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191 疾病、醫療與健康的社會觀

出自KMU e-News

在2011年12月13日 (二) 09:53由Kindv (對話 | 貢獻)所做的修訂版本
(差異) ←上一修訂 | 當前修訂 (差異) | 下一修訂→ (差異)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疾病、醫療與健康的社會觀

醫社系 鄭夙芬系主任/副教授、邱大昕副教授、吳美鈴助教

自古以來,從巫醫、巫女、御大夫到現在的醫師,雖未必有相似的醫療知識或宇宙觀,但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治療人類身體上的不適。隨著西方醫學知識的引進與醫療體系的建立,身體的不同症狀被歸納為西方的疾病類別,人們也開始用西方生物醫學的角度來理解與對待這些疾病,例如身體體溫異常上升、打噴嚏、感覺疲倦等症狀同時發生,就可能是罹患「流行性感冒」,其疾病歸因與處理方式都是生物醫學式的,因此,治療變成一場與細菌或病毒的戰爭。不過,隨著現代社會主要流行病由過去的傳染病轉變慢性病,過去生物化約式的醫療觀也受到許多挑戰,越來越多的疾病無法在身體裡找到病源,也無法光靠醫療技術來解決,以致於尋求不同治療方式的「多重就醫」不僅仍普遍存在於台灣社會,這現象也在西方社會重新出現,因此,各醫療專業人員在看待每一位就醫者的就醫方式,需要更慎重與謙卑。

目前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中,健康是「在身體、心理和社會三方面安寧幸福的狀態」。身體、心理和社會三方面可能獨立存在,也可能相互影響。生物基礎不僅不是「生病」的充分條件,甚至也不是必要條件。一個看似用功,乖巧的青少年,卻從高樓一躍而下結束生命;而另一個癌症末期的婦女,其存活時間卻令醫師跌破眼睛。因此,何謂健康?何謂疾病?在社會學知識的範疇中,有了更多元的視野,所有看似合理的假設中,往往藏有許多值的玩味探討的不合理觀念。同樣的,舉例來說,近來越來越普遍的「憂鬱症」、「亞斯伯格症」、「語言發展遲緩」的症狀中,都可以看到在社會變遷過程的痕跡,尤其高度工業化、都市化的社會中,由於人際互動變得頻繁,人類生活需要接受許多制度與規範的要求。因此,我們不能容許有些人可能因為壓力過大而需要有退縮的空間,也不能接受有些人是需要根據其環境、條件來被判斷,是否在身體、心理或社會層面遭遇困難。

未來我們所要面對的是一個在全球化之下,傳染病再度跨國界的傳播及大型天災人禍的衝擊;同時,台灣的醫療環境逐漸呈現貧富懸殊的供需市場。在這樣的社會環境背景之下,我們勢必將面對更多元的挑戰。因此重新看待疾病的定義,重新面對取得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否因為過於精緻複雜而離健康越來越遠,並重新檢視醫療專業工作者自我的專業價值,以期使為人類的生命找到更有意義的出路。


enews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