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305 一路向南之後:從失衡變調的人情味淺談「心」南向政策─文化隔閡與認知差異的碰撞

出自KMU e-News

(修訂版本間差異)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Okiayu (對話 | 貢獻)
(新頁面: 高雄醫學大學e快報 第305期  國際事務處專題 == '''一路向南之後:從失衡變調的人情味淺談「心」南向政策─文化隔閡與認知差異的碰撞''' =...)
下一個→

當前修訂版本

高雄醫學大學e快報 第305期  國際事務處專題

一路向南之後:從失衡變調的人情味淺談「心」南向政策─文化隔閡與認知差異的碰撞

學術合作組 黃斌組長、黃湘瑩

  「新南向」,儼然是新政府執政走馬上任後,銳意加強與東南亞及南亞區域國家社會的關係,堪稱傾舉國之力所推動的政策,更是當前網路上熱搜的關鍵詞彙之一。東南亞成為話題,其實本質上就是一個問題,更反映台灣反思能力的欠缺與匱乏。長期以來,台灣對東南亞相關的政策,包括台商、台僑、東南亞新住民、東南亞移工、僑生等,不僅僅只是零散、斷裂的,更充斥著許多的矛盾與衝突,缺乏「跨文化」的全貌角度與國際視野。

  國立暨南大學東南亞所研究生陳麗郁在《天下雜誌》網路意見交流平台—獨立評論@天下「南向論壇」所刊載《南向詮釋──人、文化與博物館》一文中,明確指出台灣長久以來對東南亞的認知,始終停滯在這樣文化不對等的狹隘思維之中,對人文(Humanity)層次的思考近乎失能,眾人卻視若無睹。已故瑞士最負盛名的二戰後德語文學代表人物,馬克斯•弗里施(Max Rudolf Frisch)說過:「We asked for workers. We got people instead.」語意充滿反諷,卻也發人省思。姑且不論政策是否因大環境而適度變更或調整,如果新南向政策的「人」只停留在「人力資源」層次與欠缺對話的對等基礎,而不是「人本」的思維,以寬廣多元、和諧尊重角度,建立溫情敬意、差異理解的人文觀點,無疑只是台灣自我膨脹的意識形態主義。

  根據內政部統計,截至2015年6月底,在台的外籍人士,不包含中國大陸及港澳人士,計有77萬5332人,其中東南亞外籍移工人數已突破57萬9千人,較2014年同期增加了6萬3千人;加上尚未歸化取得國籍的東南亞外籍配偶5萬1000人,合計約63萬人,已占台灣總外籍人口的81%。此外根據2014年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統計,目前台灣已有超過 48萬人為外籍配偶,其中 13 萬人就來自東南亞國家。當我們高唱「以人為本」,積極擘畫與布局東南亞連結的遠大藍圖的同時,應當更謹慎思考「多元」與「人本」的核心價值,而非只是淪為口號的「舊酒裝新瓶」。人與人是雙向互動的,族群間、國與國亦然。唯有「尊重多元、尊重文化差異、平等、不歧視」,才能真正摒棄台灣社會長期以來將「東南亞國家視為落後、比台灣發展遲緩的區域」的歧視與標籤化,跳脫以經濟力來評定異國文化的先入為主思維。身為接待社會的台灣,一味擔心人口素質降低,而對這些新住民採取質疑態度時,是否也該反省,我們提供了什麼樣的條件與環境吸引所謂「高素質」的人口移入,而又是以什麼樣的態度來對待現今已移入的人口呢?

  《孫子.謀攻篇》有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台灣南向逾二十年,直到2014年8月1日,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才率先成立全台大專院校首個也是目前唯一的東南亞學系,與該校人類研究所合併招收大學部學生;而國立政治大學外語學院及外文中心雖自2009年開始,即已針對該校大學部、碩士班、博士班及在職專班開設「東南亞語言文化學分學程」,開設越南文、泰文兩種語文課程,卻也遲至2015年才著手籌備東南亞語言系,地理位置上身處亞洲的台灣,確實應該徹底反思為何全台大專院校多達一百餘個外文(英語)科系,所開設的語言科系多以歐語系為主,顯而易見台灣長期對同樣歷經殖民統治的東南亞諸國語言、歷史與文化的漠視。這種遙遠且陌生的文化隔閡,在缺乏認知的基礎下,台灣又該如何拉近與東南亞的距離,建立互動多元的關係呢?

  「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是台灣媒體最常、也最愛引用的一句標語,然而人情味究竟是什麼?公民素養、謙卑與禮貌,才是人情味的根本。一個社會如果缺乏包容,就無法擁有寬廣的眼界,更遑論理解尊重文化差異的重要性。隨著全球經濟板塊的移動,東南亞地區在全球政治經濟地圖上的位置已日形重要。台灣四百年來的發展,與東南亞息息相關,而台灣未來五十年的發展,也絕對依賴東南亞。不論就歷史、經貿、與社會人口變遷角度而言,台灣已經踏上與東南亞相互融合、共存共榮的道路,面對與東南亞新興國家接軌,台灣除了需要培育一群能在國際間移動的人才,更應該抱持著謙卑、全貌性的思考觀點(holism),以歷史文化為根基,以社會科學為觀察來學習。

  新南向政策,關鍵在於「心」而不是「新」,更不該只是「把東協視為台灣的內需市場延伸」;台灣地處亞洲,無論是東亞、東南亞或南亞,都是台灣必須用心去了解和經營的區域,對鄰居親切和善,「用心了解」、「誠心交往」、「以同理心推動合作」,才能真正建構「互為主體、國與國間」,以文化理解為基礎、以人道關懷為立場的經貿往來與互動,落實多元互動的精神。台灣必須勇敢承認自己也是東南亞的一份子,傾聽對話,才能在心態上做好準備,從東南亞的角度觀察國際政經情勢,與東南亞的前途高度融合,成為東南亞各國社會與人民的永續發展的協力夥伴,而不是充滿優越感、始終以「先進」自大自傲的外來者。

  一路向南以後,是令人殷切期盼、拓展新局的大東協區域璀璨旅程,抑或只是短視近利或只顧及台灣利益的作為?希冀台灣社會中能以接納與尊重的態度來看待不同的文化,揚棄偏見與歧視,跨越族群的藩籬。若心態不改,台灣人到東南亞終究是只是過客,勢必將重蹈過去李登輝時代到陳水扁任內南向政策的慘淡結局,最終皆鎩羽而歸。尤其2013年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提出的「一帶一路」外交政策,已經將東協諸國緊密綑綁;當大陸的「新絲綢之路正」正在積極延伸擴展,戰略布局皆已到位,台灣究竟凖備好了嗎?


enews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