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192 生物醫學與環境生物的絕妙組合

出自KMU e-News

(修訂版本間差異)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生物醫學與環境生物的絕妙組合''')
當前修訂版本 (2012年1月2日 (一) 10:46) (編輯) (撤銷)
('''生物醫學與環境生物的絕妙組合''')
 
第6行: 第6行:
本系於民國80年成立,是生命科學院第二個的系所,民國94年成立碩士班。在生命科學院的歷任院長與生物系系主任們的妥善規劃下,本系由原有的生物系延伸規畫為生物醫學暨環境生物學系,主要有兩大領域(如下圖系徽),包括(1)生物醫學-追求促進人類健康、人類疾病相關分子生物、遺傳、分子造影及生物資訊研究等研究。 (2) 環境生物-追求促進環境健康、生物多樣性、分子鑑定生態環境等交互作用相關研究。
本系於民國80年成立,是生命科學院第二個的系所,民國94年成立碩士班。在生命科學院的歷任院長與生物系系主任們的妥善規劃下,本系由原有的生物系延伸規畫為生物醫學暨環境生物學系,主要有兩大領域(如下圖系徽),包括(1)生物醫學-追求促進人類健康、人類疾病相關分子生物、遺傳、分子造影及生物資訊研究等研究。 (2) 環境生物-追求促進環境健康、生物多樣性、分子鑑定生態環境等交互作用相關研究。
-
本系除發展與人相關的生物醫學的教學與研究特色外,更兼具生態生物多樣性相關教學與研究特色,使學生能適性選擇專業發展。我們的教育目標是:1.培育學生具有命科學之能及素養;2.具有創新研發能力的生命科學專業人才;3.結合生命科學倫理與專業知識達到社會與環境問題關懷。為了達成這些目標我們在教學方面積極規劃各種課程與實作,使得學生具有生命科學專業知能、生物資料之邏輯分析能力、生命科學之語文表達能力、生命科學實驗技術操作技能、生命科學問題解決能力,以及團隊合作能力等基本的核心能力。
+
[[Image:Enews192生命科學院專題-1.jpg|400px]]
 +
 
 +
 
 +
本系除發展與人相關的生物醫學的教學與研究特色外,更兼具生態生物多樣性相關教學與研究特色,使學生能適性選擇專業發展。我們的教育目標是:1.培育學生具有生命科學之能力及素養;2.具有創新研發能力的生命科學專業人才;3.結合生命科學倫理與專業知識達到社會與環境問題關懷。為了達成這些目標我們在教學方面積極規劃各種課程與實作,使得學生具有生命科學專業知能、生物資料之邏輯分析能力、生命科學之語文表達能力、生命科學實驗技術操作技能、生命科學問題解決能力,以及團隊合作能力等基本的核心能力。
研究方面, 2006-2010本系專業研究成果大幅成長,師生參與國內外學術活動踴躍,在產學合作與技術移轉成果上亦名列全校之前茅。目前環境生物老師的研究團隊已成功整合,除承接88風災生態監測計畫外,亦獲取國家公園龍鑾潭環境監測4年整合計畫,建立本系在南台灣生態監測的研究特色。另外不同領域生醫專長老師亦依各老師研究專長整合建立高通量天然藥物篩選平台,針對天然藥進行新活性的開發。並且生物醫學與環境生物兩方面已有多年的合作,如分子鳥類性別鑑定、軟體動物物種條碼建立,以及心血管疾病與天然藥物作用。同時本系也積極與外系或外校進行跨領域,時常舉行學術交流研究成長活動。未來我們將會持續營造研究互助共榮環境,更近一步地整合教師專長,謀求共同性、統整性的研究方向,將可以全面提升本系學術研究水準及品質,更突顯本系。
研究方面, 2006-2010本系專業研究成果大幅成長,師生參與國內外學術活動踴躍,在產學合作與技術移轉成果上亦名列全校之前茅。目前環境生物老師的研究團隊已成功整合,除承接88風災生態監測計畫外,亦獲取國家公園龍鑾潭環境監測4年整合計畫,建立本系在南台灣生態監測的研究特色。另外不同領域生醫專長老師亦依各老師研究專長整合建立高通量天然藥物篩選平台,針對天然藥進行新活性的開發。並且生物醫學與環境生物兩方面已有多年的合作,如分子鳥類性別鑑定、軟體動物物種條碼建立,以及心血管疾病與天然藥物作用。同時本系也積極與外系或外校進行跨領域,時常舉行學術交流研究成長活動。未來我們將會持續營造研究互助共榮環境,更近一步地整合教師專長,謀求共同性、統整性的研究方向,將可以全面提升本系學術研究水準及品質,更突顯本系。
-
[[Image:Enews192生命科學院專題-1.jpg|400px]]
 

當前修訂版本

生物醫學與環境生物的絕妙組合

生物醫學暨環境生物學系–代理系主任 張學偉 副教授


本系於民國80年成立,是生命科學院第二個的系所,民國94年成立碩士班。在生命科學院的歷任院長與生物系系主任們的妥善規劃下,本系由原有的生物系延伸規畫為生物醫學暨環境生物學系,主要有兩大領域(如下圖系徽),包括(1)生物醫學-追求促進人類健康、人類疾病相關分子生物、遺傳、分子造影及生物資訊研究等研究。 (2) 環境生物-追求促進環境健康、生物多樣性、分子鑑定生態環境等交互作用相關研究。


本系除發展與人相關的生物醫學的教學與研究特色外,更兼具生態生物多樣性相關教學與研究特色,使學生能適性選擇專業發展。我們的教育目標是:1.培育學生具有生命科學之能力及素養;2.具有創新研發能力的生命科學專業人才;3.結合生命科學倫理與專業知識達到社會與環境問題關懷。為了達成這些目標我們在教學方面積極規劃各種課程與實作,使得學生具有生命科學專業知能、生物資料之邏輯分析能力、生命科學之語文表達能力、生命科學實驗技術操作技能、生命科學問題解決能力,以及團隊合作能力等基本的核心能力。

研究方面, 2006-2010本系專業研究成果大幅成長,師生參與國內外學術活動踴躍,在產學合作與技術移轉成果上亦名列全校之前茅。目前環境生物老師的研究團隊已成功整合,除承接88風災生態監測計畫外,亦獲取國家公園龍鑾潭環境監測4年整合計畫,建立本系在南台灣生態監測的研究特色。另外不同領域生醫專長老師亦依各老師研究專長整合建立高通量天然藥物篩選平台,針對天然藥進行新活性的開發。並且生物醫學與環境生物兩方面已有多年的合作,如分子鳥類性別鑑定、軟體動物物種條碼建立,以及心血管疾病與天然藥物作用。同時本系也積極與外系或外校進行跨領域,時常舉行學術交流研究成長活動。未來我們將會持續營造研究互助共榮環境,更近一步地整合教師專長,謀求共同性、統整性的研究方向,將可以全面提升本系學術研究水準及品質,更突顯本系。


enews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