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131 創作與臨摹

出自KMU e-News

(修訂版本間差異)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WikiSysop (對話 | 貢獻)
(新頁面: 高雄醫學大學e快報 第131期  一方清靜 人文e館 == '''創作與臨摹''' == 高醫公會國畫班 謝逸娥老師 無論是花鳥畫的創作、山水畫或人物...)
下一個→

在2009年4月17日 (五) 15:59所做的修訂版本

高雄醫學大學e快報 第131期  一方清靜 人文e館


創作與臨摹

高醫公會國畫班 謝逸娥老師


無論是花鳥畫的創作、山水畫或人物畫都一樣,自古至今皆強調“立意”。立意”就是立下創作意圖。有了這個“意”,才能思考一系列表現手法方面的問題。在整個繪製過程中,筆墨的運用、設色的意匠、構圖的安排,乃至格調的要求等等,無一不是從這個“立意”衍生出來的。例如:古人畫松樹,有人取其剛直不阿的挺拔氣概,有人強調它四季長青的氣質,有人喜歡把松樹表現成冒雪頂風的勇士……。畫荷可以把它畫得濃郁豐盛,可以畫得淡雅清幽,可以畫得富麗鮮艷,也可以畫得水墨淋漓……。同一松樹,同一荷花,為什麼不同人畫起來就有這麼大的變化呢?這主要是“立意”的不同。作畫如同作文,要有所感而發。所謂“發吾所愛”就是說畫家把生活感受變為“意”,然後再去“發”。

“立意”不是憑空設想出來的,是需要從生活中感受得來的。有“物”有“我”,有“客觀”也有“主觀”,是主、客觀的統一。這個主、客觀統一的藝術形象就是“意境”。 “意境”是國畫創作思想中的一個關鍵問題。

習作,是指創作前,為學習研究的作品,是創作前必要的過程。在創作之前,通過大量習作,來探索創作中的某些問題,尋求最適當的解決辦法(如用筆、用墨、格調等)。習作與創作應當密切結合,相輔相成,才能把創作水平不斷提高。

臨摹是國畫學習方法中的一個重要手段。原因是國畫在表現方法中,筆墨程式較多,而這些筆墨程式對一個初學的人來說,僅僅從寫生來學習是不太容易的。即使能夠解決也要花費很大氣力,往往“事倍功半”。臨摹則可以在較短的時間,把古人長期累積下來的筆墨技法很快繼承下來,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有些人認為只要多寫生(素描速寫之類),就可以代替甚或取消臨摹,這是極端錯誤的。

古人很早就提出臨摹這一問題。南齋謝赫著名的六法論中,把“傳移摹寫”作為一法。所謂“傳移摹寫”就是臨摹。那時臨摹不僅是藝術教學中的一個方法,而且也是畫家所必須承擔的,在沒有印刷複製技術的時代,延續繪畫生命的重要方法。今天,臨摹對我們學習國畫仍是不可缺少的一門課程。

臨摹的主要任務是學習古人的表現手法,藝術處理乃至創作方法等等。筆墨運用、造型處理、構圖意匠及設色方法等,都可以透過臨摹細細體會古人的用心處,特別是那些僅僅以“外師造化”的寫生方法不容易解決的問題(即“中發心源”),更重要的是,既要注意其精華部份,也要注意其糟粕部份。學習古人作品,持全盤否定或全盤肯定都是錯誤的,因為任何古人的作品,也不是十全十美的。所以我們臨摹古人的作品,首先要選擇較好的稿本進行臨摹,因為一個稿本往往也不是每個方面都好。例如,筆墨很好,但構圖不佳等等。遇到這種情況,一定要想清楚如何作取捨,有所側重地吸收精華即可。

臨摹有多種不同的情況,有對臨、背臨、局部臨、擬臨等方法。“對臨”就是把選定的稿本放在旁邊,按照原來的樣子畫出來,力求畫像;用這種方法臨摹幾次之後,再背著畫出來,這就叫“背臨”。“背臨較難,但它不太受拘束,在筆墨運用上可以更自由一些,往往可以取得更生動的效果。而且運用“背臨”,可以逐漸過渡到自由運用的新階段。“擬臨”是“參以己意”更高階段的臨摹方法。臨出來的畫,既像“人家”,又有“自己”在內。這已經是帶有創建性的臨摹了。這與以複製為目的的那種純客觀的臨摹,是完全不同。有些特大的畫,一時臨起來不方便,可以局部的臨。總之,作為學習方法的臨摹,應該是靈活的,有目的性的,照樣畫葫蘆是不容易收到好的效果。

臨畫之前要把選定的稿本看深讀透,與習書法前的讀帖一樣。臨過之後,如果能寫出自己的心得體會,可以使臨摹效果更好一些。臨摹對一個成熟的畫也是很必要的,有些古代大家,到了晚年還不斷臨摹前人的作品,豐富自己。臨摹要與寫生結合起來,可以經常交替進行。臨摹是向古人學習,寫生則是向自然學習,兩者不可偏廢。



enews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