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144 抗甲型H1N1流感天然藥物開發

出自KMU e-News

(修訂版本間差異)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Yufech (對話 | 貢獻)
(新頁面: 高雄醫學大學e快報 第144期  藥學院 專題 == '''抗甲型H1N1流感天然藥物開發''' == 天然藥物研究所 張芳榮教授/吳永昌 教授 流行性感冒好...)
下一個→

在2009年11月20日 (五) 09:40所做的修訂版本

高雄醫學大學e快報 第144期  藥學院 專題



抗甲型H1N1流感天然藥物開發

天然藥物研究所 張芳榮教授/吳永昌 教授

流行性感冒好發於季節變化且在冬季的盛行率達到高峰,流感因而每年奪去多人性命。目前一些有機藥物,例如金剛烷胺(amantadine)、金剛乙胺(rimantadine)、利巴佛林(ribavirin),被用於流感治療。然而,抗藥性流感病毒常快速產生,而且流感病毒表面蛋白基因組成發生突變將嚴重影響流感病毒的抗原表現且將突變為新的流感病毒株,近一兩年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即為一例。

甲型H1N1流感病毒屬於一種A型流感病毒,依其表面抗原的血球凝集素(haemagglutinin)、神經胺酸酶(neuraminidasee)分類為H1N1型。今年 (2009) 三至四月於墨西哥爆發疫潮,之後快速蔓延到世界各國。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全球199個國家通報病例達48萬人次,並造成超過六千人死亡。在台灣,根據疾病管制局的統計資料顯示,今年七月到十月共計550位病患因新流感住院,其中27人死亡。

目前對抗甲型H1N1流感除了預防性的疫苗外,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病患多以克流感 (Tamiflu) 以及瑞樂沙 (Relenza) 為首選治療藥物,克流感的主要成份是oseltamivir,瑞樂沙的主要成份為zanamivir,皆屬唾液酸(sialic acid)類似物,同為神經胺酸酶的抑制劑,使受感染宿主細胞內的新病毒顆粒無法釋放,而阻止流感病毒的擴散。目前,亦出現對克流感具有抗藥性的病毒株。因此,製備專門對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藥物組合物成為重要課題。 除了化學合成藥物,由植物藥獲取的天然物也是開發抗流感病毒藥物之契機。本實驗室與醫學系微生物學科蔣連財教授合作,進行天然物的抗病毒活性篩選,結果發現繖形科 (Umbelliferae or Apiaceae) 阿魏屬植物 (Ferula assa-foetida L.) 萃取物具有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活性。此植物的根部原為治療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 (Spanish Flu, type A influenza, H1N1 subtype) 最重要藥物,然而近一百年來,沒有研究將其純化合物進行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活性之測試。經活性導引分離發現,其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活性源自於該藥材的倍半萜香豆素 (sesquiterpene coumarins)。本研究成果已剛發表於J. Nat. Prod., 2009, 72, 1568-1572。本篇報導榮獲J. Nat. Prod.及美國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選為breaking news,並於今年九月時受到洛杉磯時報 (LA times) 之報導。該論文並於本季在J. Nat. Prod. 網站高居下載次數之第二名。目前已進行台灣與美國專利之申請。


enews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