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274 人力派遣的光與影

出自KMU e-News

在2015年9月24日 (四) 10:04由Publish (對話 | 貢獻)所做的修訂版本
(差異) ←上一修訂 | 當前修訂 (差異) | 下一修訂→ (差異)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高雄醫學大學e快報 第274期  分享園地


生活裡的研究精神

香粧品學系 陳冠年教授


記得筆者的指導教授曾經告誡說,博士是某個領域的專家,卻可能是現實生活中的低能兒。畢竟,長期沉浸在系統性的思維架構裡,對身邊的瑣事視而不見。研究者追根究柢的態度,若全盤應用在一般生活中,恐怕帶給家人朋友無窮的夢靨。反過來說,居家情境裡的大小問題,如能適時以科學的精神應對,或可突破似是而非的迷思,匡正愚昧無知的作為。

頗受歡迎的美國電視喜劇影集「宅男行不行」(或譯「生活大爆炸」“The Big Bang Theory”),藉著幾位年輕科學家好友之間的互相調侃,在煩悶的象牙塔裡平添許多趣味,尤其主角Dr Sheldon Cooper吹毛求疵和恃才傲物的個性,活靈活現,帶來笑料的同時,也凸顯學術工作者在職場和家庭之間轉換的尷尬。科學是崇尚簡約的學問,能將世間各樣事理現象化繁為簡,並讓其他人通曉和採用。研究精神指的是具有隨時觀察、假設和尋求驗證的態度,不輕信表面,持續鑽究真相。其實,在日常作息裡,如果細心留意,各種研究題材和假想,俯拾皆是。更要緊的是能擺脫蕭規曹隨和因循苟且,改善生活品質,提升生命層次。

「又來了,手機又秀逗了,這個牌子的手機真不能用!」我們往往驟下判定,落入彼得.聖吉(Peter Senge)所謂的「跳躍式陷阱」(leaps of abstraction)裡,也就是「想當然耳」的草率推論。手機出問題,可能有不同的原因,不見得該品牌的產品通通有問題。然而一則出於心急(沒空沒耐性),再則因為傲慢(我們是付錢的大爺),還有就是缺乏研究觀念(但誰會自己承認這一點呢),於是捕風捉影,倉促出手。

日常生活千頭萬緒,筆者認為至少可從以下七個面向(“QUALITY”)檢視自己。

  1. 數量(Quantity):性質、數量和方法是從事科學研究最基本的概念,我們卻常忽視數量因素。譬如多數人談癌色變,聽到媒體報導食物含微量有毒物質,就驚恐萬狀。到底吃進多少某樣毒性元素,才可能導致疾病?一概不問。
  2. 低估(Underestimating):人往往低估本身的抵抗力,自甘示弱,流於道聽塗說,於是乎坊間的健康養生產品趁虛而入,消費者無謂地耗損金錢。
  3. 類推(Analogy):報載某位人瑞談長壽之道,在於喝紅酒多睡覺,有人就依樣畫葫蘆,開始喝酒長睡,如法炮製,以為可以延年益壽。
  4. 邏輯(Logicality):我們常因沒有足夠的時間心力而輕信第三者的是非論斷,忽略當中的因果關聯,寧可選擇相信謠言,落入既定的思想牢框。
  5. 事件(Incident):週遭的單一事件吸引我們注意,放大解釋,形成月暈假象(Halo Effect)。鄰居孩子考上台大,迅速傳頌鄉里,與該生有關的各種行徑都化作神奇美談。
  6. 時間(Time):時間差導致不同的結果,往往難以捕捉。大家都知道買水果須看節令,偏偏忽視自己孩子長大的事實,將大學生當作小學生管教。
  7. 沒問題先生(Yes Man):人云亦云,習以為常,於有疑處不疑,無形中湮滅嘗試性想法。市售防藍光眼鏡片只能防止大約兩成的藍光,眼鏡業者不主動解釋。即使買方追問,遂告知有些藍光對身體有益,不必勉強防避,顧客言聽計從。然而,那些藍光有益?如何證明該鏡片只濾除不當藍光?業者卻說不明白。

科學的精神為我們畫龍點睛,但若矯枉過正,就未蒙其利,先受其害。畢竟生活不是研究,家庭不是實驗室,家人不是白老鼠,何必搞得大家緊張兮兮。作家陳之藩曾說:「在原野中,有拙重的老牛,才顯得純樸可愛。」尋求心境上適切的平衡點,游刃有餘,就是最佳的生活狀態。


enews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