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114 建構通識「多元與實踐」的願景~整合型核心課程與服務學習課程
出自KMU e-News
Yufech (對話 | 貢獻)
(新頁面: 高雄醫學大學e快報 第114期 通識教育中心專題 == '''建構通識「多元與實踐」的願景~整合型核心課程與服務學習課程''' == 通識教育中心...)
下一個→
在2008年7月10日 (四) 13:59所做的修訂版本
高雄醫學大學e快報 第114期 通識教育中心專題
建構通識「多元與實踐」的願景~整合型核心課程與服務學習課程
通識教育中心鍾飲文主任
為了營造更優質的通識學習內涵,落實「全人教育」的目標,本中心於96學年度開始革新課程的基本架構。感謝在學校行政的支持、各學院(系)及本中心教師與職員的通力合作下,改革得以順利進行,完成第一階段的改革重心:「深化課程」(發展學院特色的通識課程)與「輔助課程」(強化就業競爭力的通識課程)。
97學年度即將展開的改革重心,分別是經歷了一年半不斷研議、改進所提出的「整合型」核心課程,及擁有數年試辦經驗與成果的全校性「服務學習」課程。
所謂的「整合型」核心課程,是以培養「全人」能力為目標所設計的跨領域課程,希望藉此改善單一課程因學科分工趨於精細,可能導致「見樹不見林」、全面性不足的缺點。本課程的設計理念,希望在同一領域中匯集不同專業背景的學者共同思考、研發多元向度的整合課程,有效地協助學生在一門課程中,藉由不同專業教師提供的異質學習,融合出同質性的能力,降低傳統課程易流於知識瑣碎化、斷裂化、甚至偏狹化的傾向,幫助學生在有限的學分下,培養專業外更多元的知識與能力。
目前經過本中心所有教師的分組研議,並綜合校外諮詢顧問的意見、課程委員會的審核通過,共開發了「公民素養」、「全球在地」、「思考推理」、「經典文明」、「審美鑑賞」、「科技應用」、「自然探索」七大領域,計16門課程(每領域各開設2-3門課程,詳細請參見課程地圖)。學生可依據個人興趣與生涯規劃,在3個不同的領域中選課,共計6學分,即可完成「整合型」核心課程的基本修課門檻。
97學年度將實施的另一個改革重心是全校必修的「服務學習」課程。本課程原名「社會服務」(目前依教育部政策導向而更名),是為了落實醫療專業的本質在於服務人群而設計。本課程強調「由做中學」,希望藉由「實踐」幫助學生在成為專業人員前,更能親身體會、同理被照護對象,更客觀地觀察實習場域,以作為未來成為專業人所需反省、檢討的機制;在實踐中體認服務的真義,提升人際互動、團隊合作的技巧,建立真正內化的利他精神與人本內涵。
本課程的設計是先由本中心連結許多在地的醫療、社會福利機構、民間公益團體……,作為學生服務實習的場域,以一學年的時間作為本課程的學習進度安排。第一學期先透過帶組教師、教學助理進行先備知識的講解,並以PBL的討論方式深化各類議題的思考,指定閱讀書籍的心得回饋,幫助學生熟稔服務課程的學習宗旨與服務要領。第二學期便分組進入實習場域,進行實際的服務學習。
由於課程的學習不只是在傳統的教室,需要學生走向社會、人群,牽涉複雜,課程必須同時兼顧本校學生、被服務對象的雙向權益與安全,在設計課程時更需謹慎從事。因此本課程實際的操作流程依據:「計畫→實施→檢討→再計畫→再實施→再檢討……」進行;中心於93學年度已開設社會服務通識課程,更於94學年度首創醫學系學生必修課程,96學年度擴大為醫、牙、藥、護四個學系。在評估數年來的良好成效後,因此於97學年度將本課程擴大為全校必修、零學分課程,藉此落實服務人群、關懷社會的教育理想。
期望第二階段通識改革的重心──「整合型」核心課程與「服務學習」課程,完成通識教育多元化與實踐性的目標,使課程改革更趨完備,並建立高醫通識課程的特色,落實校長揭櫫「教學卓越、研究創新、優質人文、社會關懷」的宗旨,照護更多生命的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