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464 高醫醫技系團隊榮獲第21屆新創獎 雙前驅IFNx-ICB抗體鎖平台,助攻免疫療法

出自KMU e-News

(修訂版本間差異)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Okiayu (對話 | 貢獻)
(新頁面: 高雄醫學大學e快報 第464期  健康科學院專題 == '''高醫醫技系團隊榮獲第21屆新創獎 雙前驅IFNx-ICB抗體鎖平台,助攻免疫療法''' == ■醫學檢...)
下一個→

當前修訂版本

高雄醫學大學e快報 第464期  健康科學院專題

高醫醫技系團隊榮獲第21屆新創獎 雙前驅IFNx-ICB抗體鎖平台,助攻免疫療法

■醫學檢驗生物技術學系 莊智弘副教授

  癌症免疫治療雖然帶來新的希望,但現有的免疫檢查點阻斷劑(ICB) 仍面臨 療效受限 與 副作用高 的挑戰,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與生活品質。面對這些問題,高雄醫學大學醫學檢驗生物技術學系 莊智弘副教授團隊開發了 「雙前驅IFNx-ICB抗體鎖平台」,透過前驅IFNx(干擾素)+前驅ICB抗體 的雙重設計,讓藥物僅在腫瘤區域活化,避免影響正常組織。這項技術利用腫瘤微環境特有的酵素(MMP-2/9)作為「開關」,當藥物進入腫瘤後,ICB抗體能夠促進T細胞攻擊癌細胞,而IFNx則進一步強化免疫反應,提升整體治療效果。同時,這種機制能減少副作用,使患者能夠更穩定地接受治療,提升癌症控制率。這項技術的發展讓免疫治療在提升療效、降低副作用與優化用藥策略 上具有更大的發展潛力,因此獲得第21屆新創獎的肯定,為癌症治療提供新的可能性。

現今ICB治療的兩大痛點

  雖然免疫檢查點阻斷劑(ICB)已成為癌症治療的重要選擇,但仍有約30%的患者對治療無反應,主要原因是腫瘤微環境中的免疫細胞活性不足,使T細胞(免疫戰士)無法有效攻擊癌細胞,導致腫瘤持續生長。此外,ICB治療雖能活化免疫系統,但也可能影響正常細胞,導致皮疹、腹瀉、肝功能異常,甚至影響肺部與內臟,使部分患者不得不中斷治療,影響療效與生活品質。

雙前驅IFNx-ICB抗體鎖平台:讓ICB更安全、更有效

  為了提升免疫檢查點阻斷劑(ICB)的療效並降低副作用,莊智弘副教授團隊開發 「雙前驅IFNx-ICB抗體鎖平台」,透過前驅IFNx(干擾素)+前驅ICB抗體 的雙重策略,使藥物僅在腫瘤區域發揮作用,避免影響正常細胞。這項技術採用雙層防護機制,讓IFNx與ICB抗體在血液中維持「休眠狀態」,不會隨意活化,減少對正常組織的影響。當藥物進入腫瘤微環境,腫瘤內特有的酵素(MMP-2/9)會「解鎖」抗體,使ICB抗體活化T細胞,促進免疫攻擊,而IFNx則進一步增強腫瘤內的免疫反應,提高治療效果,讓癌細胞無處可藏。實驗結果顯示,IFNγ-ipilimumab與IFNα-nivolumab融合抗體,都展現出優於臨床用藥ipilimumab、Nivolumab的治療效果,同時大幅降低了皮膚、腸胃和肝腎等器官的常見毒性。這些結果表明,IFNx-ICB抗體鎖平台能夠通過IFN成分增強ICB抗體在腫瘤微環境中的免疫活化作用,從而提升治療效果,並利用MMP-2/9酵素特異性活化機制,有效降低全身毒性。更為重要的是,這一雙前驅IFNx-ICB抗體鎖平台具有廣泛的適用性。它能夠將各類ICB抗體(如Ipilimumab、Nivolumab、Pembrolizumab等)與多種IFN因子整合,並實現選擇性活化,從而進一步提高療效和安全性。

▲高醫醫技系團隊榮獲第21屆新創獎


enews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