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276 我們從登革熱疫情學到什麼

出自KMU e-News

(修訂版本間差異)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新頁面: =='''我們從登革熱疫情學到什麼'''== 高雄醫學大學 楊俊毓副校長/教授 今年的台灣談蚊色變,一個感染人數超過兩萬人的傳染病,絕對值得...)
當前修訂版本 (2015年11月11日 (三) 10:08) (編輯) (撤銷)
 
(1個中途的修訂版本沒有顯示。)
第1行: 第1行:
=='''我們從登革熱疫情學到什麼'''==
=='''我們從登革熱疫情學到什麼'''==
-
高雄醫學大學 楊俊毓副校長/教授
+
本校 楊俊毓副校長
第10行: 第10行:
從這次台南疫情發展觀察,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中秋節前夕推動的孳生源防火牆計劃非常關鍵,疫情也是在這時候開始出現反轉曙光。姑且不考慮外在天候因素,四次動員清除下來,台南市的每日新增病例至少已經降至兩百例以下,這是過去幾個月來不斷噴藥從未見到的成果。
從這次台南疫情發展觀察,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中秋節前夕推動的孳生源防火牆計劃非常關鍵,疫情也是在這時候開始出現反轉曙光。姑且不考慮外在天候因素,四次動員清除下來,台南市的每日新增病例至少已經降至兩百例以下,這是過去幾個月來不斷噴藥從未見到的成果。
-
社區動員防治疫情
+
 
 +
'''社區動員防治疫情'''
化學藥劑固然可以「撲殺」病媒蚊,但卻無法「撲滅」孑孓,是一種治標不治本的手段。所以這幾年國外的登革熱防治開始轉型,朝向一種強調社區參與的防治策略,透過社區動員清除孳生源,來達到減少病媒蚊棲息地,降低人類感染登革熱的風險。
化學藥劑固然可以「撲殺」病媒蚊,但卻無法「撲滅」孑孓,是一種治標不治本的手段。所以這幾年國外的登革熱防治開始轉型,朝向一種強調社區參與的防治策略,透過社區動員清除孳生源,來達到減少病媒蚊棲息地,降低人類感染登革熱的風險。

當前修訂版本

我們從登革熱疫情學到什麼

本校 楊俊毓副校長


今年的台灣談蚊色變,一個感染人數超過兩萬人的傳染病,絕對值得當局警惕,所幸在成立中央流行指揮中心後,疫情逐漸降溫,其中關鍵的因素還是在於孳生源清除。

登革熱作戰的最高指導原則是以清除孳生源為主、化學噴藥為輔,但防疫單位在疫情發生時往往囿於輿論,為求快速撲殺病媒蚊大量噴藥,結果不但未能消弭疫情,反而有產生抗藥性、汙染環境的後遺症,甚至還有政府好心噴藥,卻招致民眾白眼的荒謬事。

從這次台南疫情發展觀察,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中秋節前夕推動的孳生源防火牆計劃非常關鍵,疫情也是在這時候開始出現反轉曙光。姑且不考慮外在天候因素,四次動員清除下來,台南市的每日新增病例至少已經降至兩百例以下,這是過去幾個月來不斷噴藥從未見到的成果。


社區動員防治疫情

化學藥劑固然可以「撲殺」病媒蚊,但卻無法「撲滅」孑孓,是一種治標不治本的手段。所以這幾年國外的登革熱防治開始轉型,朝向一種強調社區參與的防治策略,透過社區動員清除孳生源,來達到減少病媒蚊棲息地,降低人類感染登革熱的風險。

同樣屬於登革熱流行區的新加坡,從2005年開始減少噴藥,朝向清除孳生源的策略為主。新加坡的孳生源清除工作由國家環境局帶領,配合公權力只要發現社區不合格就可罰款。新加坡多年經驗證實,就算減少噴藥頻率,病例數也沒有明顯增加。

巴西最近也在當地研究社區參與對登革熱防治的成效,這種稱為「生態健康」(ecohealth approach)的有機防治,證實對控制疫情有正面幫助。事實上近年因為環保意識高張,生態防治、社區參與已經蔚為防治蟲媒傳染病的主流。

面對前所未見的登革熱大流行,在天時、地利的劣勢下仍可在一個月內控制疫情,包含國軍大量投入人力支援、大量使用快篩加速診斷、應變醫院疏解急診壅塞、中央挹注超過一億元預備金,在疫情高峰時毅然成立指揮中心,都有安定民心的作用。

連續兩年登革熱疫情大流行是一警訊,面對極端氣候與多變病毒,沒有人敢保證疫情會不會再捲土重來,台灣應趁此機會改變防治策略。如果說這次疫情台灣能學到什麼?除了中央與地方攜手外,或許面對疫情我們都應該更加謙卑。


編按:轉載自「蘋果即時論壇」,原文出處: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forum/20151031/36874025/


enews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