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219 電影「林肯」觀後感

出自KMU e-News

在2013年3月28日 (四) 15:22由Yufech (對話 | 貢獻)所做的修訂版本
(差異) ←上一修訂 | 當前修訂 (差異) | 下一修訂→ (差異)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高雄醫學大學e快報 第219期  分享園地


電影「林肯」觀後感

香粧品學系教師 陳冠年撰


奧斯卡大導演史蒂芬史匹柏力作「林肯」一片,重新喚起世人對林肯總統的追念。電影內涵更大的意義在於啟示民眾:對於執政掌權者的期待,不應侷限在對於現實一時片刻的憧憬,更不能依戀政客口沫橫飛的激情。而是,真正認清國家議題背後的悠久價值,體會政治人物的理想與情操,實現社稷千秋萬代的宏圖。

「俯首甘為孺子牛」的林肯,對孩子有柔情,對妻子肯包容,對政敵顯堅毅,對閣員表決心。林肯的歷史定位,固然與南北戰爭和解放黑奴息息相關,透視其智慧、人格和胸襟,何嘗不是一代英雄的真實寫照!

片中最令人感動者,莫過於林肯捨我其誰的勇氣和百折不撓的心志。他與各懷鬼胎的黨派周旋,秉持悲天憫人的精神,突破重重難關。當然,美國不愧是民主先驅,先聖先賢建立的典章制度,規範政治勢力在議會政治中爭辯角逐,但不論結局如何,透過表決,必須被各方接受,終於成就人類歷史的光輝篇章。

值得一提的,在國會表決的關鍵時刻,林肯與幼子在書房讀書,遠離千鈞重擔,享受怡然自得。當下,偉人心中的懸念,舉重若輕,與議員們聲嘶力竭、劍拔弩張兩相對映,顯示他已經全然交託,由最高審判者-上帝主宰人類的命運。一如聖經所言:「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林肯的確做到了。

憲法修正案終於通過,卻是考驗的開始,林肯和支持他的勢力,面對的不是立即祥和的社會,相反地,如何化解紛爭,凝聚團結,奠定國家根本大業,正是林肯肩頭上的新挑戰。可惜此時他遇刺身亡,未能親見他所一生期盼的「民有、民治、民享」國度完全實現。然而,林肯留給世人的寶貴資產-對於全人類自由平等的不斷追求,卻是永遠不朽的。



enews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