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226 走進明信片的風情~西歐旅遊雜感

出自KMU e-News

在2013年8月9日 (五) 09:32由Yufech (對話 | 貢獻)所做的修訂版本
(差異) ←上一修訂 | 當前修訂 (差異) | 下一修訂→ (差異)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高雄醫學大學e快報 第226期  分享園地



走進明信片的風情-西歐旅遊雜感

香粧品學系 陳冠年教授


作者在德國科隆大教堂前(始建於1248年,1880年竣工)


小時候有一陣子喜歡收集世界各地的風景明信片,荷蘭風車、德國教堂、法國古堡等,經常讓我神遊。今年暑假終能前往一覽,好比走進明信片裡,撫觸木石牆垣,呼吸花草氣息,在在動人心弦。

西歐大小諸國(德、法、盧、比、荷等)皆有豐盛悠久的歷史,其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景物不勝枚舉。此行雖走馬看花,卻也足以深刻體會當地風土民情和人文素養。從羅浮宮裡的圖畫雕像,親炙大師超凡的藝術美感,遙想當年創作時的動人故事;蒙娜麗莎幾百年來始終如一的微笑,散發成穩自若的氣質,不愧是唯我獨尊的傑作;拿破崙之於凱旋門和滑鐵盧,氣壯山河,君威動天,卻也望見英雄不敵時勢,終究遲暮;達文西和梵谷,兩位性情風格迥異的曠世天才,帶給後代無法估計的財富,其作品不只是一件靈感的表象,透過他們的生命經歷和創作熱情,昇華成為一種處世哲學和洞察人事物的嶄新視野,鮮活地與人對話。

布魯日的古蹟小鎮,保存昔日輝煌卻不落俗套的風貌,隨處一棟民宅,似乎都可述說三四百年來的滄桑,整座城鎮宛若一本西方近代文化史教科書,優雅柔和地呈現藝術、宗教、政治和商業的內涵;又好比青春洋溢的長者,親切地與居民互動,他們的日常生活樣貌竟讓外地遊客如癡如醉!瞻仰德國古老教堂,建築的雄偉外表與內部的靜謐安詳,協調地矗立在大小城鎮的中心,即使在戰亂飄搖的年代,當信仰的力量籠罩所有角落,教堂不僅是身體和靈魂的避難所,也是人們心中對於公理正義彰顯的寄望所在。

在與海爭地的荷蘭,不停轉動的不只是巨大的風車,自行車早已超越時尚,成為家家戶戶男女老少的生活方式。名聞遐邇的比利時「尿尿小童」雄踞街角,引來朝聖般的人潮和無窮的商機,似乎正在宣示一件品牌成功的奇蹟,恰與周遭精緻的巧克力店家相映成趣。

法國古堡最是讓人迷醉,誰不曾在幼年時幻想自己是城堡裡的小王子或小公主,優哉游哉地享受騎馬狩獵,受人侍奉的尊榮與快活?現今真正踏進城堡中,湧上心頭的,卻是城堡主人終日面對閉鎖幽暗空間的幾許煩悶,金玉其外的背後有多少不為人知的惆悵與辛酸!

遊船徜徉在塞納河,向河畔的各式建築巡禮,溫習屬於它的每一段史蹟;萊茵河蜿蜒穿梭,時至今日,依然展現大河氣魄,兼善經濟運輸和觀光休閒。在岸邊品嘗香檳和大啖豬腳的同時,不禁羨慕當地人們享受結合節慶和美食的歡愉。

從科隆、特里爾、巴黎、布魯塞爾到阿姆斯特丹,短短不足兩週的西歐之旅,急速見識西方世界豐盛的文化底蘊。在這裡,暫且拋開令人恐慌而不自知的手機,搭馬車,乘扁舟,嚮往中古世紀的斯文氛圍,暢快體驗藝術與生活融合的美感。對照現今台灣的多元發展和兼容並蓄,這些國家似乎更添一些對於歷史傳承的自豪。End



enews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