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220 醫學院成果導向的醫學教育與好醫師的培育(下)
出自KMU e-News
(→'''醫學院成果導向的醫學教育與好醫師的培育(下)''') |
|||
第21行: | 第21行: | ||
#瞭解風險且能應用流行病學原則及公共衛生途徑,以減少並預防疾病及改善族群的健康。 | #瞭解風險且能應用流行病學原則及公共衛生途徑,以減少並預防疾病及改善族群的健康。 | ||
##瞭解風險與致病原因的概念,而且能將其應用於族群及目標對象的公共衛生防治及健康促進計畫之設計。 | ##瞭解風險與致病原因的概念,而且能將其應用於族群及目標對象的公共衛生防治及健康促進計畫之設計。 | ||
- | ## | + | ##應用以上原則與概念控制: |
- | ### | + | ###職業健康與疾病, |
- | ### | + | ###環境健康暴露與疾病, |
###低收入國家與易受傷害族群常見的疾病, | ###低收入國家與易受傷害族群常見的疾病, | ||
- | ###特殊狀況,例如: | + | ###特殊狀況,例如: 傳染病、心臟呼吸系統疾病、消化系統疾病與癌症。 |
#瞭解族群篩選計畫的原則與應用。 | #瞭解族群篩選計畫的原則與應用。 | ||
- | # | + | #瞭解傳染病偵測、監視及控制之衛生計畫 (包括刷手) 的原則與應用。 |
- | # | + | #瞭解醫療系統範圍與族群健康反應特點,及與其相關的優點與問題。 |
- | ## | + | ##瞭解富裕與貧窮國家其族群醫療處理及不同醫療服務系統,於支持疾病醫療主要負擔之原則、價值觀及策略。 |
- | ## | + | ##瞭解在自己國家、醫療系統及服務是如何被組織化的,財務支持、管理經營、人事操作及傳遞,以及此主要模式在其他高、中、低收入國家的運作情形。 |
- | ## | + | ##瞭解流行病學原則、經濟學及政策分析,如何貢獻於有限醫療服務資源之使用,做出最佳的選擇。 |
- | ## | + | ##展現有能力參與團隊,撰寫族群健康狀況的分析,及對健康問題控制之處理計畫。 |
主題五. 個人與專業的發展 (Personal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 主題五. 個人與專業的發展 (Personal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
在2013年4月22日 (一) 10:49所做的修訂版本
高雄醫學大學e快報 第220期 分享園地【醫學教育】
醫學院成果導向的醫學教育與好醫師的培育(下)
醫學院 劉克明
主題四. 人口與國際醫療 (Population and International Health):
其五個層級的學習成果為:
- 瞭解國家的與全球的層級~疾病的分佈、決定健康與疾病的因子及主要群眾的健康反應。
- 瞭解基本心理過程及橫跨終生心理社會的發展概念,做為瞭解健康、疾病與醫療照護的骨架。
- 瞭解歷史、社會、人口分佈、政策、經濟、環境、文化及遺傳因素,國家及國際對族群的健康影響。
- 瞭解一般族群層級,易受傷害與各族群的健康需求。
- 應用流行病學原則及醫療資訊系統的瞭解測量健康與疾病。
- 瞭解風險且能應用流行病學原則及公共衛生途徑,以減少並預防疾病及改善族群的健康。
- 瞭解風險與致病原因的概念,而且能將其應用於族群及目標對象的公共衛生防治及健康促進計畫之設計。
- 應用以上原則與概念控制:
- 職業健康與疾病,
- 環境健康暴露與疾病,
- 低收入國家與易受傷害族群常見的疾病,
- 特殊狀況,例如: 傳染病、心臟呼吸系統疾病、消化系統疾病與癌症。
- 瞭解族群篩選計畫的原則與應用。
- 瞭解傳染病偵測、監視及控制之衛生計畫 (包括刷手) 的原則與應用。
- 瞭解醫療系統範圍與族群健康反應特點,及與其相關的優點與問題。
- 瞭解富裕與貧窮國家其族群醫療處理及不同醫療服務系統,於支持疾病醫療主要負擔之原則、價值觀及策略。
- 瞭解在自己國家、醫療系統及服務是如何被組織化的,財務支持、管理經營、人事操作及傳遞,以及此主要模式在其他高、中、低收入國家的運作情形。
- 瞭解流行病學原則、經濟學及政策分析,如何貢獻於有限醫療服務資源之使用,做出最佳的選擇。
- 展現有能力參與團隊,撰寫族群健康狀況的分析,及對健康問題控制之處理計畫。
主題五. 個人與專業的發展 (Personal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其五個層級的學習成果為:
- 瞭解並尊重醫病關係。
- 瞭解並處理病人與醫師之間的界限之問題。
- 展示對病人的不同文化及價值觀的尊重,而且瞭解這些如何影響治療的關聯性。
- 瞭解與應用病人隱私權的概念。
- 瞭解醫師做為病人的支持者之角色的重要性。
- 展示有能力對身體與智能障礙的病人、社會弱勢者、高齡者及死亡,從健康的標準方向及他們自己個人的價值觀系統,去探究他們自己的反應。
- 展示有能力在醫療照護團隊中,與同僚合作地工作。
- 瞭解專業內的或跨學科、包括管理者在內的團隊,其他成員們的角色與功能。
- 展示有能力在一個多學科的團隊工作。
- 瞭解領導能力的理論上的概念,並認知在此概念的觀點中,他們自己的表現及其他人的表現。
- 展示有能力去與同僚們、法律執行及法律專業的成員們、驗屍法醫 (coroner)及媒體等,適當地溝通。
- 展示有能力認知自己的優點及弱點,且當有須要時會公開接受他人之協助。
- 展示有能力去批判他們自己的表現,及公正地批判一位團隊成員的表現。
- 展示有能力去認知他們自己專長的極限,而適當地接受他人的建議。
- 瞭解一位醫療執業者的法律與倫理的責任。
- 展示言行一致的廉潔、誠實、倫理的誓約,並遵守醫學生的政策規定。
- 展示有能力依據法律與倫理的責任,去分析一個臨床個案。
- 瞭解並應用照護的責任 (duty of care) 之概念。
- 展示對醫療執業者在法醫學的角色之瞭解。
- 展示能瞭解而且有能力為了醫療作業之需要,獲得告知同意。
- 展示對臨床與醫學的研究,倫理委員會與倫理指引 (ethical guidelines) 的角色之瞭解。
- 展示個人的、組織的及時間管理的技巧。
- 瞭解壓力的概念與自我照顧策略的需要,以及瞭解如何去適當地支持同僚及其他的團隊成員。
- 瞭解與應用時間管理技巧。
- 展示問題解決的技巧與知識的整合。
- 展示對終身學習、自我評估及反省的承諾。
- 瞭解並應用反省的練習與持續的專業發展的概念。
- 展示有能力在一個特定的情況下,去確定他們自己的學習需求。
- 展示資料讀寫能力的技巧。
- 在特定的情況下,認知資料的需求。
- 展示有能力去發現、批判性地評估、處理與組合新資料與現有的資料,去創造新的瞭解。
- 展示瞭解與資料搜集與處理有關的倫理議題,包括剽竊與隱私權的概念。
- 瞭解醫療照護管理的原則。
- 展示瞭解醫師於管理過程中的角色,例如在臨床的理事會與臨床的管理單位 (Clinical Directorates and Clinical Governance)。
- 瞭解依據信賴、倫理、與系統的角度,看關於公開揭露、安全性與品質原則的概念與標準。
- 展示有能力去執行品質改善的活動,例如臨床的聽證 (clinical audits) 。
- 成果導向的學習與好醫師之相關性:
加拿大醫師與外科醫師皇家醫學會於 2005年出版 The CanMEDS 2005 Physician Competency Framework, 提出醫師的七個角色、也是醫學教育的成果:
- 醫療專家 (medical expert),
- 溝通者 (communicator),
- 合作者 (collaborator),
- 管理者 (manager),
- 健康擁護者 (health advocate),
- 學者 (scholar),
- 專業人員 (professional)。
全球很多國家的醫學院正在推動醫學教育課程的現代化,不少醫學院都應用此 CanMEDS model,愛爾蘭皇家外科學院醫學院的課程改革也以 CanMEDS model 為模式,規畫課程發展的目的與教學成果如上所述,藉以提供各教學模組設計其課程地圖、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及評量方式。
然而,是否醫學教育機構依照 CanMEDS model 及成果為導向的課程教學,就可培育出社會所期待的好醫師 (Good Doctor) ? Dr. Borleffs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 Groningen, The Netherlands) 認為一位好醫師的概念要包括 CanMEDS model 所有的七個角色的整合,而且要以專業素養 (professionalism) 為基礎,才能夠表現出好醫師的特質。
至於要如何教導專業素養、 Dr. Borleffs 特別指出,為了要令人信服地教導專業素養,醫學教育單位必須具備良好的學習環境,能夠支持學生們與住院醫師們專業素養的成長; 其次,醫學教育單位要展現出重視專業素養的文化; 最後,教師們要能展示對日常醫療執業的省思與專業素養之相關性,並表現出學習典範的舉止。同時,醫學教育的課程要教導科學的哲學、醫學史、社會學、文學與醫學間之相關性、醫學人文,以及其他可能有助於醫師專業的表現之無相關的學術主題 (unrelated and irrelevant academic subjects)。
- 結論:
全球各國醫學院皆持續在推動教育改革,不少醫學院依據加拿大的 CanMEDS model,規畫出醫學生的學習成果,冀以培育畢業生成為好醫師。然而好醫師必須具備很多特質,除了醫學方面的學識淵博、精通臨床能力、善於溝通、廉潔誠實、深具專業素養外,還要具廣濶的視野,此不但能對醫師的在職專業成長有益,而且能造福他們的病人。
醫學院提供的成果導向的醫學教育,僅僅是培育醫療人才之第一個階段,要能夠成為好醫師還需要個人持續的終身、主動的學習。
- 參考資料:
- Borleffs J.C.C. What is a good doctor? The impact of “fruitful ire;evince” in medical education. Med Teach. 31, 447-448, 2009.
- Frank, JR. (Ed). The CanMEDS 2005 physician competency framework. Better standards. Better physicians. Better care. Ottawa: The Royal College of Physicians and Surgeons of Canada. 2005.
- Maccarrick G., Kelly C and Conroy R. Preparing for an institutional self review using the WFME standards – An international medical school case study. Med. Teach. 32: e-227-232, 2010.
- Royal College of Surgeons in Ireland. RCSI Medical Programmes. http://www.rcsi.ie/medical-curriculum ,
http://www.rcsi.ie/files/courses/docs/20101026023038_RCSI_MGP_2010.pdf (Access 03.20.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