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140 課外活動的創新發展
出自KMU e-News
(修訂版本間差異)
(新頁面: 高雄醫學大學e快報 第140期 學務處 專題 == '''課外活動的創新發展''' == 學生事務處課外活動組 陳朝政組長 社團活動對於學生所產生...) |
(→'''課外活動的創新發展''') |
||
第11行: | 第11行: | ||
- | + | 社團活動對於學生所產生的教育功能,綜合國內學者專家之論述,大致有下列幾點:(一)提供發展多方面興趣,增加休閒活動的選擇性。(二)增進參與社會的正向經驗,有助於培養學生服務社會的熱忱。(三)培養領導的能力與被領導的胸襟,發揮分工合作的效能。(四)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成為一個受歡迎的人。(五)訓練自治自律的能力,成為一個具有獨立思考的人。(六)健全組織發展,在團體互動中,尊重個性、陶冶群性,並增加辨識能力。(七)促進自我瞭解與肯定自己。(八)提供正常的、健康的感情交融的場所與機會,促使德智體群美五育均衡發展的功能,有助於健全人格的培養。(九)在社團成長茁壯,培養就業能力。(十)培養理財能力,有助於改變其使用金錢的觀念。 | |
+ | |||
+ | 【註】 | ||
鑑於課外社團活動所產生的諸多教育功能,余校長大力支持社團活動之發展,並指示大幅擴編校務發展計畫配合款。今年度新獲教育部通過的教學卓越計畫,也將發展社團活動納為主軸計畫五的其中一項子計畫。如此豐厚的利基,開展本校課外社團活動進一步創新發展的契機。為掌握有利機會,開創嶄新未來,課外活動組已研擬下列計畫,以促進本校課外社團活動更蓬勃、更健全的發展: | 鑑於課外社團活動所產生的諸多教育功能,余校長大力支持社團活動之發展,並指示大幅擴編校務發展計畫配合款。今年度新獲教育部通過的教學卓越計畫,也將發展社團活動納為主軸計畫五的其中一項子計畫。如此豐厚的利基,開展本校課外社團活動進一步創新發展的契機。為掌握有利機會,開創嶄新未來,課外活動組已研擬下列計畫,以促進本校課外社團活動更蓬勃、更健全的發展: | ||
在2009年9月16日 (三) 17:11所做的修訂版本
高雄醫學大學e快報 第140期 學務處 專題
課外活動的創新發展
學生事務處課外活動組 陳朝政組長
社團活動對於學生所產生的教育功能,綜合國內學者專家之論述,大致有下列幾點:(一)提供發展多方面興趣,增加休閒活動的選擇性。(二)增進參與社會的正向經驗,有助於培養學生服務社會的熱忱。(三)培養領導的能力與被領導的胸襟,發揮分工合作的效能。(四)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成為一個受歡迎的人。(五)訓練自治自律的能力,成為一個具有獨立思考的人。(六)健全組織發展,在團體互動中,尊重個性、陶冶群性,並增加辨識能力。(七)促進自我瞭解與肯定自己。(八)提供正常的、健康的感情交融的場所與機會,促使德智體群美五育均衡發展的功能,有助於健全人格的培養。(九)在社團成長茁壯,培養就業能力。(十)培養理財能力,有助於改變其使用金錢的觀念。
【註】 鑑於課外社團活動所產生的諸多教育功能,余校長大力支持社團活動之發展,並指示大幅擴編校務發展計畫配合款。今年度新獲教育部通過的教學卓越計畫,也將發展社團活動納為主軸計畫五的其中一項子計畫。如此豐厚的利基,開展本校課外社團活動進一步創新發展的契機。為掌握有利機會,開創嶄新未來,課外活動組已研擬下列計畫,以促進本校課外社團活動更蓬勃、更健全的發展:
- 善用補助經費,補助有意義的社團活動,並改善、充實社團空間與設備。
- 設立社團審議委員會,納入學生代表,以公開透明的集體決策,師生共同審議社團之成立(復社)與解散、社團活動經費之預算、社團評鑑相關事項、社團之獎懲事項、社團輔導老師及校外教練之聘任資格、社團其他重要事項。
- 設置「多功能藝文展演空間」,增加並優化社團表演及展示場所,提升本校藝文環境。
- 提供社團基本運作費,補助社團舉辦社員大會等例行性會議、執行文書檔案管理,以及參加比賽、研習、演講或座談。
- 舉辦社團幹部訓練系列活動,擴大訓練對象,充實社(會)長、社團幹部領導能力、活動企畫、財務規劃、公關與宣傳、文書製作、檔案管理等知能。
- 改進社團評鑑制度,趨向與全國社團評鑑同步,並依社團屬性分別評鑑。
- 規劃學生自治選舉週,研議革新學生會會長、學生議會議員以及各系學生自治團體選舉。
- 建立寒暑期學生營隊跨處室標準作業流程。
- 落實並提升社團活動申請、經費申請及相關業務之E化。
- 檢討及改進其他社團相關制度。
課外活動組將努力推動上述計畫之執行,並改進本組獎助學金、弱勢協助等業務的作業流程。誠摯歡迎同學們參與本校社團活動,在社團中學習團隊合作,學習問題解決與自我突破,學習以溝通建立共識,學習設定願景、行銷願景、實現願景,共同成就美好未來!
【註】參考簡信男,〈學生社團評鑑對社團發展之效益〉,收錄於《98年全國大專校院課外活動指導工作傳承研討會研習手冊》,頁124-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