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256 手機稱王 顧客低頭

出自KMU e-News

(修訂版本間差異)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Publish (對話 | 貢獻)
(新頁面: 高雄醫學大學e快報 第256期  分享園地 =='''訊息稱王''' == 香粧品學系 陳冠年教授 曾幾何時,手機這玩意兒,從通訊用品,化身小秘書兼...)
下一個→

在2014年12月11日 (四) 08:32所做的修訂版本

高雄醫學大學e快報 第256期  分享園地


訊息稱王

香粧品學系 陳冠年教授


曾幾何時,手機這玩意兒,從通訊用品,化身小秘書兼掌上娛樂玩具,然後搖身一變,竟是社群互動寵兒,甚至成為有些人所說的「口袋裡的暴君」,讓大家時時刻刻臣服於它的魔力之下。且看看以下三則筆者見聞的實例:


場景一:餐廳裡,飯桌邊,祖孫三代,爸媽和孩子各自盯著手機螢幕,留下面面相覷的兩老和整桌的飯菜。


場景二:旅客氣急敗壞地向他投宿的旅館櫃台反應:他的房間裡收不到Wi-Fi,嚷嚷要換房間,否則無法成眠。


場景三:男子一手專心劃手機,一手端著熱騰騰咖啡,三歲孩童身旁經過,碰了腳,手機客一失神,滾熱咖啡淋下,孩童狂叫,背部灼傷。


手機勾魂攝魄的能耐,說穿了,來自它提供的多樣功能,不論通話、拍照,還是玩遊戲、看影片,在在令人愛不釋手。手機更強大的威力,在於與它搭配的線上通訊軟體,使其應用性無遠弗屆。許多APP程式供應生活上的資訊,讓人得心應手。線上社群通訊環境,迅速吸引廣大的愛用者投靠。


然而,多少人認真想過:到底誰需要訊息?何時需要?需要多少?這些都微不足道,因為手機的那頭是關心我的人,這才重要。人們總是有一種筆者稱之為”SIR”-分享(Sharing)、關注(Interest)和回應(Response)的需求,手機巧妙而即時地促使人與群體間的SIR需求得到滿足,而這種需求永無止境,因此,週而復始地,人們就一直期待手機裡冒出新訊息,捎來SIR,而不在乎多少時間無謂地耗費。


就像有些高度依靠地鐵的大都會市民,對於地面上的傳統交通型態已逐漸疏離,平時過分仰賴GPS導航的人,因沒帶手機而心生恐懼。「科學人」(Science American)雜誌表示現在網路已經取代朋友的功能,因為它更符合「友多聞」的條件,手機上網正是勝利組合。報載雲林縣一所國小的校長,因為使用某通訊廠商手機在山區經常通訊不良,困擾八年之後,煞有介事地在臉書上貼文,昭告親友與該廠商「離婚」,改投另一品牌的懷抱。此舉令人莞爾,也再次印證現代通訊廠品已經深入人們生活,那怕在窮鄉僻壤,或天涯海角,這區區一兩百公克的掌中物,早已成為我們朝思暮想、眼目不離的夥伴了。


撇開行銷的角度,手機的盛行塑造人群關係的新文化,發光的小螢幕取代多情的臉龐和深邃的眸子,人們習慣於躲在科技載體背後說話,甚於面對面的親切觀察,久而久之,衍生各種奇特的文明病象,付上可觀的代價。前陣子筆者更換手機,並非追趕流行,而是據聞舊機裡的「隱藏性瑕疵」造成它死當,不得不換。詢問得知,非智慧型手機產品,幾乎已銷聲匿跡。店家老闆笑笑說:「你要嘛不用手機,要嘛只能買智慧型手機。」真是消費者低頭的時代,螳臂擋車,無力招架。只好買一款最廉價的智慧型手機,告誡自己:寧將其當作半智慧型手機使用,儘量不被「網」(web)住或「絆」(line)住便是。


犯罪心理學有一「破窗效應」理論:路邊的ㄧ幢房子,玻璃窗原本完好,長久沒事,一旦有一面窗被敲破,接踵而來的,全部窗戶都被打破。換言之,某一現象原本不會出現,若單一事件未立即處理,將引發連串類似事件,終至全面改觀。數位時代,破窗效應更見頻繁,消費者若欠缺自覺,盲目追隨,恐難自科技魅惑(technology charisma)中脫身。大家都知道網路是什麼,不知不覺中它已改變我們的思維走向和行為模式,手機亦復如此。「亞洲週刊」專欄作家林沛理認為,當今的行動技術和智慧型手機並非個人自由和集體智慧的天敵,而是我們不能明智地使用它,以至於產生頭腦鈍化的結果。


手機是「理性」(head)與「感性」(heart)兼具的集合體,使用者享受它帶來的便利,提高問題處理的效率。同時,陷入對它的情感相依,難以自抑,隨時開機,盼望訊息。說來矛盾,手機正扮演一種角色:它能拉近人與人的心理距離,卻也讓我們對人產生了莫名的逃避。end


enews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