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247 醫學院招生過程的不確定性

出自KMU e-News

在2014年7月1日 (二) 10:07由Publish (對話 | 貢獻)所做的修訂版本
(差異) ←上一修訂 | 當前修訂 (差異) | 下一修訂→ (差異)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高雄醫學大學e快報 第247期  分享園地


醫學院招生過程的不確定性

醫學院 劉克明


醫學院招生時,經常會應用各種標準在挑選學生,嘗試去評量是否具備適合行醫的學業基礎與人格特質。而醫學院招生的決定錄取與否,是基於對考生認知方面的成就及非認知的特質 (Cognitive achievements and non-cognitive traits) 的評量結果。錄取標準應該是公正、透明、證據為依據,而且是合法的。然而,不同於認知方面的標準是高度可信賴及適中的效度,非認知的特質範圍廣泛,決定其錄取的標準的信度與效度較低或不確定。事實上,考生並不知道不同的醫學院所重視與期待的非認知的特質為那些,因此如果醫學院僅採取某些非認知的特質為入學的錄取標準時,其後果,難免導致不知多少位考生雖具備非認知的特質,但未被錄取,顯示醫學院的招生過程與結果,有可能會受到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


目前不少國外醫學院招生的錄取標準,是以認知方面的成就,即入學的筆試成績加上大學畢業總成績的平均 (GPA) 為最低門檻,再加上評量考生的非認知方面的特質,例如獨立學習的能力、人際間的溝通、同理心、樂於協助他人、判斷與決策的能力、團隊工作合作精神與自我意識、踏實的成人特質、學醫動機、廉正 (integrity) 及在醫療資源缺乏的地區執業的願望等的表現,作為決定錄取的依據。

至於是否這種招生模式就能確保找到適合唸醫,能成為良醫的醫學生? 而在此整個招生過程中,又有那些不確定性需要探討?


1. 醫學院的錄取標準:

長期以來,美國醫學院以申請入學者大學畢業總成績的平均 (GPA) 及性向測驗 (aptitude tests) 評估申請入學者在認知方面的成就。利用 GPA評量申請入學者在學科方面的知識,例如化學、數學等的學習表現; 而性向測驗則評量申請入學者的推理、智力、文化的後天知識,例如語彙與地理等。


非認知方面的特質,Dr. Price 等人提出良醫的特質 87項,其評量方式,大都從申請入學者在面談與特定的場合的表現而推論,例如評估其在參與小組的問題討論、多站短時的面談、模擬教學、及指定研讀一種疾病的文章並解釋給另一位申請入學者聽等現場的表現。另外醫學院招生委員會也會從申請入學者的人口學資料、人格測驗的成績、自傳、短文,及推荐函等去判斷其人格特質。


至於醫學院的各種錄取標準的信度 ( reliability)、效度 (validity) 為何,有必要去進一步的探討。


2. 醫學院錄取標準的信度 (Reliability of admission criterion):

信度的定義為,對同一個研究樣本重覆進行評量時,能夠獲得相同結果的再現程度。考生的認知方面的成就,包括考生的入學考試的筆試成績、在校學業的功課表現與性向測驗的結果等,評估的項目相當多,其結果具有相當高的可信度。而在非認知方面的特質,其信度通常是依賴一位或兩位的考官,對同一位考生在不同的測驗場所表現評分之間的相關係數去推斷的,可信度較不如認知方面。


此種信度的問題,主要是此非認知方面的分數,往往可能受到考官太寬鬆或太嚴格的偏見,及考生的性別及背景等因素而影響考官的評分。甚至,考生在校學業的表現與性向測驗的結果,也會影響考官的評分,這些因素造成以其為錄取標準之可信度較低。


3. 醫學院錄取標準的效度 (Validity of admission criterion):

效度定義為預測考生在醫學院受教時及畢業後的表現的程度。醫學院考生的認知方面的錄取標準,已被發現能預測其在學業的成就,醫學院的成績、執照考試的成績、醫院實習的成績及專業的進步等,具有預測的效度。但性向測驗的預測價值仍未確定。


醫學院招生面談的錄取標準,尚未有研究確認其在醫學院的學科成績、執照考試的成功、醫院實習的成績名次等,具有預測的效度。但也有研究指出招生面談成績高的醫學生,在獲得醫學院的榮譽獎、畢業時院長的推薦函、OSCE的成績、當家醫科住院醫師的排名、臨床推理與溝通技巧等,具有預測的效度。


4. 結論:

醫學院招生過程及其結果的不確定性,主要原因是對錄取標準及可能的傷害,是否有經過信度與效度的判斷與研究。大學畢業總平均成績 (GPA) 為醫學院通知考生參加面談的門檻或錄取成績排序的依據,是相當可信賴的,且可預測其在醫學院的學習成果。同樣的,學測成績也是醫學院面談的門檻,具有一定的信度。招生面談是更一步篩選具備良醫特質,適合唸醫的學生,但其信度與效度仍有待改善。例如如何僅依據一次面談的測驗獲得高分的特質或能力,就判斷其未來的醫療行為?


Dr. Bardes 等人認為,考生MCAT 的成績與在醫學院表現有相關性,特別是臨床前的表現,然而在面談評估考生個人的人格特質時,考生回答知道要做 ”對”的事情,但與他未來 “真正會做” 的事情之間的相關性不大。目前也沒有論文或證據顯示,招生面談時,一位考生在利他行為的題目獲得高分,就更會是利他的醫學生或表現出醫師的利他行為。


醫學院招生時,宜考量考生必須具備的人格特質有那些? 其中有那些是可以在醫學院適當地學習的? 例如,是否所有未來的醫師們在被錄取前,有必要是好的聆聽者 (good listener) 嗎? 醫學院教師教學生如何聽心音,也應該會教學生如何去聽病人的故事及臨床的病史。有些良醫人格特質的發展,例如利他的態度與行為和同理心,請臨床教師們自己回憶這些態度、技巧與敏感度,是他們在醫學院受訓和畢業後幾十年,經過重覆地病人的痛苦經驗,才發展、成長的。如何要求那些專心於念書,全力準備學測的考生,要具備這些需要多年才能發展完成的良醫人格特質?


Bardes 等人的文章中,提出一個問題 “人能評量人嗎?” 他們認為醫學院招生過程就是在評量申請者,因此建議挑選醫學生的過程是能夠再改善的。事實上,研讀醫學與臨床醫療執業,其牽涉的範圍遠超過精通物理學、生物學與化學,這也就是為什麼醫預科的導師努力於有學醫潛能的申請者,輔導他們確定唸醫的動機與決心。


美國醫學院需要主觀地評量申請者是否具備唸醫與臨床醫療照護的人格特質,這也是為什麼幾乎所有美國醫學院要面談申請者,以及為什麼招生委員會需要投入如此大量的人力與精力,並且投入大量的經費的原因。雖然面談具不確定性,且其過程並不是十全十美,但靠有經驗的面談委員與申請者之間,人與人的直接接觸,再加上有來自名校的主管及師長們的推薦函,提供申請者重要的非認知方面的人格特質的敘述,可供醫學院作出錄取或拒收的重要決定,因此人是能夠評量人的。


最後,當考生們因基本學測成績不佳,未達到面談門檻,無法進入醫學院就讀,他們不會感覺受到傷害,因為他們瞭解被拒絕的原因為何。但如果考生是在參加面談後被篩掉,或因某項被期待的非認知方面的特質未通過測驗,因此未被錄取,這種經驗可能是恥辱的,且可能會影響考生的自尊心,特別是未提供考生被拒絕錄取的理由之回饋資訊。這在一個以倫理原則 “不傷害” 為主導的醫學教育的專業機構,未能考慮招生過程如僅靠辨認考生在非認知方面的特質,可能造成考生的傷害,是不應該的,且需要去改進的。


參考資料:

  1. 劉克明. 招生面談應重視信效度. 高醫大 e快報。2014年6月第245期。
  2. Price P.B., Lewis E.G., Loughmiller G.C., Nelson D.E., Murray S.L., Taylor C.W.Attributes of a good practicing physician. J Med Educ. 1971 Mar. 46(3): 229-37.
  3. Benbassat J, Baumal R. Uncertainties in the selection of applicants for medical school. Adv Health Sci Educ Theory Pract. 2007 Nov;12(4): 509-21. Epub 20 07 Aug 17.
  4. Albanese MA, Snow MH, Skochelak SE, Huggett KN, Farrell PM. Assessing personal qualities in medical school admissions. Acad Med. 2003 Mar;78(3):313-21.
  5. Bardes CL, Best PC, Kremer SJ, Dienstag JL. Perspective: Medical school admissions and non-cognitive testing: some open questions. Acad Med. 2009 Oct; 84(10): 1360-3.






enews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