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454 引領卓越研究,攜手世界同行
出自KMU e-News
Okiayu (對話 | 貢獻)
(新頁面: 高雄醫學大學e快報 第454期 研發處專題 == '''引領卓越研究,攜手世界同行''' == ■研發處 許雅玲研發長 全球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
下一個→
在2024年9月4日 (三) 09:34所做的修訂版本
高雄醫學大學e快報 第454期 研發處專題
引領卓越研究,攜手世界同行
■研發處 許雅玲研發長
全球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浪潮的來襲以及國家政策的推動下,加速了許多創新應用與產業的興起。本校肩負著南台灣醫療服務、公共衛生防治與培養未來醫學跨域人才的重責大任,勢必積極將尖端科技應用於研究上,以應對日益增長的健康議題,如人口老化、X疾病、非傳染性疾病(Non-Communicable Diseases, NCDs)、精準醫療、預防醫學等。此外,伴隨著近期奧運熱潮,發展全民運動健康將是未來熱門趨勢研究主題,本校有著豐碩的臨床研究與運動醫學成果,將會擁有相當大的利基。
研究發展處(下簡稱研發處)目前設有「行政規劃組」、「學術研究組」、「研究資源組」、「實驗動物中心」、「醫學資訊與統計中心」及「學術倫理辦公室」,主要負責全校學術研究能量規劃、計畫申請相關行政作業、研究資源的管理及學術倫理業務等。另一方面,研發處亦統籌校級研究中心之管理稽核與高雄醫學科學雜誌的相關行政工作。適逢新任主管上任,特呈現本處組織圖(圖一)供大家再次熟悉,以利未來本處持續與全校師生攜手共進,激發研究動能、發展卓越研究、提高國際研究聲望與孕育人才。
▲圖一、研究發展處組織圖 |
一、 後疫時代,重啟論文發表動力
全球論文發表量在2019年急速暴衝,至2021年達到頂峰,2022年開始下降,目前2023年仍處於下降狀態。然而,這種趨勢也反應在本校或其他學校的論文發表數上,這現象可能是因為疫情期間期刊加速出版週期,導致論文數量暴增,近年則是逐漸回歸到疫情前之常態。由於論文數量可能會處於持續修正狀態,目前訂定學院研究績效關鍵指標為「論文篇數較前一年成長3%以上,或為近四年最高值」,另一方面,為了同時提高論文質量,亦有「論文之CNCI值為近四年最高值」之學院研究績效關鍵指標。希望透過指標以期鼓勵學院在疫後積極重啟研究動力,使論文發表可止跌回升,並進一步精進論文引用與影響力。
近年,爭議性期刊問題越來越被重視,許多期刊甚至被Web of Science (WOS) 除名。有鑑於此,本處持續地宣導全校師生避免誤觸爭議性期刊,投稿前請先停、看、聽、問、記等,同時也舉辦相關講座,提升全校師生識別爭議性期刊的能力。在上述政策的宣導推動下,本校在尚有所疑慮的MDPI、Frontiers、Hindawi出版社的論文在2023年已有大幅下降(詳如圖二)。另一方面,除了論文獎助研擬修法外,本處也預計規畫跨校合作研究計畫避免以爭議性期刊作為成果績效,期望未來透過更多措施的實施能提醒師生持續避免投稿至爭議性期刊,並選擇正規期刊,以利穩定提高本校論文發表與影響力。
▲圖二、爭議性出版社論文發表狀況 |
二、 合作無界限:跨校跨國提升學術影響力
本校目前跨校研究合作計畫夥伴主要有:中山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清華大學、國家衛生研究院、屏東科技大學、高雄科技大學與奇美醫院。在跨校跨域的結合下,已累積許多相當豐碩的成果,除了論文發表外,亦有國家新創獎、專利等優異成就。近年,逐步擴大推動跨校計畫轉向整合型計畫,也成功促成更多跨校團隊對外爭取資源獲得國科會整合型計畫的支持。然而,為了進一步深化跨校合作關係與成果,本處正積極地研擬提高跨校間的交流,例如透過定期視訊分享研究,吸引更多雙邊有興趣人才可以在線上達到媒合交流的機會。而參與跨校計畫的主持人也可積極評估成為本校合聘教師,使雙方間的交流可以持續不中斷。同時,配合校長治校理念,亦可進一步思考與策略聯盟學校組成高屏澎東Hub、南區產研Hub等之可能性。
本校在國際合著論文比例於2023大約為31.48%,台灣國際合著論文比例約為43.05%,全球國際合著論文約為22.07%,顯示本校仍有可以持續努力的空間,本處也會研擬新增國際合著論文比例作為學院研究績效關鍵指標,期望透過學院的協助,提高本校的國際合著論文。此外,世界大學排名著重國際聲望與引用數,若能進一步提高本校國際合著論文比例,相信可以大大地增加本校論文被引用的機會與宣傳研究成果至全世界。然而,在經費有限的限制下,爭取國科會補助跨國研究是一個可以爭取的目標,目前本校每年申請國科會跨國雙邊研究計畫之數量相對稀少,因此,本處預計研擬邀請成功申請跨國雙邊計畫教師或學者分享跨國計畫申請經驗,期望可以提高更多教師投入跨國合作研究,這對提升本校國際合著論文比例將會是一大助益。另一方面,積極爭取舉辦國際大型學術研討會也是一個可著墨的方向,因此也鼓勵教師可以持續爭取國科會補助國內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的經費來規劃相關學術研討會議以提升本校國際影響力。
三、 創新尖端技術,培育國家級研究特色
本校至112學年度有4個校級學術中心(精準環境醫學研究中心、再生醫學與細胞治療研究中心、新藥開發暨價創研究中心和癌症研究中心),7個校級任務導向型研究中心(熱帶醫學暨傳染病研究中心、神經科學研究中心、應用基因體研究中心、液態生物檢體暨世代研究中心、大數據研究中心、醫學教育暨人本化教育研究中心和長期照顧研究中心)。然而,目前各個校級研究中心均已進入成熟期,重啟新一波的研究特色塑造將是刻不容緩的議題。目前世界正迎來一場以AI為核心的科學競賽,在醫療領域更是如火如荼地展開。本校為醫學大學,有著大量臨床數據、生物資料庫與運動醫學等優勢,若能結合AI相關科技,勢必能加速本校發展卓越的國家級特色研究。因此,啟動第三波校級研究中心的建置將會是未來本處的重點業務之一。此外,為了協助加速校級研究中心朝向成為國家級特色研究中心,目前規劃中心以五大面向:「學術表現」、「人才培育」、「國際交流合作」、「社會貢獻」與「永續經營模式」作為主要目標推動(圖三),希望藉此使中心可以更加全方面的成長、茁壯,最終成為自給自存的卓越研究中心,亦成為高醫享譽全國的研究特色之一。除了積極啟動第三波校級研究中心建置外,對於提供學院能量與資源去挖掘特色或精進既有特色研究也是一大努力目標,希望透過上述的規劃,可以讓高醫在未來能夠接軌新興科技浪潮,並孕育出跨域、跨校且跨國際的創新尖端研究與研究人才,並對社會帶來助益。
▲圖三、第三波校級研究中心五大面向目標 |
四、 培育菁英,厚植新秀研究人才
培育研究人才是本校發展研究的重要基石,為了避免人才斷層,本校設有「講座設置辦法」、「特聘教授設置辦法」、「青年講座學者設置辦法」、「延攬及留住特殊優秀人才彈性薪資暨獎勵補助支給辦法」等制度來鼓勵優秀的菁英與年輕新秀,未來本處也會持續優化現有辦法,來提高更多元的培育與留才措施。此外,本處一直定期舉辦相關計畫、論文撰寫講座,希望全校師生能踴躍參與,持續提升爭取國科會計畫與發表論文的能力與經驗,也促進跨世代的寶貴經驗傳承。
本校具有臨床研究之優勢,更應該緊密結合學校與醫院間的鏈結,使轉譯能夠持續創新,同時培育出更多轉譯跨域人才。有鑑於此,本處未來將會積極推動與醫院醫研部更緊密的定期交流,也將本處「研究資源組」、「實驗動物中心」、「醫學資訊與統計中心」所提供的研究服務定期前往臨床端去做推廣與介紹,讓臨床人員可以了解本校擁有的研究資源,使校院的資源可以更緊密的鏈結,提升研究量能與效率。
學生也是重要的研究人才來源,所以本處持續規畫一系列的課程與活動,像是人才培育課程系列研習營等課程來培育學生專業知能。同時,我們也積極鼓勵教師參與指導國科會大專生計畫,目前各學院訂有國科會大專生相關績效指標「申請件數較前一年成長12%以上或為近四年最高值(以指導老師所屬學院計) 」,期望透過學院的協助,持續培養具有研究能力的學生人才。此外,為了提升學生參與研究,本處每年定期舉辦大學生暑期研究計畫與大學生研究計畫成果壁報論文競賽來提昇學生研究能力,以期未來其可以進一步地申請國科會大專生計畫,投入科研培養研究專長。而在大學生研究計畫成果壁報論文競賽方面,我們也持續研擬新增相關配套措施或活動,希望透過更活潑、有趣、具參與感的方式,吸引更多未來有機會投入研究的目標學生客群。
未來高醫,引領未來:
在擔任新任研發長的此刻,深感肩負本校未來研究探索與創新的重責大任,誠如本校余明隆校長提出「未來高醫,引領未來」的治校理念,現在也正是高醫發展未來尖端卓越研究的關鍵時刻。承藉著過往歷任研發長、本處主管、同仁與全校師生的通力合作,使我們目前擁有堅實的基礎能夠站在新的起點上,而每一次進步都須凝聚眾人的智慧與努力,才能夠振翅高飛。正值新學年開始,本處許多業務也將依據目前的趨勢與政策所需下,滾動式的調整與優化,目的就是為了淬鍊出本校能擠身國家級的特色研究、人才永續茁壯與深耕、整合校院資源,跨越領域與國際的邊界。走在前往高醫下一個國際卓越研究的路上,由衷期待繼續獲得各位的指導與支持,一起並肩攜手實現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