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339 君子不器--談人文教育與學用合一
出自KMU e-News
Okiayu (對話 | 貢獻)
(新頁面: 高雄醫學大學e快報 第339期 一方清靜 人文e館 == '''君子不器--談人文教育與學用合一''' == 通識教育中心 李玲珠副教授 '''「生,...)
下一個→
當前修訂版本
高雄醫學大學e快報 第339期 一方清靜 人文e館
君子不器--談人文教育與學用合一
通識教育中心 李玲珠副教授
「生,燦如春花;死,美如秋葉。」(泰戈爾《飛鳥集》)
「生命」是在「生」、「死」之間所建構,然而,所建構出的內涵卻是人人各異,可以天差地別。高等教育究竟要培育出什麼樣的生命?生命的色彩可以是燦美,也可以是蒼白;但要在什麼樣的生命沃土上,接受什麼樣的學習歷程灌溉,春花與秋葉才能綻放出燦美、才能生死無憾?若僅靠學用合一的專業教育,生命終究會是什麼樣貌?
學、用是否合一?已成為檢視教育成效的重要指標。但究竟什麼是「用」?職場上,「致用」的內涵又包括什麼?如果,能在職場上成為高度「學用合一」的專業人士,這樣的人生是否就沒有缺憾?如果,生命的漫漫長途只剩下工作,這樣的人生滿意度還剩多少?「學用合一」能帶來的終極幸福感又有多少?換言之,若僅談「學用合一」的專業教育,能解決人生所有難題嗎?如:親密關係的經營?人際和諧的維繫?身心健康的維護?生老病死的勘透?存在價值的尋覓?高等教育若不希望淪為職業訓練所,則仍應堅守的理想又是什麼?
文化傳統中,對培育所謂的社會菁英,絕不僅以「學用合一」作為終極目標,所以儒家的孔子認為:「君子不器」(《論語‧為政》),道家的莊子也認為:「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人間世〉),轉換為現代思維,都是在專業的基礎上,強調人的潛能是可以在專業的框限下、力求超越,「學用合一」是基礎,超越是無限,二者兼具,可能才是人文教育關注的「合一」。面對雲端時代的高度變動,今日以為的「有用」,明日就有可能被取代而「無用」;面對跨領域的整合需求,學生「學」的範圍已無法侷限在單一專業,其「用」是否也可能超乎體制內教育的想像?面對如此高變動與高整合,但養成過程相對穩定、單一專業的教師們又該如何教導學生新世紀的「學用合一」?
因此,以「學用合一」作為教育目標之一是毋庸置疑的,或許更值得關切的焦點應在於:學校與教師們如何給學生「學」的整體內涵?如何引領學生產生「用」的連結?通識教育、人文教養若應作為專業教育的基礎,如何才能不成為「廢課」、而是終生受益的「用課」?學用合一應具什麼內涵?何以不能將通識課程、人文教養全由中等以下學校承擔,高等教育不能僅教授專業課程?又,何謂素養?知識能否等同素養?如果「學」僅發生在教室、學校裡,課堂學習必然受限於時間、空間、形式……等因素,「用」的真實檢核卻多在學習的未來式、在高度競爭的職場裡,教師的教學準備又該是什麼?一連串問題的解答或許正是緩解當前學用落差的關鍵,也才能落實完整、縝密的學用合一理想。
- 後記:
本文乃應本校人社院論壇之邀所撰寫。近日聽聞又一樁自殺事 件,令人喟嘆!逝者已矣,若無法承擔她一絲一毫痛苦,只能祝禱;妄加揣測,也可能是對生命的不夠尊重,對人生、人性的無知。
然而,生命存在實猶如「劇場」,在不同場域中,我們扮演不同的角色:父母、子女、夫妻、主管、部屬……,好演員該盡責演出,把角色演好,但不能入戲太深、對「角色」過度認同;因為再好的戲碼、角色都有「謝幕」時刻,離開「舞台」,別忘了「自有我在」!舞台之外,該有安頓生命的另一方天地,這是重要的自我平衡力量。覺察「人生劇碼」的高度變動,不執取單一角色,才能在各種角色、各個場域、「上台」「下台」中任運自在。這就是人文教養的「學用合一」,何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