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181 如何將校務評鑑日常化?

出自KMU e-News

(修訂版本間差異)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Kindv (對話 | 貢獻)
(新頁面: 高雄醫學大學e快報 第181期  研發處 == '''如何將校務評鑑日常化?''' == 研發處校務企劃組 周汎澔教授 研發長 楊瑞成教授 近五年,本校...)
下一個→

在2011年7月28日 (四) 09:47所做的修訂版本

高雄醫學大學e快報 第181期  研發處


如何將校務評鑑日常化?

研發處校務企劃組 周汎澔教授 研發長 楊瑞成教授


近五年,本校陸續接受各式評鑑或訪視(例如系所評鑑、校務評鑑、性別平等訪視等)。許多教職員生都在問評鑑目的到底是什麼?為何要如此頻繁考核學校大大小小的業務。其實,不論是哪一種評鑑,其目的均為「品質保證」。品質是學校教育改革的核心概念,也是基本目標,優良的教育品質可以確保學生的學習、提升學校的競爭力,並獲得大眾的認同及社會聲望(引自大學校院校務評鑑實施計畫100年版)。

通俗的說法,大學提供「高等教育」這項產品,供社會大眾消費,當然有責任提供具「品質保證」的產品,社會也有權利要求大學提出品質保證的證據,於是「評鑑」因應而生。歐美許多先進國家已漸將評鑑轉為日常生活的一部份,隨時可接受評鑑(筆者在澳加等國參訪老人照護之家時,即親自遇見該機構上午接到通知,下午就要接受評鑑,而員工們態度均從容以對,令人印象深刻!)。

然!在台灣,多數人聽到「評鑑」的第一個反應是又要作書面工作,浪費時間撰寫報告及準備佐證資料。會有這些問題跟困擾產生,主因是大學尚未建立完整的品質保證機制,或是即便有建立機制卻未能落實執行與管考。當大學各項校務運作已設定目標,並設定關鍵績效指標(KPI)作為考核依據,且已建立完整的品質管理循環機制(Plan-Do-Check-Act, PDCA);並且能切實針對各項績效品質按規劃、執行、查核與行動來執行,以確保目標之達成,進而促使品質能持續改善,則評鑑日常化的目標不遠矣。故言之,本校各單位若能落實ISO標準作業與內部控制制度,並於設定年度計畫時列出明確之關鍵績效指標,並且落實PDCA精神與作法於日常各項業務,「評鑑」不會是困擾,而是一個double check的過程。更具體的作法則為隨時將各項資料(如會議、活動等)做建檔與歸檔,定期專人檢測,適時作補充修正;評鑑時,僅需double check及稍作整合即可。

品質確保與管理是永無止盡的追求,要時時刻刻自我提升與建立品質管理機制,才能在高等教育市場的激烈競爭下脫穎而出,不被市場淘汰。同樣的,這樣的精神與態度也應該用在每一個人的工作態度上,永遠站在原點的人,終將被遺忘與淘汰。當人人能盡責以對,將評鑑事務納入日常工作中,不久的將來,我們應不再受「評鑑」困擾,反能欣然接受各項評鑑的檢測,從容以對各項評鑑的到來將指日可待。


enews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