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434 學生使用生成式人工智慧進行學術工作的教師指南

出自KMU e-News

(修訂版本間差異)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Okiayu (對話 | 貢獻)
(新頁面: 高雄醫學大學e快報 第434期  分享園地 =='''學生使用生成式人工智慧進行學術工作的教師指南'''== ■本校醫學院 劉克明名譽教授<br/><br/> ;學...)
下一個→

當前修訂版本

高雄醫學大學e快報 第434期  分享園地

學生使用生成式人工智慧進行學術工作的教師指南

■本校醫學院 劉克明名譽教授

學生使用生成式人工智慧進行學術工作的教師指南 (Instructor Guidelines for Student Use of 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for Academic Work):

  美國南加州大學資訊服務的學術評議委員會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s Academic Senate Committee on Information Services) 建議所有南加州大學學院 (USC schools)、學術部門、和教師採用以下關於學生利用 “生成式人工智慧 (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進行學術工作的指導方針。

  教師應鼓勵南加州大學 (USC) 學生探索 “生成式人工智慧 (AI)”,使用這些新工具於創造、分析、和評估新概念和想法,從而激發他們產生他們自己的學術作品。在進行這種探索之前,教師應該幫助學生認識到,一些當代人工智慧產生的內容可能是經過特別地設計以顯示合理的和有說服力的,但有時候實際上是不正確的。

  隨著 “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 (ChatGPT)” 的引入而浮出水面的許多問題 —— 關於學術誠信 (academic integrity)、作者身份 (authorship) 和引用 (citations)、學生參與 (student engagement)、錯誤訊息和虛假訊息(misinformation and disinformation) 的問題 —— 是過去高等教育和社會在反應數位素養 (digital literacy) 需求時所遭遇到的問題。 我們建議 “生成式人工智慧 (generative AI)” 只是南加州大學 (USC) 數位素養工具的最新成員。

  最後,該委員會讓教師自行制定關於學生使用 “生成式人工智慧 (generative AI)” 的課程政策。任何指定的個別教師決定的任何內容都應在課程材料中清楚地傳達給學生。然而,委員會建議教師們提醒學生,從任何來源(從教科書和期刊文章到網路資源再到生成式人工智慧)的全部或部分獲取的學術作品,以及隨後將這些材料作為學生自己的作品呈現(無論是該材料被逐字的或近乎逐字地解釋或複製)構成學術誠信的違規,除非教師另有准許。 個人的作業和考試可能有與原創作品相關的額外具體的要求,教師應明確規定這些要求。

  由於生成人工智慧是一個不斷發展的領域,委員會鼓勵南加州大學的教師們開始更多地了解生成式人工智慧,以便他們能夠更好地調整他們的教學法並成為不斷發展的教育工作者。


學生使用“生成式人工智慧”進行學術工作的現狀(2023 年 2 月中旬) (The Current State of Student Use of Generative AI for Academic Work (Mid-February 2023)):
指南的局限性 (Limitations of Guidelines):

  我們在本文件中的重點是狹窄的:強調南加州大學的教師們,今天需要採取的步驟來確定和聲明他們對學生使用生成式人工智慧進行學術工作的期望。在接下來的幾週和幾個月裡,我們預計南加州大學的學術界將被要求參與更廣泛的關於生成式人工智慧及其在學術界和社會中的地位的對話。

什麼是 ChatGPT,它能做什麼 (What is ChatGPT and what can it do)?

  ChatGPT 是一款根據提示產出文章的 “免費線上人工聊天機器人 (A free online artificial (AI) chatbot)”,自 11 月 30 日推出以來受到了不知多少的關注度。它如此迅速流行的原因之一,每月活躍使明人數超過 1 億,變成為歷史上增長最快的消費者互聯網應用,是因為它可以輕鬆快速地按需求產出文章。例如要求 ChatGPT 寫一篇關於 “約翰·斯圖爾特·穆勒 (John Stuart Mill) 對工資基金放棄的學說,對古典經濟學的影響的五段文章” 或 “解釋當人們說 ‘知識是知道弗蘭肯斯坦 (Frankenstein) 不是怪物,但智慧是知道弗蘭肯斯坦是怪物” 或“寫一首關於 Clay Helton 的十四行詩”,它會在幾秒鐘內創造似是而非的、類似人類的文章回應。

  學者、研究人員、和教育工作者已經證明,如果提示正確,“免費線上人工聊天機器人 (ChatGPT)” 可以:

  • 通過沃頓商學院 MBA 級營運管理課程的期末考試 (Pass the final exam of an MBA-level Operations Management class at Wharton)
  • (勉強)通過明尼蘇達大學法學院考試的問題 ((Barely) pass questions on a law school exam at th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 通過美國醫師執照考試的全部三階段測驗 (Pass all three exams that comprise the United States Medical Licensing Examination
  • 之前沒有任何專門行業經驗,但通過谷歌的編碼考試和面試,達到入門級軟體工程師的水平 (Pass Google's coding exams and interviews at the level of an entry-level software engineer with no prior industry experience)。
學生是否已經在使用 ChatGPT 進行學術工作 (Are students already using ChatGPT for academic work) ?

  是的。 學生們開始將 “免費線上人工聊天機器人 (ChatGPT) “ 應用於他們的學術工作。 在 2022 年底,對美國大學院校目前就讀的 1,000 位學生進行的一項全國調查中,近三分之一的學生表示他們已經使用 ChatGPT 來完成書面的大學作業,而該群中近三分之二的學生表示他們已經使用過它於 50% 或更多的作業。我們預計今天這兩個百分比會更高。

是否有其他生成式人工智慧文章的工具,如 ChatGPT (Are there other generative AI text tools like ChatGPT) ?

  是的。ChatGPT 只是即將普及的人工智慧生成工具浪潮中的第一個。生成式人工智慧是算法和工具可用於創造新內容,包括音頻、代碼、影像、文章、模擬和視頻。 該領域最近的新突破有可能徹底改變我們處理內容創作的方式。(McKinsey & Company)

  大多數這些新工具都依賴於“大型語言模型 (Large language models)”,即使用高級統計技術去分析和理解自然語言數據(例如文章或語音),並產出類似人類反應的人工智慧系統 (AI systems)。

  微軟已經是 OpenAI(ChatGPT 的製造商)的主要投資者,於 2023年 2 月初推出了新的人工智慧 Bing 搜索引擎和 Edge 瀏覽器,並打算將人工智慧內容產出整合到 Microsoft Office 程序中,如 Outlook、Word 和 PowerPoint。 於2023年晚些時候,微軟將發布技術,允許公司、學校、和政府創造他們自己的自定義 ChatGPT 驅動的人工智慧文章產出器。谷歌有望在 2023年初推出自己的 ChatGPT 競爭對手 Bard。2022年夏天,Meta(前身為 Facebook)向開發人員和研究人員公布了其 Open Pretrained Transformer (OPT) 大型語言模型。 而這僅僅是個開始(請參閱 https://www.futuretools.io/ 以獲得數百種用於產出文章、圖像、音頻等的新人工智慧工具的列表)。

  考慮到這一點,我們建議教師不要只關注 ChatGPT,而是應該關注於他們希望所有生成式人工智慧工具,在他們的課堂和學生未來的工作中扮演什麼角色。

教師如何處理學生對生成式人工智慧的使用 (How might instructors approach student use of generative AI) ?

  ChatGPT 是開創性的,但它也只是一系列創新中的第一個,這些創新可能建立在人工智慧、機器學習和自然語言處理的基礎發展之上,這些創新將改變世界。高等教育已經在剽竊和教學設計問題方面感受到生成式人工智慧技術的影響,但這些挑戰也帶來了個性化學習和簡化耗時任務的巨大機會。

  我們建議教師可以透過兩種方式,來引導學生使用生成式人工智慧:
  1.擁抱和提升 (Embrace and Enhance),
  2.勸阻和檢測 (Discourage and Detect)。


致謝:

  筆者承蒙Dr.Patrick Douglas Crispen, Ed.D. (Director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Keck School of Medicine of USC,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同意翻譯 “Instructor guidelines for student use of 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for student work”,謹此致謝。


參考文獻:
  1. Crispen P.G. Instructor guidelines for student use of 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for student work. https://academicsenate.usc.edu/wp-content/uploads/sites/6/2023/02/CIS-Generative-AI-Guidelines-20230214.pdf.
  2. Kelly R. AI in Education: Will We Need Humans Anymore? Campus Technology Insider. 02/22/23. https://campustechnology.com/Articles/2023/02/22/Podcast-AI-in-Education-Will-We-Need-Humans-Anymore.aspx?s=ct_le_010323&oly_enc_id=3015B8623690.
  3. Schneider M. Do we need humans anymore? Institute of Education Sciences. January 4, 2023. https://ies.ed.gov/director/remarks/01-04-2023.asp


enews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