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117 醫學教育中之通識教育改革論壇紀要
出自KMU e-News
Yufech (對話 | 貢獻)
(新頁面: 高雄醫學大學e快報 第117期 分享園地【醫學教育】 == '''醫學教育中之通識教育改革論壇紀要''' == 醫學院副院長 劉克明教授 4月3日上午...)
下一個→
當前修訂版本
高雄醫學大學e快報 第117期 分享園地【醫學教育】
醫學教育中之通識教育改革論壇紀要
醫學院副院長 劉克明教授
4月3日上午,台灣通識教育的期刊《通識在線》副總編林孝信教授來本校主持「醫學教育中的通識教育改革」之深度論壇。本校楊三東主任、陳冠年副館長、王心運助理教授及筆者等人參與座談。筆者謹將發言重點摘述於下。
台灣醫學院醫學系大都是採七年制的醫學教育,醫學系一年級、二年級之課程應相當於一般大學的四年課程或國外的醫預科(Pre-medical)課程。如果是相當於一般大學的四年課程,又希望是通識教育課程,要傳授的是與醫學人文課程及生命科學有關,那是否把一般的生命科學院的課程加上人文學院的課程濃縮成兩年的課程,就可以成為醫學系ㄧ、二年級的課程呢?還是要規畫及實施培育醫學生成為良醫的醫學系專屬的通識教育課程?
在醫學教育的改革過程中,教育部醫教會主任委員黃崑巖教授一再特別強調「先做人、再習醫」,那麼什麼是做人的課程呢?在進入大學以前的課程是否有這方面的課程?如果沒有,那麼這種「做人」的課程到底是什麼?
《通識在線》副總編林孝信教授認為醫師養成教育中,「心靈的覺醒」優先於醫學專業知識與技術的訓練與灌輸。他提到只有擁有一顆清明朗澈的心,才能成為一個「人」,才能發乎內心真誠地關心他人,才能成為一個「視病如師」的醫師。
在醫學教育過程中,如何培養醫學生慈悲之心、關心 (caring)、啟發醫師內在的同感心(empathy)、反思 (reflection) 以及利他的本性(altruism)等等 ”做人”的基本道理與態度,是最重要的教育目標。因此通識教育在醫師的培育過程中,確實具有其重要性。
「醫學教育中的通識教育改革」之深度論壇時,林孝信教授提出了幾個問題,筆者試著回答如下:
提問: 當前醫學教育中通識教育的基本問題何在?
a.醫學教育制度及核心課程之重點偏差:
隨著科技的發展,現代醫學教育過程中,課程重視的是醫學專業知識及臨床技巧的教學與傳授,對於人文、態度、價值觀等的教學則較不被重視。導致當醫師時,面對病患的醫療,強調高科技的檢查,而忽略與病患及其親屬之溝通,醫師被認為是看「病」但不見「人」。
b. 醫學生的基本學習態度偏差:
事實上,台灣的醫學生在中學教育時期,即養成輕人文重科學的價值觀,進入醫學院後,更視基礎醫學課程為踏腳石,他們希望趕快穿上白袍進入臨床服務,可以說他們對通識教育的理念與重要性是不很了解的。
c. 通識教育課程內容缺乏核心:
目前台灣醫學系的通識教育之內容廣泛,但又缺乏與臨床之間相關性,無法吸引學生的熱心參與。甚至連醫學人文的定義都尚未釐清,如何去落實課程? 缺乏 “如何做人”與“心靈的覺醒”這方面的課程
d. 通識教育師資不足,楷模典範不足。
提問:《醫學院醫學系評鑑準則》7:4:2之第(1)項呼籲醫學教育應「重視人文及倫理課程」,而且要儘早施行倫理教育[…]。課程應該著重於如何拿捏與陪病人員的人際關係之發展,特別要教導學生如何才能贏得病患家屬的信任,以維持良好的醫病關係。」您認為如何通過通識教育而完成上述教育目標?
a. 開設醫病關係及溝通相關課程:
課程以臨床溝通技巧的建立及如何具備良好醫病關係的能力為目的。
b. 採用新的教學方法:
培養醫學生建立互動的技巧與能力。
其過程為: 先以問題導向學習、小組討論等方法,建立理論基礎,再採用實際演練方式,例如進行實際向個案分析、與標準化病人扮演的病患或病患家屬的面談,並將結果回饋醫學生,以精進醫學生這方面的技巧。
c. 以個案的錄影帶觀看與討論:
安排醫學生實地到醫療機構去觀察臨床醫師的診察病患及與病患家屬溝通的過程,拍攝錄影帶以供討論與改進。
提問: 為了厚植醫學教育中的人道精神之基礎,醫學院的通識教育課程結構應如何規劃?具體課程名稱與教學內容應如何調整?教學實務應如何執行?
a. 開設醫學人文課程:
以建立醫療與社會關係為核心,開設醫學人文課程,例如「醫師與社會責任」、「疾病、誤解與社會偏見」、「宗教與生命關懷」、「醫學人文的實踐」、「醫院實務體驗」、「與病人為友」、「生死學」及「臨終照護」、「非政府組織與醫療」等都是厚植人道精神之基礎課程。
b. 規畫核心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重點宜包括人道精神相關之知識、態度、價值觀、倫理與專業素養的建立,並且溶入臨床課程中。
c. 教學實務之執行:
重視啟發式教學或討論,在良師益友、長期薰陶的帶動下,主動且深入的學習,讓人道精神深植其心中,成為行醫時之本能。
提問:台灣地區各大學醫學院人文社會科學相關師資之質量不足問題,應如何改善?
a. 師資之培育與增聘:
醫學院及醫院的教師擔任通識教育課程的師資,另外,社會工作者、生命科學領域、人文及社會科學之教師及研究者皆可參與這方面的教學。
b. 師資之多元化:
配合通識教育課程之廣泛,不同領域及學科之教師可藉由教學經驗之分享,擴展師資來源。其做法為在剛開始推動通識教育課程時,先安排臨床醫學專業教師及其他學科的教師一起規劃課程、討論教學方式,再互相觀摩及分享教學經驗,將會更提升教學效果,也可增加師資來源。
c. 肯定與獎勵教師:
最重要的是肯定及鼓勵通識課程之教師對教學之用心,才會有更多的有心人樂於參與通識教育的教學。
結論與建議:
誠如黃崑巖教授與林孝信教授的看法,在醫師的培育過程中,「學會做人」及「心靈的覺醒」應優先於醫學專業知識與臨床醫療照護技術的灌輸與訓練。醫學生需接受「心之覺醒」的全人教育,才能培養出具有「整全人格」的醫師,也才能建立對病人痛苦感同身受的良醫特質。
如何培養並維持慈悲之心及行醫之熱誠是醫學教育中,推動通識教育最重要的目標。
理想的醫學生通識教育課程必須是在各年級間有所聯繫貫穿,而且其程度由淺至深,內客有其一致性、連貫性,最重要的是要與醫師生涯有明確的相關性 (Relevance)。課程範圍包括人文關懷、社會意識、醫學倫理、醫學史、思考及判斷能力、語言能力、溝通技巧、愛心服務、專業素養及人性的培養等。
採用互動式、討論的教學方法,要重視學習環境及角色楷模的身教等 hidden curriculum的影響力更甚於課堂教學。單向式的大堂講課效果比不上以小組討論、師生互動、探討問題的從實做中學習的效果,因此要落實理想通識教育的教學效果,建議多採角色楷模的經驗分享及 PBL小組討論等教學方式。
改善通識教育師資不足方面,需儘速培養師資。首先推動臨床教師與人文社會學科教師共同安排課程,一起授課,互相觀摩及學習。教學方法則宜充分利用現代化科技教材,活潑教學,以期減輕教師教學負擔,提昇教學效果。
在啟發醫學生對通識教育課程的重視與學習熱忱方面,首先讓醫學生參與課程規畫過程,包括其目標、內容及需求的討論、教學方式的溝通與建議,並要醫學生提供建設性回饋給教師及課程負責教師。
最後,教師要擬定客觀評量教學成果之方法,並且持續不斷的精進課程,以避免落入營養學分之評語。評量重點在於是醫學生的學習成果 (outcomes)是否己達到「心之覺醒」與「學會做人」的教育目標。
預期高雄醫學大學在余校長之領導下,醫學教育的通識教育改革,將會落實「心之覺醒」與「做人」等課程的目標,培育出符合社會大眾、醫學教育專家及臨床醫療團隊需求的「良醫」。
延伸閱讀及參考資料:
- Norman G. Altruism, doctors and the art of medicine. Adv Health Sci Edu Theory Pract (2007); 12: 261-263.
- Bromberg R. Poetry and Medicine. Medscape J Med (2008); 10(3): 63-65.
- Haq C. et al. Integrating the art and science of medical practice: innovation in teaching medical communication skills. Fam Med. (2004); 36(Supple):S4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