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413 EMI雙語化學習計畫與通識教育課程之教與學

出自KMU e-News

(修訂版本間差異)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Okiayu (對話 | 貢獻)
(新頁面: 高雄醫學大學e快報 第413期  通識教育中心專題 == '''EMI雙語化學習計畫與通識教育課程之教與學''' == ■語言與文化中心 蔡蕙如主任<br/>  ...)
下一個→

當前修訂版本

高雄醫學大學e快報 第413期  通識教育中心專題

EMI雙語化學習計畫與通識教育課程之教與學

■語言與文化中心 蔡蕙如主任

  為了因應全球化與數位科技發展之趨勢,教育部已於2021年9月啟動「大專校院學生雙語化學習計畫」以培養我國新世代人才的國際溝通力。該計畫係國家重點產業邁向國際布局的關鍵,意即將大專校院學生的學系專業知識透過英文直接習得,進而養成其具備與國際專業人士溝通合作及全球移動的能力。
  依據教育部「高教雙語政策願景與規劃重點」其計畫指引對於EMI課程(English-Medium-Instruction Courses)的定義是:「在英語非母語的教育機構(non-English speaking institutions)所提供的學習課程,其內容的傳遞、師生互動、學習及學術支持教材、學習成果展示與評量100%使用英語。」EMI雙語教學計畫聚焦於「重點培育」及「普及提升」兩大主軸之推動,強化大專校院學生的英語能力,也就是由大專校院端推動全英語課程,藉此全面提升高教國際競爭力。換言之,EMI雙語教學刻正於臺灣諸多大專校院雷厲風行地展開,本校當然無法置身事外。因此,自本校醫學院名列「重點培育學院」之一並獲得經費補助後,通識教育中心也配合計畫內容,著手加強高醫學子大一英文的學習成效,使之具有相當程度的英文聽、說、讀、寫之能力以應對其專業EMI課程的學習。同時,也開設全英授課的通識教育課程,除了讓本校國際生修讀,更鼓勵本地生選課,與之共同上課,俾利形塑高醫在地國際化的校園教、學氛圍。
  本中心自110學年起規劃並執行EMI及其相關之遠距教學,說明如下:
  一、EMI課程方面:過去,針對本校國際生(含專班)修讀通識教育課程之需要,就已開設全英授課的相關課程,現階段已發展出8門通識課,計有「生命科學」、「學習與生活」、「影像、教育與多元社會」、「希臘史詩悲劇故事導讀」、「臺灣音樂與當代作曲家賞析」、「莎士比亞選讀」、「語言與科學」、「醫事法規導論」。
  二、遠距課程:目前正積極規劃採用美國耶魯與哈佛大學的「幸福學」線上課程,以及由通識教育中心之七大領域各推薦並通過審查一至兩門Coursera線上課程(全球最大線上學習平台,課程由多家國際知名大學的學者講授),鼓勵大一新生於暑期先修,如完成其學分者,得以相關文件證明申請抵免本中心相關通識教育學分。
  以英文作為通識和專業教育課程之講授與學習的介面,對於教師和學生而言,實為不易之挑戰。就學生面來看,教師以英文解說專業或通識課程可能形成知識習得的障礙,要破除此一「知識障」,學生就必須致力英語能力的提升。語言與文化中心已擬定逐年提高大一英文以全英授課之比例、強化學生的英文寫作與口語表達,同時舉辦英文演講及辯論比賽,並由外籍教師指導英語學習角活動,還有招募英語極優的TA帶領同儕參與英語讀書會以期 銜接專業系所EMI課程及提升其原文書閱讀與理解等正式課程和學習活動,進而達至學生充實其英語聽說讀寫力及應用於學習專業課程的目標。
  就教師面來看,教師為熟習以英語授課、強化其全英教學能力,本中心亦辦理EMI教學經驗分享講座、培訓課程TA,期能提升通識和專業教師之EMI教學知能及提供其執行EMI課程所需之支援。
  一項新的教學計畫與策略的推動需要師生建立共識、合作共學,才能產生良好的教學品質與成效。未來,學校將會建置檢視教師全英語授課之教學品質及學生學習成效的機制。當然,針對學習落後的學生,也會加以輔導。希望教師能透過EMI 課程的教授平衡學生在語言(英文)與專業知識上的學習,內容亦可涵蓋對跨文化的認識,以降低異國文化隔閡而能溝通順暢。簡言之,教師應培育學子兼具「專業力」、「人文力(跨文化)」及「英語溝通力」,讓他們成為新世紀職場所需要的人才。同時,期許高醫學子們跨出學習舒適圈,為加值個人的專業力與英語溝通力而用功不懈,練就自己成為職場中炙手可熱的優質國際人才。

enews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