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301 以民意為依歸是執政的法寶
出自KMU e-News
Okiayu (對話 | 貢獻)
(新頁面: =='''以民意為依歸是執政的法寶'''== 本校 楊俊毓副校長<br/><br/> 據報載,民眾對蔡英文總統執政之不滿意度已超過滿意度,已進入民調所...)
下一個→
當前修訂版本
以民意為依歸是執政的法寶
本校 楊俊毓副校長
據報載,民眾對蔡英文總統執政之不滿意度已超過滿意度,已進入民調所謂的「死亡交叉」,與五月二十日風光上任的民調已不可同日而語,為確保決策效率,十月起蔡總統每周親自主持黨政恊調會議,期挽回日益低糜的民調與聲望。
經濟發展為國家致富圖強的基礎,齊桓公善用能者管仲治齊,即是先由發展經濟著手,管仲提出「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的以經濟為主導的政治方針,流通貨物,聚積國家財富,富國強兵,使齊桓公成為「一匡天下,九合諸侯」中國歴史上的第一個霸主,這說明了一個國家的治國之道,要有經濟繁華的社會,才是長治久安的基礎,才會有文明的昌盛與發展。
司馬遷的《史記》「貨殖列傳」也肯定工商經濟活動與發達的重要性,主張唯有百姓安居樂業,才有辦法建立富而崇德的高尚社會,因此太史公說「禮生於有而廢於無」,意思是說禮產生於富有而荒廢於貧窮,人富則仁義附焉。
最近社會暴戾的抗議事件頻傳,除了議題之爭議性外,其實某種程度反應了孟子所說的「富歲子弟多賴,凶歲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爾殊也,其所陷溺其心者然也」,這意思是說長時期低經濟成長,年輕人長期低薪,社會苦寒,容易使社會走上暴戾憤恨之路,這並不是天生如此,而是受經濟壓力影響而形成的不同的作風。
我國歴代歷朝,最後促使朝代衰敗的,必定是因為經濟崩潰使然,即便是民主體制的國家,政黨輪替,也都與當時的國家經濟財政有關,這是千古不易的法則,所以孔子答子貢問政,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執政者治國的優先順序不言自明,可不慎乎。
管理學大師彼得杜拉克說過「管理是把事情做對,領導則是做對的事情」,什麼叫做做對的事情呢?其實就是「與人民同好惡」,要做到「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同時也要「令順民心」所發布之命令或政策都要順應民心,百姓希望的就給他們,百姓反對的就廢除它。
《大學》一書更強調所制定的法令都要先從自己本身和家人開始體會設想,如果法令或政策使用在自己本身或自己的家人,都覺得無法忍受,而要求別人或人民來遵守,那是不合乎人情事理的,也是絕對行不通的,這就是《大學》一書所說的「治國在齊其家」的道理。
太史公評論管仲成功的主要原因在於其施政理念淺近,容易實行,「論卑而易行」,且能「與俗同好惡」。見賢而思齊,人民對於「治國平天下」的希望都寄託在執政者身上,執政者須要有隨時反觀自省的警覺,否則國政衰敗,會弄得民心愁苦,民怨沸騰,執政者不可以不慎啊!
為政在人,在於領導為政的人的智慧,有智慧的領導人,任何環境都不會為現實所困,國家大事就是要靠領導人的見地與高瞻遠矚的眼光來處理解決,「世事正須髙著眼」。其實,人民對政治是很敏感的,就像植物與樹木對水土地質也是很敏感一樣,領導人要知道,政治就像生活在水中的蒲草與蘆葦一樣,只要有一點點水和泥土即可很快的茂盛起來,也就是說任何政策的小確幸,民心都是有感的,民意都會支持的,這就是《中庸》所說的「人道敏政,地道敏樹,夫政也者,蒲蘆也」的道理。
任何國家的領導人都是眾望所歸,眾怨所集的焦點,如果領導人菽麥不分,完全沒有體認民間疾苦,民調與聲望自然低落,反之,只要領導人體察民意,做任何決策以民意為依歸,只要有好的政䇿出來,人民就願意來接受,民調和聲望自然很快就會起來,簡單的說,為政之道無它,就是要知道給(給人民好的政策)就是取(獲得民意支持)的道理,這是為政的法寶,「知與之為取,政之寶也」。
- 編按:轉載自蘋果日報,原文出處:https://goo.gl/Dvp6v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