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47 【情緒管理】醫學生的“釋懷”與“釋壓”

出自KMU e-News

(修訂版本間差異)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第36行: 第36行:
'''教導學習如何『釋懷』與『釋壓』:'''
'''教導學習如何『釋懷』與『釋壓』:'''
-
##視壓力源,面對挫折感,衡量自己的情緒極限,瞭解自己情緒的臨介點在何處,在適當之時做合理的抒發。
+
#視壓力源,面對挫折感,衡量自己的情緒極限,瞭解自己情緒的臨介點在何處,在適當之時做合理的抒發。
-
##轉換環境,呼吸一下新鮮空氣(走走看看),調整自己。
+
#轉換環境,呼吸一下新鮮空氣(走走看看),調整自己。
-
##理性與感性的平衡;這是最基本的情緒管理方法,任何一種決定都是建立在感性的基礎上,感性提供方向而理性則是判斷準則。
+
#理性與感性的平衡;這是最基本的情緒管理方法,任何一種決定都是建立在感性的基礎上,感性提供方向而理性則是判斷準則。
-
##化危機為轉機,正如長水痘及打預防針一樣,發過了以後反而身體更健康,因為可增強身體的免疫力;常常面對自己的情緒也可以增廣見聞,讓自己更有經驗處理類似事件。
+
#化危機為轉機,正如長水痘及打預防針一樣,發過了以後反而身體更健康,因為可增強身體的免疫力;常常面對自己的情緒也可以增廣見聞,讓自己更有經驗處理類似事件。
-
##醫學教育要改變,不只強化對醫學知識探尋的能力,同時深化『態度教育』與『情意管理』,學習的態度影響同學們對自己情緒管理的能力,對失敗的容忍,為情緒找出口,態度是很重要的。
+
#醫學教育要改變,不只強化對醫學知識探尋的能力,同時深化『態度教育』與『情意管理』,學習的態度影響同學們對自己情緒管理的能力,對失敗的容忍,為情緒找出口,態度是很重要的。
學習如何『釋懷』與『釋壓』讓同學們在面對一些非理性的情緒臨介點,難以忍受的失敗所帶來的失落,有一套適應的方法,可為情緒解套。而從最近的社會情況來看,其實醫學生的情緒特質不僅需有EQ(情緒管理)能力,同時還要具備可以面對各種各式各樣情形的適應能力,學習適應與接受來自不同背景的學習方法,同學們的互動過程,及家人平日的陪伴與聆聽,師長們的留意與關心,一個緊密的同心圓,慢慢放大、相輔相成,學會互相砥勵,學習相處的同理心、學習認識挫折只是過程而不是結果,學會釋懷與釋壓,即使面對繁重課業,襲人的孤單,學習偶有的挫折,都可以更加從容、更能釋懷,會管理情緒也會適當排解,幫自己也幫別人,快樂學習,在青春的這一段不會留白也沒有遺憾。
學習如何『釋懷』與『釋壓』讓同學們在面對一些非理性的情緒臨介點,難以忍受的失敗所帶來的失落,有一套適應的方法,可為情緒解套。而從最近的社會情況來看,其實醫學生的情緒特質不僅需有EQ(情緒管理)能力,同時還要具備可以面對各種各式各樣情形的適應能力,學習適應與接受來自不同背景的學習方法,同學們的互動過程,及家人平日的陪伴與聆聽,師長們的留意與關心,一個緊密的同心圓,慢慢放大、相輔相成,學會互相砥勵,學習相處的同理心、學習認識挫折只是過程而不是結果,學會釋懷與釋壓,即使面對繁重課業,襲人的孤單,學習偶有的挫折,都可以更加從容、更能釋懷,會管理情緒也會適當排解,幫自己也幫別人,快樂學習,在青春的這一段不會留白也沒有遺憾。

在2015年8月18日 (二) 11:17所做的修訂版本

高雄醫學大學e快報 第47期  分享園地


【情緒管理】醫學生的“釋懷”與“釋壓”

醫學系主任賴春生


案一

2005.06.12 醫學生全裸自挖雙睪 連番冷笑不喊痛 某校醫學系二年級的男同學在租屋處鬧自殺,並刺傷阻止他的同學,傷人後將自己反鎖在房內,全身脫光,揮刀自宮,硬生生挖出二顆睪丸,在送醫過程中,沒有掙扎、喊痛,只是冷笑,懷疑可能是專業課程多、壓力大才會想不開。 案二

2005.06.15 醫學生燒炭自殺 科展大獎女學生 去年代表我國前往波特蘭,參加年度的國際科技展大賽,擊敗1千3百名來自世界各國的高中生,奪得英特爾(INTEL)傑出成就獎及大會獎植物學科,但年僅19歲便選擇以燒炭自殺方式結束璀璨年華,疑有計畫的自殺行為,遺留的生活手札中,提及對於離鄉背井讀書感到非常孤單。 是怎樣程度的『挫折』累積到讓他們輕易的放棄,拋下執愛的親人,離開同學、朋友與師長,選擇停止呼吸,讓這些醫學生們受不了而做出抱憾終身的事情,也許我們可以早一點發現,早一點預防,也許在課堂上師生親身學習經驗分享可以阻止,也許多一點的聆聽與關心可以幫忙,有很多可以的方法,我們都可以即時的發現。

問題在那裡 ???

接連二起的醫學生自殺案件,令人震憾,不禁在想,到底出了什麼問題?為什麼我們沒有早點發現?早點協助?為什麼他們會這麼想?是傾聽太少、課業太重、還是我們有代溝,是家長對學生的溺愛、無微不至的照顧,造成我們的醫學生如此不堪一擊,還是我們的醫學教育出了問題,從過去到現在,這樣的事件發生頻率已愈來愈頻繁,這樣我們的孩子未來如何獨立,如何成為一個具有判斷能力的良醫,我們應該正視這樣的問題。

世界各國的醫學生皆是成績優良的高中畢業生,在每個人的心中,對醫學生的印象無不是象徵“前途不可限量”,又聰明又有才華,在各種活動中亦有傑出的表現,在台灣的『考試』導向升學教育中可以通過層層的篩選,最後進入人人稱羨的醫學殿堂學習,照理說,這樣的孩子應該比同儕有更堅強的意志,可以承受學習壓力,通過各種艱難的考驗,但…實際上並非如此。

What is the point ???

  • 醫學系修業年限長(7年),是普通科系可以唸到研究所畢業的年限(大學4年+研究所2年+不幸重考1年),時間成本讓他們學習壓力沈重,陷入成績落後、補考、留級、退學的壓力漩渦中。
  • 醫學知識博廣精深,基礎醫學、臨床醫學的科目眾多,課業繁重,即使過去都是名列前矛,但與一群資優學生們同處學習,競爭後的失落、學習的適應不良,便會一一顯現。
  • 學校的幫忙在那裡?學校聽得見他們那股身為醫學生的『淡淡哀傷』嗎?這種哀傷比較像是挫折,當挫折累積到一種難以負荷的程度,就是那種淡淡的哀傷,很難表達,也不知如何釋放,所以溝通是很重要的。
  • 朋友及學長、學弟、學姐、學妹們,學習過程心事分享、彼此打氣,透過同儕們在生活與課業上的砥勵關心,也許更能快樂學習,當然親人的陪伴是最重要的,家人的關心往往是最重要也最需要,因為家人是最後一道守護防線。
  • 吵架了怎麼辦?心裡打結怎麼辦?醫學生多數都是自尊心很高的資優生,因為習慣了大家都聽從他,便忘了怎麼彎腰去和別人相處,例如有些同學關係很不好,但要教他們打破的這種狀況,這是理想化嗎?不是,這是要去實現。就像將來遇到病人也不是你所能選擇的病人。
  • 心有千千結,醫學生面對學習的壓力、出外求學的孤單、學習的適應不良,如何把壓抑的情緒消化,挫折感逐一分解,學校與家長、同學們都要運用智慧排解。

教導學習如何『釋懷』與『釋壓』:

  1. 視壓力源,面對挫折感,衡量自己的情緒極限,瞭解自己情緒的臨介點在何處,在適當之時做合理的抒發。
  1. 轉換環境,呼吸一下新鮮空氣(走走看看),調整自己。
  1. 理性與感性的平衡;這是最基本的情緒管理方法,任何一種決定都是建立在感性的基礎上,感性提供方向而理性則是判斷準則。
  1. 化危機為轉機,正如長水痘及打預防針一樣,發過了以後反而身體更健康,因為可增強身體的免疫力;常常面對自己的情緒也可以增廣見聞,讓自己更有經驗處理類似事件。
  1. 醫學教育要改變,不只強化對醫學知識探尋的能力,同時深化『態度教育』與『情意管理』,學習的態度影響同學們對自己情緒管理的能力,對失敗的容忍,為情緒找出口,態度是很重要的。

學習如何『釋懷』與『釋壓』讓同學們在面對一些非理性的情緒臨介點,難以忍受的失敗所帶來的失落,有一套適應的方法,可為情緒解套。而從最近的社會情況來看,其實醫學生的情緒特質不僅需有EQ(情緒管理)能力,同時還要具備可以面對各種各式各樣情形的適應能力,學習適應與接受來自不同背景的學習方法,同學們的互動過程,及家人平日的陪伴與聆聽,師長們的留意與關心,一個緊密的同心圓,慢慢放大、相輔相成,學會互相砥勵,學習相處的同理心、學習認識挫折只是過程而不是結果,學會釋懷與釋壓,即使面對繁重課業,襲人的孤單,學習偶有的挫折,都可以更加從容、更能釋懷,會管理情緒也會適當排解,幫自己也幫別人,快樂學習,在青春的這一段不會留白也沒有遺憾。

懇請 全校的老師,特別是導師,撥些時間,多與我們的同學接觸溝通,也懇請我們的同學放開心胸,人生的道路無限寬廣,山不轉路轉,多與同學、老師來往,你我當覺悟,驀然回首時,挫折與不快正是我們成長的強心針,向前看,有好多好多的路任憑抉擇,加油!高醫人!


enews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