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351 高醫校史暨南臺灣醫療史料館

出自KMU e-News

(修訂版本間差異)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坐「椅寮」(醫療)聽高醫的故事】''')
('''【坐「椅寮」(醫療)聽高醫的故事】''')
第40行: 第40行:
== '''【坐「椅寮」(醫療)聽高醫的故事】''' ==
== '''【坐「椅寮」(醫療)聽高醫的故事】''' ==
 +
 +
[[Image:E351-1.jpg]]
👋👋👋新單元登場囉👋👋👋
👋👋👋新單元登場囉👋👋👋

在2019年3月26日 (二) 11:27所做的修訂版本

目錄

【暫時閉館公告】

Image:E345-2.jpg

配合本校第二棟紀念大樓修繕工程施工,「高醫校史暨南臺灣醫療史料館」自107年12月24日起暫時閉館,

恢復開館日期配合工程進度另行公告。

造成您的不便,敬請見諒!

公告本館辦公室暫遷國研大樓八樓

公告本館辦公室暫遷國研大樓八樓

配合本校第一、二棟紀念大樓建築修繕工程,本館暫時閉館期間,館方人員暫遷至國研大樓八樓辦公。

造成您的不便,敬請見諒!

【館舍交流】

讓大家腦力激盪一下〜📚

Q:病患生病找醫師、那文物呢?

答案:「文物醫生」(修復師),他們在幕後為文物診斷續命,讓珍貴文物能重獲新生。

前陣子參加臺灣歷史博物館校園文物診療室研習工作坊,讓我們更認識校園文物保存方法及概念。

下午的課程讓學員們實際操作,在有限的資源下,製作紙質文物專屬的防潮室──「密封包」。從中學習到文物分級概念,

了解文物保存的重要性,文物的存在,傳遞著許許多多的訊息,如記錄了一段故事、也可能傳遞了一段感情。

在博物館中,文物的展示是最容易讓人有印象,透過導覽人員的專業導覽及故事、圖片分享、與聽眾互動熱絡等巧思,讓聽眾對展覽內容更認識。

這次工作坊透過實際操作更了解保存文物的專業知識,讓小編帶著下午實作的作品,回到辦公桌後,

雙手捧著腮幫子思考著史料館新面貌的呈現,請喜愛史料館的粉絲們拭目以待吧!

延伸閱讀:

🔗【鄭又嘉專欄】文物保存修復在故宮:https://reurl.cc/XmYeD

【坐「椅寮」(醫療)聽高醫的故事】

Image:E351-1.jpg

👋👋👋新單元登場囉👋👋👋

在高醫校園裡有聽過《南杏》刊物嗎?

1963年的夏日《南杏》牽繫所有高醫人的刊物。結合醫學、文學、生活、校園點滴的交流平台。

縱使《南杏》曾無處發聲,在南杏復刊的路上,王國照校長、賴春生教授等人幫忙下和社長背負著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壓力,讓它復甦了。

翻開《南杏創刊號》內容杜聰明院長「慶祝南杏發刊」與許國雄「祝賀南杏誕生」文章,知道教授和學生的努力,

從募款、徵稿、編輯、校對到發行,每個步伐都是挑戰。

《南杏》走過悠遠的歲月,憑著歷屆社長和社員的堅毅、勇氣、汗水及互助扶持,

承載著近六十年來高醫人的夢想,記錄著校園裡的點點滴滴。

藉由《南杏》知道學校的變化及高醫的進步。

《南杏》所掌握的精神,不是一朵易碎的花朵,而是一盞燦爛的火炬。----摘自《南杏創刊號》。


史料館網站:http://mkhs.kmu.edu.tw/index.php/zh-TW/

Facebook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kmumuseum

(史料館謝東穎提供,單位主管:李惠珠館長)

enews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