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358【月印萬川-高醫經典人物】仁心熱血,造福人群—張建國

出自KMU e-News

(修訂版本間差異)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Okiayu (對話 | 貢獻)
(新頁面: 高雄醫學大學e快報 第358期  【月印萬川-高醫經典人物】 == '''仁心熱血,造福人群—張建國''' == 300px *本校醫學系...)
下一個→

當前修訂版本

高雄醫學大學e快報 第358期  【月印萬川-高醫經典人物】

仁心熱血,造福人群—張建國

  • 本校醫學系第二十屆畢業
  • 現任: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研究副院長
  • 曾任:本校研發長、本校附院副院長、本校附院檢驗醫學部及分子醫學科主任、國科會傑出特約研究員、中國醫藥大學研發長

  僅僅只是待在中國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的檢驗醫學部門外,就可以感受到一種讓人想要止住呼吸的專業氛圍。迎面走來了一位身著白袍的醫師,不需要太多的辨認,僅僅憑著臉上的招牌笑容,以及寬廣飽滿的額頭,就知道他是高醫的傑出校友張建國教授。

  張教授是高醫醫學系第二十屆學生,畢業後先服役兩年,退伍後返回北部工作,先後在臺北市立仁愛醫院、臺北馬偕醫院、中國醫藥學院的內科、檢驗科、解剖病理科、中醫科、分子醫學科領域服務,致力於分子醫學、基因遺傳學和血液學上的研究,也曾到美國耶魯大學內科部血液科進修一年半的時間。他在檢驗「地中海型貧血症」(thalassemia)、「蠶豆症」(G6PD缺乏症候群)等遺傳疾病上有極大貢獻,連續幾年獲得國科會傑出研究獎。如今國內的產前檢查都是採用他的方法來檢驗產婦肚中的胎兒,使得帶有地中海型貧血的新生兒比例大幅降低。優異的研究成績,讓他在2013年還獲選為國科會傑出特約研究員。

  憶起過去在母校的時光,張教授笑著說高醫的學風很自由,大多崇尚自主的學習。他本身很熱衷於學習中醫,是校內社團國醫社的社員,在課業之餘,研習中醫、練習針灸是他另類的興趣,他也時常請一些講師到社團教學。他開玩笑地說,也許現在國醫社的社課講義,都還是他編排的呢!對中醫的熱情與認真,讓他在就學期間就考取了中醫師的執照,這在當時,是非常難得的一件事。

  談到學生時期最令他印象最深刻的事情,張教授描繪了一個現今不復存在的風景,風景背後是一個關於杜聰明院長的浪漫故事。據說曾經留學於京都大學的杜聰明院長,回到臺灣後仍然非常懷念並且嚮往在日本的景色,希望高醫能和京都大學一樣,於是便在高醫裡種了一排的楓仔樹。可是大概是因為高雄太熱了,張教授說他始終沒有看過葉子紅過。

  擁有內科專科、臨床專科和中醫師執照的張教授,在學期間對於自己的未來計畫和人生看法、其實仍是模模糊糊。他現在所處的工作領域,大都是當年課堂所沒有教的,若有教的,也只是輕輕帶過。不過一次學術交流會上的偶然機遇,為他開啟了一扇門;藉由和其他人的交流和技術的切磋,讓原本就對血液檢驗有興趣的他,決定走進這個領域。雖然中間他任職過不同的醫院,也在工作上做過不同的取捨,但不變的是,一路走來、全心投入於血液分析和檢驗中,一做就是幾十年。他謙虛地表示,等到現階段的研究高峰過了,要再創新的高峰應該是難了,日後可能會考慮轉往生技公司做其他的研發,希望能持續有新的成果。

  以現在的眼光,再回頭看過去所處的學生時代,張教授以自己的例子,勉勵高醫的學子:「不知道要做什麼、無法確定未來要做什麼,都沒關係,但是一定要秉持著良好的態度去看待事情,然後一步步在嘗試中學習。」確實,當一個人有了好的心態、正面的思考,不論是看人或是看事情,都能找出個人可努力之處,以樂觀、開朗的心情去投入、去努力。張教授也提醒學子們切勿投機取巧,並且盼望學弟妹在求學過程中,發展出成熟的人格。 張教授對母校一直有著一種緬懷之情,雖然他沒有經歷杜聰明擔任院長的年代,但隨著繼任師長的接續和傳承,讓他對於杜聰明院長倍感尊敬,尤其推崇他「樂學至上,研究第一」的校訓。

  張教授對於高醫在南部地區的名聲予以肯定,一如當年杜聰明院長所企盼的:「北有臺大,南有高醫」。雖然目前國內多了好幾所醫學大學,但高醫在臺灣仍有相當的地位。當然,他還是希冀未來能有更多的資源能夠投注在研究與教學上,讓學生們能夠繼續承先啟後,發揚高醫聲譽;同時,他也期盼高醫的學生,能夠更瞭解高醫的歷史和故事,薪火相傳。

(本校心理系廖苡婷 撰稿)


  • 編按:自284期起,「人文e館」單元轉載【月印萬川-高醫經典人物】


enews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