的「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及校級之「通識教育指導委員會」共同規劃、審議通識課程。於102學年度進一步成立「通識博雅課程領域諮議小組」,針對七個核心領域已開設與應開設之課程進行檢討,每個領域由3-5校內外專家組成,期更能達成通識整體目標。整體通識教育課程規劃之組織架構如下圖。

Image:104學年度通識改革概述.jpg

於各專責規劃小組與各級委員會運作的同時,通識教育中心亦透過問卷調查及舉辦數次通識課程架構修改說明會,廣納通識課程任課教師及各院系主管之意見,並將所有通識科目之課程設計送交校外委員審查,通過三級三審制度,確實把關通識課程。整體歷經近三年的規劃與調整,104學年度開始實施的通識架構於103年11月14日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103學年度第1次會議決議通過,並於103學年度第一學期校課程委員會核備。主要改革如下:(一)104學年度按通識課程性質分成四大類:基礎能力課程、博雅課程、體驗課程、體育課程。(二)電腦資訊課程規劃:新生入學時需做電腦軟體應用能力測驗,未通過的學生必須修習電腦資訊基礎課程(0學分/2學時),通過測驗的學生則免修。(三)原深化的「倫理課程」可依各學系需求納入跨域融通課程領域(計2學分)。(四)博雅課程之學分數增加為18學分,未來在七大領域皆至少需修習一門課,但其中任一領域最多只能採計4學分。(五)將「大學入門」與「服務學習」課程納為體驗式課程,皆為0學分。(六)將原未列入通識架構之體育課程列為通識教育架構內,完整描繪本校的全人教育。104學年度起實施之通識課程架構如下圖所示。

Image:104學年度通識改革概述02.jpg


enews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