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73【疾病與文學】文學中的書寫自療(下)

出自KMU e-News

在2014年9月3日 (三) 09:45由Publish (對話 | 貢獻)所做的修訂版本
(差異) ←上一修訂 | 當前修訂 (差異) | 下一修訂→ (差異)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高雄醫學大學e快報 第73期  一方清淨 人文e館


【疾病與文學】文學中的書寫自療(下)

本校醫學系校友 王浩威


還有一個著名例子就是徐四金的《香水》(皇冠),描述比世界級的香水大師更加高明、嗅覺極度敏感的人物,他甚至能反過來操縱別人的嗅覺和意志。這當然是小說家想像力的延伸,但順著故事發展邏輯,卻又具有說服力,想像空間已不再拘泥於傳統寫實範圍內,帶有些許魔幻色彩。所以把疾病當作焦點時,可以看到不同的創作者,借用了許多疾病的特質加以創作。


文學作品中也可以看到疾病與作者性格密不可分的例子。最常被討論的便是杜斯妥也夫斯基,他是一個極端宗教、神祕主義,也有狂暴賭徒性格的人,他對於靈感、感覺的執著,曾讓他沈迷與賭博之中,甚至必須當掉太太的大衣才有錢買票回家,更曾為了賭博借貸得罪朋友,某些程度他就像《卡拉馬助夫兄弟們》中幾個兄弟的集合。杜斯妥也夫斯基長期受到癲癇所苦,也造成成年以後表現出來的癲癇性人格違常(epileptic personality disorder )。他所表現出來的特色,包括上述的一切,都是這種性格疾病典型的行為,因此經常成為醫學界討論這疾病的最佳病例。


疾病和創作之間的關係,正如前述,第一種是創作來源與疾病有關,第二種則是將疾病作為敘述對象的延伸,而這兩種形態之間會有許多重疊。另外,還沒討論過的第三種則是有關疾病經驗的書寫。前一陣子在中國時報浮世繪上不定期寫專欄而最近不幸去世的冉亮,第一本書《風聞有你,親眼見你》(大塊文化),和第二本書《愛是永不止息》(圓神)便是在描寫乳癌經驗,曾讓人看到一絲希望,沒想到乳癌復發地相當快,專欄中已出現了一些類似遺書的文章,這在台灣是一種破天荒的經驗,所有讀者就像在看一個人瀕臨死亡的實況轉播。我還無法解釋這樣的現象是因為讀者對於死亡議題有越來越深的體悟,抑或是對驚悚的議題感興趣。


這些年來,對於自身困境表白(confession)的出版品,無論是本土創作或翻譯作品,在台灣已經越來越多了。這些表白的作品不只限於疾病;相對之前中國人寫傳時只有英雄式的豐功偉業,反思自己過去的諸多不是,甚至是透過自己的邪惡來剖析自己的書寫也越來越多。不過,自我剖析是一種殘酷的過程,往往要面對自己靈魂的不堪。目前帶有這股現代性氛圍的自傳越來越多,但不是較粗淺的像是陸鏗或李敖的回憶錄,他們通常只剖析一點點就踩煞車,更多篇幅則在稱頌自己的偉大。相對於名人,有些負擔較比較輕,可以剖析地更多,例如《異情歲月─黃順興前妻回憶錄》(日臻)或像《天送埤之春》(自立),這些女性生命史,往往比知名男性的傳記寫的更淋漓盡致。偶爾還有一些表白作品是帶有控訴意味的,例如《買票懺悔錄》(商周),還有一位外籍神父雷化民在自傳《口蜜腹劍》(一橋)中提到情治單位如何去干涉外籍神父的傳教,如何在外籍神父之間製造矛盾,這也是一種控訴。類似的作品在台灣也越來越多。


深入談到自己感情的作品在台灣也慢慢出現。《落葉歸根》(時報文化)便是在描寫繼母的虐待,作者的筆下帶著某種恨意,存活過程中的不堪也寫得頗為直接。而慢慢去思考、消化負面情緒的作品類型中,胡因夢《死亡與童女之舞》(圓神)則算是一本重要的作品。在此之後更精彩的則是陳文玲的《多桑與紅玫瑰》(大塊文化),陳文玲以從小不被重視的女兒立場,描寫一個一般人眼中壞媽媽、壞女人,卻能換一個角度去思考母親的生活經驗。


綜合台灣表白式作品的發展,可以看出作者在處理、分析、觀察的能力上都已經提升,類似的文類在西方社會更為普遍,也可以發現回顧一生當然很精彩,但患病、瀕死的經驗更提供一個重新審視、檢討自己的機會。但國內相類似的卻大致只有兩種描述方式,一種是描述在疾病中,心境上的超越並接受疾病,另一種則是描寫如何戰勝病魔。不過後者凸顯出的問題是:疾病並不是那麼容易控制,若仍抱有征服的心態,作者可能還是陷入一種掙扎、拼命的狀況,仍把疾病當作敵人。而這類的書也常常變成勵志小說,例如六○年代曾經風行一時的《汪洋中的一條船》,當事人小兒麻痺袋來的噩運雖能讓讀者熱淚盈眶,但回到現實生活中,初期患病的人讀完這種書,可能會從其中找到不少希望和鼓舞,但對於長期臥病的人,這樣的書卻激起很大的憤怒,因為書中勵志的意圖,對於其他病人反而是一種嘲諷,彷彿在暗示他們沒有痊癒是因為意志不夠堅強、不夠勇敢,因為沒有書中主角所擁有的崇高勇氣,反而產生間接指責的效果。而且對於這類疾病奮鬥史是否真的好了,心理不再有問題,我其實也持相當保留的意見。戰勝病魔的這種書籍也許適合讓青少年當作勵志書籍,但是否要讓長期臥病的病人當作一種經驗分享,可能是需要審慎深思的問題。面對自己的死亡或疾病是很大的考驗,這種困難不是一次看破或一次領悟就能解決的,而是反覆來回的磨難。所以我反而比較偏愛寫法比較謙卑、承認自己軟弱或憤怒的作品,因為那是每個人都會經歷到也永遠不容易揮去的事實。


還有一種國內比較少碰觸的議題就是醫病關係,我們所熟知的往往是醫生可以指導病人,以建議病人如看病來描述醫生演中的病人,卻很少看到病人任何的發聲機會。我參與台灣醫界聯盟〈醫望〉雜誌的編輯工作時,就曾有一個「病人誌」的專欄,先請較有知名度的作家書寫他們的生病及就醫經驗,進而激發了一些投稿,讓醫學界人士知道病人的不滿與心聲。類似這樣的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應該就是《當醫生變成病人》(天下文化)。作者本身是風溼症的權威,當他變成一個只有床號的病人後,觀察到許多醫病關係的問題,後來也常在許多醫病關係教科書中被引用。書中所描述的狀況,相信很多人都遭遇過,醫生其實也是最清楚的一群,也許也因為如此醫生最不喜歡去看病,所以國內各大醫學中心裡許多教授的死亡原因都是因為拖延過久而暴斃或來不及治療。


其實描寫怎樣面對疾病的書對於具有相同經驗的人是很重要的,例如我在看診的過程中,常看到病人或家屬拿著憂鬱症有關的書籍,幫助自己更了解所面對的疾病。《躁鬱之心》(天下文化)很清楚地描述醫學及心理的症狀,就是常被閱讀的書籍之一。不過台灣的出版速度實在太快,許多書就在書潮中被淹沒,等到真的面對疾病時,卻找不到相關的輔助,希望這樣的狀況會隨著網路資訊累積或透過病人團體的成立而改善。


疾病的出現除了會增加對醫學知識的需求,對於自己人生也是一種檢討,《重生》(天下文化)就著重在反省自己人生態度和性格以及疾病後的改變。有些只是在記錄敘述,像《甜甜圈外的人生》的主角從小患病,整本書就像自傳。也有些思考的範圍就廣泛,例如描寫老年癡呆症照顧過程的《輓歌》(天下文化)是這類作品中文學性最高的,但這本書可能無法獲得太多的注意,因為若想知道如何照顧老年癡呆症,還不如去找護理手冊來得實際。《輓歌》一書因為疾病而衍生的反而是親密關係如何延續數十年依然迷人。因為人類歷史上有太多的書都在談論充滿激情的愛,但要長相廝守、成為彼此的伴侶其實並不容易。《恩寵與勇氣》(張老師)、《美好人生的摯愛與告別》(正中)也都是非常值得一讀的作品,因為在面對疾病或死亡時,看到不只是自己的一生,也會回顧到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關係。


所有的書寫都是自療。生命的階段走到病榻只是提供一個難得的人生經驗,發現自己不可避免地要依賴別人,對於過去也有許多感觸。以前因為工作在花蓮獨居的時候,曾經因為小小的感冒造成嚴重發燒,全身虛脫無力到連走出房門打電話都不行,只能在床上等燒退。當時感觸良多,想了許多非常精彩、甚至可以寫書的事情,但這時病往往就好了,真是遺憾。不過,許多前所未有的感觸卻在內心深處發生了。也許在某種層次,生病是提醒自己該暫停下來,重新去檢視自己生命的時候吧!(全文完,本文轉載自天下文化出版社「今夜,我們來談文學」一書)


enews73