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300 從化學觀點觀察生物系統的反應

出自KMU e-News

在2016年12月6日 (二) 11:56由Okiayu (對話 | 貢獻)所做的修訂版本
(差異) ←上一修訂 | 當前修訂 (差異) | 下一修訂→ (差異)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高雄醫學大學e快報 第300期 


從化學觀點觀察生物系統的反應-2016年台灣生物無機化學國際研討會紀實

  2016年台灣生物無機化學國際研討會於2016年11月15日〈星期二〉假高雄醫學大學第一教學大樓舉行。邀請到來自美國University of Rochester 的Kara Bren 教授、韓國Ewha Woman University的 Wonwoo Nam 教授、德國 MPI für Chemische Energiekonversion的Shengfa Ye 教授。國內部分則有中原大學魯才德教授、高雄醫學大學王子斌教授、中央大學陳青諭教授、台灣師範大學李位仁教授、中央研究院洪政雄研究員及成功大學許鏵芬教授等共六名演講者共襄盛舉。為擴大研究交流及鼓勵研究生及專題生參與,會議中午時段設有壁報展示(poster session),並選出傑出及優秀的poster award 共12名。此次報名參加研討會的學者、專家、及碩、博士研究生非常踴躍,共計 207人,分別來自北中南大專院校。此次研討會於上午9:00開始,由高雄醫學大學生命科學院院長王麗芳主持開幕式,隨即展開此次研討會精彩的學術演講。


  生物無機化學又稱無機生物化學或生物配位化學。是無機化學、生物化學、醫學等多種學科的交互作用的領域。生物無機化學大約在60年代以來逐步形成的。早期研究對象是生物體內的金屬(和少數非金屬)元素及其化合物,特別是微量金屬元素和生物大分子配位基形成的生物錯合物,如各種金屬酵素(酶)、含金屬蛋白質等。生物系統中許多代謝及維持生理活性的反應,大多是由含金屬分子所達成。例如:血液中攜帶氧分子的鐵金屬離子,葉綠素行光合作用的鎂離子,維他命B12的鈷離子等。近年來逐漸側重研究它們的結構/性質/生化活性之間的關係以及在生理環境內參與反應的機構甚至是藥理作用。甚至臨床上經常使用的抗癌的鉑金金屬藥物,治療關節炎的含金的藥物,及消滅胃潰瘍細菌的鉍金屬藥物,診斷造影(MRI)的含釓、錳及鎝金屬藥物等等都逐步擴展生物無機新領域的蓬勃地發展。高雄醫學大學有札實且豐富的生物無機研究傳統,從王雲銘教授(現為交大生科院教授)的釓金屬對比劑,到王麗芳院長的奈米磁鐵的生醫應用,許智能教授的銅亞硝酸還原酶的模型化合物,高佳麟教授的巨分子樹突狀銅化合物的氧氣催化,陳喧應教授應用有機金屬催化劑開環聚合生物可降解材料及王子斌教授的鋅酵素研究,在在顯示高醫在這尖端領域的參與與貢獻。


  化學家為便於研究,常用人工模似的方法合成具有一定生理功能的金屬配位錯合物,逐步測試其生化擬態。近年來更有化學家主張應考慮第二配位圈的影響。全世界許多國家為在此新研究領域佔一席之地,紛紛投下許多財力及心力,以便在此新興領域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然而,無機化學結合生物系統,往往需要龐大的人力及物力,尤其是在專業能力的需求。為此,許多化學實驗室開始嘗試跨出自己專長領域,與不同專長與研究領域之實驗室,共同攜手合作,甚至應用到醫學疾病治療藥物領域,此為生物無機領域一大特色。台灣生物無機化學研討會提供無機化學與生物化學相關領域的研究學者互相討論分享的平台。這次研討會,承蒙科技部自然司化學推動中心,高雄醫學大學教學卓越計畫主軸四,高雄醫學大學生命科學院及醫藥暨應用化學系等單位在經費資助及人力的協助,特此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